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2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1)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三)复发酵试验:涂片、镜检的菌落,如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上述典型菌落1~3个接种于一支单料乳糖发酵管内,然后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产酸产气者(包括小量产气)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数,查对总大肠菌群近似数(MpN)检索表(附表1.1)即是每升污水中的大肠菌群数。此MPN表中所列数值系指100毫升水样中的细菌数,因此需将表中的数值再乘10、为每1000毫升水中的细菌数。举例:某一污水样接种10毫升的5支管中有5管为阳性;接种1毫升的5支管中有2管为阳性;接种1∶10稀释水样1毫升(即原污水样0.1毫升)的5支管皆为阴性,即结果为5、2、0,查附表1.1得知1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个,即10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10=490个。
总大肠菌群近似数(MPN)检索表附表1.1
(总接种量55.5毫升,其中5份10毫升水样;5份1毫升水样;5份0.1毫升水样)
续表1
续表2
续表3
续表4
三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检验方法
甲、污水
一、样品处理
水样500毫升,加入灭菌的10%无水碳酸钠溶液2毫升,混合后,再加入灭菌的10%硫酸铁溶液1.75毫升,混合均匀。静置1小时,倾去上清液(沉淀物约为40毫升左右)。进行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培养。
二、增菌培养
1 沙门氏菌属:吸取样品处理后的沉淀物20毫升,加于20毫升双料亚硒酸盐(SF)增菌液内,也可加于亚硒酸盐甘露醇(SFM)或氯化镁孔雀绿(MM)增菌液内。置于37℃或41℃恒温箱;培养24小时。
2 志贺氏菌属:吸取样品处理后的沉淀物20毫升,加于20毫升双料革兰氏阴性(GN)增菌液内,置于37℃恒温箱,培养6小时。
三、平板分离
1 沙门氏菌属:取上述经培养的沙门氏菌用增菌培养液,接种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SS)平板或海克托因(Hekto-en简称HE)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也可接种亚硫酸铋(BS)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48小时。
2 志贺氏菌属:取上述经培养的志贺氏菌用增菌培养液,接种SS平板或HE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
四、挑选菌落
1 沙门氏菌属:挑取在SS平板上,呈无色透明或中间有黑心,直径1~2毫米的菌落;挑取在HE平板上,呈蓝绿色,有或无黑心,直径1~2毫米的菌落;挑取在BS平板上,呈黑色,培养基周围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 志贺氏菌属:挑取在SS平板上,呈无色透明,直径1~1.5毫米的菌落,挑取在HE平板上,呈绿色的菌落。
3 每个平板最少挑取5个以上可疑肠道病原菌菌落,转种三糖铁或其他鉴别培养基中,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
五、生化试验及血清学检验
1 沙门氏菌属:在三糖铁培养基中,如不发酵乳糖,葡萄糖产酸产气或只产酸不产气,一般产生硫化氢。有动力者,先与沙门氏菌A~F群O多价血清作玻璃片凝集,凡与多价O血清凝集者,再与O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1045医院污水排放标准(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