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溜煤眼作业规程(10)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2-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要大于被起吊设备的重量。

6、使用专用起吊锚杆作为支点,起吊前必须做拉力试验,起吊专用锚杆拉拔力符合起吊要求,否则,严禁使用。

7、吊挂有棱角的物件时,钢丝绳或链条与吊件间应用木块或胶带等衬垫,以防损伤或切断绳链。

8、吊时要找准重物重心,被起吊设备要捆绑牢固稳妥,起吊时必须垂直起吊,进行斜拉时,要严格遵守措施规定。起吊过程中,重物摇摆状态下不能起吊,起吊过程中重物下方严禁站人,施工人员身体各部位严禁暴露在起吊物件及设施下方。

9、只能起吊单件自由物体,严禁多件混吊。

10、各起吊点使用单位,必须建立起吊点及起吊设施管理台帐,其中包括:锚杆安装时间、地点、负责人、基本参数、使用次数及时间等,无档案记录的起吊点严禁使用。

11、井下起吊点的管理原则是: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各管理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起吊点的日常管理。

12、井下在用吊点必须挂牌管理,明确管理人、上次使用时间及允许起吊的最大物件重量,没有挂牌管理的起吊点严禁使用。

13、起吊前,要认真检查起吊处周围环境和顶板的完好情况。

14、起吊前,要检查起吊用具,使用的链条等要有足够的强度,连接牢固可靠。不完好的起吊用具严禁使用,手拉葫芦严禁返单链使用。

15、起吊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的地点,观察被起吊重物及手拉葫芦的固定情况,发现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6、拖运重物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严禁损坏设备或伤人。

17、起吊时,要设专人指挥,专人观察顶板、起吊梁,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合适的地点,其他人员要躲至安全地点。

18、起吊时要缓慢拉紧手拉葫芦,下放时要均匀缓慢落下,防止物件突然落下伤人。 19、被起吊设备必须捆绑牢靠,手拉葫芦的钩头要挂稳妥,防止被起吊设备倾倒。 20、开始起吊时要先慢慢拉紧手拉葫芦,观察各处确认无误后,再将设备起高。 21、起吊时禁止任何人在设备下面及受力起吊点附近通行或停留,禁止将手脚伸到可能被挤压地方。

22、起吊时,应垂直起吊,如必须斜拉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绳套、链子、重物等滑动。较重设备要采取多点起吊,以确保安全。

23、起吊工作完成后,要待设备放平稳后,方可摘掉手拉葫芦。

24、起吊工作必须一次完成,不能中途停止,否则要先放下设备再重新开工。

45

25、起吊时,严禁把电气设备的手把、喇叭嘴等作为悬挂点起吊。

26、人工搬运较轻设备部件时,必须根据所搬运部件的长度保持一定的距离,按顺序搬运,保持的距离必须大于所搬运部件的长度。

27、两人或多人抬设备时要喊口号,两脚必须走稳踏实,严防蹬空。人工用长钢管抬运重物时,为防止吊挂重物钢丝绳与钢管处下滑伤人,必须采用四股12#铁丝将吊挂重物钢丝绳与钢管固定牢固,必须使用同侧的肩膀,同时抬同时放。往地上放时,人员的手、脚不得放在重物的下方以及可能被挤压到的地方,必须轻抬轻放,严禁乱掷。

三、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中遇到破碎带时应及时改变支护形式和作业循环方式,采用缩短钢棚间距,加打锚索等方式加强支护。顶板破碎严重时,超前支护采取打超前金属骨架,骨架间距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200~300mm,骨架采用1吋钢管制成,前端切割成尖状,长度为2m,沿巷道支架外沿与巷道顶板成2~3°仰角,平行打入待掘岩层中,外露长度不超过前一架棚,打注骨架数量必须能够托住顶板松软岩层,杜绝巷道冒顶事故发生,打注骨架时,必须保证两排骨架搭接300~400mm,否则必须先打骨架,后施工。并及时编制施工措施杜绝冒顶事故的发生,处理巷道顶部、帮部超挖,严禁充填半圆木,必须用矸石填实并用挂网喷浆。

2、对裂隙、节理发育的围岩要有专人经常性的进行敲帮问顶工作,敲帮问顶时必须找好退路,并站在安全地点。

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46

一、瓦斯、煤尘爆炸和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1、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的人员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对事故的类型和发生地点作出正确和科学的分析,然后要立即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位于灾区的人员先要尽快撤离灾区,波及区域的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要及时撤离。

2、避灾时,受灾人员在班组长带领下,按避灾路线迅速地进入就近进风风流中,撤离危险区。撤离时,应最少两人以上同行,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不准单独乱跑。回风侧的人员能越过灾区时,最好快速穿越火区,然后和进风侧人员沿进风线路撤退。若回风侧人员不能越过火灾地点时,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沿最近巷道快速进入其他进风风流巷道。当撤离人员中的最后一人通过风门时,应随手将风门关上,以防风流短路,通风系统紊乱,导致采区受灾范围的扩大。

3、安全撤离时要正确佩戴好自救器,快速但不要慌乱,尽量低速步行,不要奔跑。如佩带自救器有不适感,不可将自救器取下。

4、在撤退途中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或有空气振动冲击波时,应立即背向声音和气浪传来的方向,面部朝下,双手臵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头部要尽量向下,有水沟的地方最好躲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掩体后面,用衣服将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遮盖,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肤。

5、如果因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时,正在撤退人员应及时戴上自救器改变撤退方向,利用井下巷道就近进入新鲜风流所在的大巷内。

6、在发生瓦斯、煤尘和火灾事故,无法撤退,考虑下述方法避灾。

6.1、迅速转入独头巷道(最好是岩巷),关闭风机,切断风筒,利用棚腿、棚梁、风筒、衣服等堵严入口防止有害气体侵入,打开并戴上自救器。

6.2、暂时避到安全地点又无法撤离的工作人员要沉着冷静,尽量减少活动,并在躲避的巷道处悬挂矿灯、工具或定时敲打铁管、轨道等,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6.3、避灾地点若有压风管,可设法打开,以便输入新鲜空气。

6.4、当事故发生后,无其他巷道躲避或来不及撤离时,避灾人员要注意空气震动方向,迅速背着空气震动方向,脸向下卧倒在水沟中,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待爆炸波过后,要迎着风流方向撤到安全地点。

二、透水事故应急措施

1、发现突水预兆时不要盲目进行直接处理,以避免事故的扩大化。应及时汇报,可采取采掘作业规程中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方式处理。

2、水害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成立后首先

47

听取值班矿领导的灾情汇报。矿总工程师听取水灾情况汇报后,立即组织人员依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结合灾情实际,提出事故处理方案,下达应急救援作战指令。

3、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的情况,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离。撤退时一定要注意向高处走,溜煤眼掘进工作面透水时就近进入皮带下山,经皮带下山、总回风平硐,从总回风平硐安全出口迅速撤退到地面。而不能进入透水地点附近及下山的独头巷道。另外撤离前,应设法将撤离路线向调度室汇报。

4、水泵房人员在接到透水事故报警后,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启动所有水泵,把透出的水尽快排出。没接到总指挥的撤退命令,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5、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了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在撤离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6、如出路已被隔断,应另觅他路,迅速寻找井下位臵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暂时躲避。同时定期在轨道或水管上敲打发出呼救信号。如唯一的出路被水封堵无法撤离时,应有组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这是因为独头上山附近空气因水位上升逐渐压缩能保持一定空间和空气量。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7、在抢救水灾事故中,要认真分析、判断受困遇险人员的位臵以及巷道状况,判断遇险人员是否有生存的条件。指挥部必须以抢救人的生命为指导思想去部署各项抢救工作,不能看到水位己高于遇险者所在地点,就轻易地做出遇险人员已经死亡的结论,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使本应得救人员死亡。如果遇险人员所在地点是独头上山时,要按每人每分钟消耗氧气量0.237kg和呼出二氧化碳0.197kg计算他们的生存时间。如果氧气量不能保证时,应采取措施打钻孔输送氧气和食物等,保证遇险人员有足够的等待时间,同时要抓紧时间排水,使堵在里边的人员能够及时得救。

8、水害后,特别是老空区的积水突出后,往往会从积水的空间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瓦斯、硫化氢等,在撤离时应采取如用湿毛巾掩住口鼻等措施,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9、把溺水者捞救出水后,如果溺水者发生窒息,救护者应尽快把溺水者灌入胃里的水控出来,然后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抢救的同时,要派人立即向矿救灾指挥中心报告,请求医生赶来协同抢救,抢救成功后,立即转至医院。

10、 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0.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0.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48

10.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0.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0.5、现场应急处臵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0.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0.7、所有下井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齐全安全防护器具。 10.8、采掘工作面必须有工作、备用排水(砂)泵与水管。

10.9、对现场排水巷道注意做好加固,保证安全;想尽办法与受困人员取得联系。 10.10、受困人员必须稳定情绪,尽量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节约照明。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决不咀嚼杂物充饥;饮水时应选择适宜水源,并注意用纱布或衣服过滤。对伤员应注意保护与照顾。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现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

10.11、长时间被困在井下人员上井应避开强烈的光线,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 10.12、任何受困遇险人员禁止潜泳。

10.13、人员被全部救出后,应做好受破坏巷道的维修、加固与清理工作。 10.14、被矿井水害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0.14.1.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筑建临时避难硐室避灾。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10.14.2.在避灾期间,遇险人员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要坚信上级领导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坚信在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共渡难关,安全脱险。要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10.14.3.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臵。

10.14.4.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10.14.5.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现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渡兴奋和慌乱。得救后,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强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

10.14.6.撤离过程中,要紧靠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矸石和木料撞伤。人员撤离到风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4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溜煤眼作业规程(10)在线全文阅读。

溜煤眼作业规程(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7693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