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臭氧不作为本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甲醛:拟建项目主要在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疫苗的灭活阶段使用甲醛稀释液;该过程甲醛使用量较少,甲醛浓度不高,且作业人员接触机会较少,接触时间较短,因此甲醛不作为本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氨:拟建项目的冷库使用氨作为制冷剂,因此入库岗作业人员可能接触氨。由于制冷剂密闭在管道及设备内,且作业人员作业时间较短,因此氨不作为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乙二醇:拟建项目根据工艺要求采用一台双螺杆水冷式乙二醇机组作为低温冷冻机组,使用乙二醇作为抗冻剂。由于乙二醇在该设备内循环使用且该设备密封性能较好,仅有在乙二醇有损耗后向添加过程中会接触少量乙二醇。因此作业人员接触机会较少,接触时间较短,故乙二醇不作为本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
苯系物:拟建项目贴标包装岗作业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苯及苯系物,但该工序所使用设备为较为先进的自动喷码机,作业人员仅负责添加油墨,同时车间通风效果良好,接触的人员较少接触的时间和机会较少。因此苯及苯系物不作为本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频电场:拟建项目将新增1600kVA变压器,可能存在工频电场危害。由于作业人员接触频率较低且工频电场对人体危害较小,因此不作为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拟建项目大量使用兔、牛等动物或动物组织进行病毒的接种操作和动物组织的捣碎操作以及危险废物的处臵过程中,接触人员较多且接触机会较大,有被炭疽杆菌和布氏杆菌感染的可能 ,因此将炭疽杆菌、布氏杆菌作为本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高温:拟建项目主要在清洗烘干工序以及制水工序有可能涉及高温。但清洗烘干岗采用全自动胶塞清洗机和隧道式洗、烘生产线等自动流水线作业,制水岗采用巡检方式作业且设臵有独立休息室,作业人员接触高温的机会较少时间较短,因此高温不作为本项
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低温:拟建项目主要在成品疫苗放入冷库时作业人员可能接触低温,根据该岗位作业方式可知,作业人员接触低温的时间较短,因此低温不作为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拟建项目产生的污水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过程中由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由于污水处理岗位主要采用巡检的作业方式,触时间短和接触机会少,因此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作为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综上所述,本项目可能存在和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2.1化学毒物
拟建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的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职业接触限值见表5-2。
表5-2化学毒物理化性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因素 化学毒物 侵入 途径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可导致职业病 职业接触限值 甲醛 (CH2O) 呼吸道、皮肤接触 臭氧 (O3) 呼吸道 确认人类致癌物质,急性吸入,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具有持续咳嗽、咯痰、胸闷、呼吸困难。重度中毒具有肺水肿、四度喉水肿,血气分析呈重度甲醛中低氧血症。口服中毒后,食管毒 和胃立即出现烧灼感,口腔黏膜糜烂,上腹痛,有血性呕吐物,严重时出现胃肠道糜烂、溃疡和穿孔,以及呼吸困难、休克和昏迷,伴有尿毒症和肝脏损害。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对眼睛结膜和整个呼吸道有直接刺激作用。吸入后引起咳嗽、咯痰、/ 胸部紧束感。高浓度吸入引起肺部水肿,长期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甚至并发肺硬化 MAC:0.5mg/m3 MAC:0.3mg/m3 苯 (C6H6) 呼吸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道、消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化道、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皮肤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接触 中毒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 甲苯具有三致的特性,人员接触会出现头晕、头疼、乏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严重可以引起轻、中、重度中毒等危害。 苯中毒 PC-STEL:10mg/m3 PC-TWA:6mg/m3 甲苯 (C7H8) 甲苯中毒 PC-STEL:100mg/m3 PC-TWA:50mg/m3 二甲苯 (C8H10) 乙二醇 (C2H6O2)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 短时间接触高浓度后,会出现呼吸头痛、头晕、面潮红、呼吸困道、消难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二甲苯化道、迷、心室纤颤、呼吸停止而死中毒 皮肤亡。长期接触会出现神经衰弱接触 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等慢性危害。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呼吸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道、消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化道、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 皮肤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接触 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吸入后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和呼吸短促。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发红疼痛。刺激皮肤,红痛。口服磷酸盐被慢慢的不呼吸完全吸收,对身体很 少影响,道、消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麻化道、痹神经系统等,其毒性主要在/ 皮肤于它能使体液 中的钙离子沉接触 淀。长期吸入会使体内的钙离子沉淀在肾脏内,导致磷中毒,肝 脏损坏,肾脏损坏,面颌和牙齿畸形,血液紊乱等。 呼吸道、消食入后可能出现反胃、呕吐、化道、胃痛、腹泻等一般不适感觉 皮肤接触 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呼吸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并且会增道、消加患十二指肠癌的几率柠檬化道、酸浓溶液对黏膜有刺激作用。皮肤在工业使用中,接触者可能引接触 起湿疹 PC-STEL:100mg/m3 PC-TWA:50mg/m3 PC-STEL:40mg/m3 PC-TWA:20mg/m3 / 磷酸二氢钾(KH2PO4) / / 柠檬酸 / / 苯扎溴铵 皮肤接触 可能引起变态反应性结膜炎、视力减退、接触性皮炎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 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1、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兴奋呼吸中枢,便呼吸加深加快。高浓度二氧化碳可以抑制和麻痹呼吸中枢。 2、由于二氧化碳的弥散能力比氧强25倍,故二氧化碳很容易从肺泡弥散到血液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 / 氨 呼吸道、皮肤接触 氨中毒 PC-TWA:20mg/m3 PC-STEL:30mg/m3 硫化氢 呼吸道、皮肤接触 硫化氢中毒、化学性眼部灼伤 MAC:10mg/m3 一氧化碳 呼吸道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PC-STEL:30mg/m3 PC-TWA:20mg/m3 二氧化碳(CO2) 呼吸道 二氧化碳中毒 PC-STEL:16000mg/m3 PC-TWA:8000mg/m3 5.2.2粉尘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称之为尘肺病。患者出现咳嗽、咯痰、胸闷、气紧等症状,最终因肺丧失换气功能而导致死亡。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目前有13种尘肺病,目前尘肺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根治方法,一旦患上尘肺病,疾病将伴随一生。
尘肺病虽不能治愈,却完全可以预防。只要将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并做好个人防护,就可避免患尘肺病。
职业接触限值: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规定,拟建项目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见表5-3。
表5-3 拟建项目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粉尘名称 总尘 其他粉尘 (游离SiO2含量<10%,且无毒、无石棉) 8 PC-TWA(mg/m3) 呼尘 / 备注 超限倍数:2 5.2.3噪声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变化。也就是早期人体生理性改变属可逆性,而长期接触引起的病理性变化则形成不可逆的疾病。噪声对人体的作用分为特异性(听觉系统)、非特异性(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免疫系统、消化道系统、生殖系统)和特殊危害。噪声干扰会使人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工作质量。在生产场所由于噪声影响,掩盖了异常信号及声音,还容易发生各种工伤事故。
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称之为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是《职业病目录》卫生监发【2002】108中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职业接触限值: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规定,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分别见表5-4、5-5、5-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XXX药械厂疫苗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 图文(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