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过滤器 Ф2200 H=7760 16MnR V=21m3 台 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V=21m3 焦炭:6.42吨 瓷球:3.078吨 变换气水冷器 Φ1100 H=6942 0Cr18Ni9 F=492.5m2 设计压力MPa 工作压力Mpa 壳程 3.7 3.29 管程 0.9 0.5 煤气冷却器 Φ1200 H=8230 0Cr18Ni9 F=487m台 台 台 设计压力MPa 工作压力Mpa 壳程 0.7 0.5 管程 0.3 0.1 变换气分离器Ⅰ 16MnR+0Cr18Ni9 Ф2200 H=9720 V=20.3m3 煤气分离器 Ф2600 H=8333 V=33m 冷凝液收集槽 16MnR Ф2400 L=4300 V=17.6m 电加热器 16MnR Ф1200 H=8540 电炉功率:820KW 电压:380V 0Cr18Ni9 电加热器 16MnR Ф1200 H=8540 电炉功率:820KW 电压:380V 0Cr18Ni9 锅炉给水预热器 16MnR Ф1500 H=10035 F=843m2 33台 台 台 台 台 台 设计压力MPa 工作压力Mpa 壳程 8.9 7.9 管程 3.7 3.35 第一低变炉 Ф3400 H=9326 16MnR 第二低变炉 Ф3400 H=9286 16MnR T=240℃ 蒸汽混合器 Ф1500 H=5454 16MnR+0Cr18Ni9 V=6.54m3 台 3变换气分离器Ⅱ 16MnR+0Cr18Ni9 Ф2000 H=7008 V=16m 变换气分离器Ⅲ 16MnR+0Cr18Ni9 Ф1800 H=6634 V=11.9m 淬冷过滤器I Ф1800 H=11700 V=20m3 3台 台 台
淬冷过滤器Ⅱ Ф1800 H=11700 V=20m3 台 21 1 1 1 2 2 煤气预热器(立式) Ф1200×22×14292 A=564m 煤气换热器 Ф1200×25×9844 A=436m 脱盐水预热器(立式) Ф1800×8×6331 A=174m 冷凝液泵 ZEH40-3315 Q=30m/h H=117m 电机 YB2-200L1-2 N=30KW 55.5/32.1A 冷凝液收集泵 WD30-50×8 Q=25m/h H=400m 电机 N=75KW 139.2A 罗茨鼓风机 ARMH600-HG Q=371.7Nm/min 进气<40℃ P入=92KPa(a) P出=152KPa(a) ΔP=60KPa 转速:590r/min 防爆电机 N=630KW V=6000v 82A 蒸汽分气缸 φ426 H=1000 V=0.12m3 33322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1 1 5.2安全阀一览表
序号 1 位号 SV-0701 名称 弹簧安全阀 整定压力MPa(A) 3.75 位置 蒸汽混合器 5.3仪表调节阀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位号 FV-0701 LV-0701 LV-0703 LV-0705 LV-0707 TV-0703 TV-0705 TV-0711 TV-0708 仪表名称 气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介质 蒸汽 工艺冷凝液 锅炉给水 工艺冷凝液 工艺冷凝液 半水煤气 工艺冷凝液 工艺冷凝液 工艺冷凝液 操作值 21438Kg/h 3 m/h 3 m/h 3 m/h 3 m/h 32128 Nm/h 4.3 m/h 8 m/h 10.6 m/h 33333333用途 高压蒸汽流量 煤气预热器液位 变换气分离器Ⅰ液位 变换气分离器Ⅱ液位 变换气分离器Ⅲ液位 中变炉一段入口温度 中变炉二段入口温度 第二低变炉入口温度 第一低变炉入口温度 6.正常操作要点及维护 6.1巡检时间及维护
6.1.1巡检路线:操作室→冷凝液泵→分离器Ⅱ→焦炭过滤器→分离器Ⅲ→风机房→冷凝液
收集槽→煤气预热器→二低变→淬冷Ⅱ→一低变→淬冷I→中变炉→分离器I→操作室 6.1.2巡检时间:每半小时巡检一次,每小时整点巡检时进行巡检牌更换。
6.1.3高塔巡检:每个轮班的第一个白班现场操作工要将变换所有的容器设备上的焊缝及法兰密封,人孔密封,卸料孔密封等逐一检查,确保无泄漏等隐患。 6.2排污细则
6.2.1本岗位的导淋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排放,特殊情况时按主操的要求进行临时排放。焦炭过滤器导淋每半个小时排一次,淬冷Ⅰ,Ⅱ锅底导淋每一个小时排一次,中变进出口导淋及第一,二低变出口导淋每班排两次,各分离器导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放。本岗位导淋在非正常时期如开停车,防冻等情况下按其它相关规定执行即可。
6.2.2导淋排放时要缓慢开启阀门,避免开得过快,过大,造成导淋管从地面上反弹起来,造成人员伤害。
6.2.3导淋排放时DN100以下的阀门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尽可能用手进行开关,避免用力过猛造成阀芯损害。
6.2.4导淋加装有双阀的尽可能开启头道阀而用二道阀进行调节。 6.2.5导淋开启排污结束后必须马上关闭阀门。 6.3正常操作要点 6.3.1炉温调节
6.3.1.1各炉触媒以控制床层温度为中心,床层温度的调节,以调节入口温度主要手段工艺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尽量控制在较低活性温度下操作,严防触媒超温,杜绝带液入炉的现象发生,若遇触媒超温过大或温度升过快,应立即联系减负荷或作停车处理。操作中应保证三个变换炉入口温度不可过低并加强各导淋排放,严防带液入炉。
6.3.1.2操作中应密切注意半水煤气成份的变化。特别是O2含量的升高,引起中变触媒有较大温升时,应及时联系调整,同时根据情况降低中变入口温度,并加大蒸汽加入量,适当增大二段冷凝液量以稳定中变炉温。必须注意当氧含量达到0.22%时中变上段4点温度就会有明显上涨,此时降低中变入口温度即可。
6.3.1.3通过中变一段冷副线调节中变炉入口气体温度。开大中变一段冷副线,中变炉入口温度降低。通过中变二段冷副线或蒸发层冷激水调节中变炉二段入口气体温度。操作中应密切注意各调节阀的灵活性,床温及高压蒸汽参数的变化,防止床层温度大幅度波动、超温、带液入炉以及蒸汽配比不适所引起的CO超标,低变触媒反硫化。如危及到触媒安全应作紧急停车处理。
6.3.1.4正常操作中第一低变炉入口温度主要靠淬冷Ⅰ冷凝液量来控制;第二低变炉入口温度主要靠淬冷II冷凝液量来控制。确保两低变炉入口温度高于210℃和200℃以上,并加强两淬冷过滤器的排放,防止带液入炉。尤其现在,淬冷IⅡ锅底导淋禁止常排,一定根据锅底温度进行排放,当锅底温度高于180℃时即可关闭导淋。不可开得过大以防造成熔硫釜憋压。
6.3.1.5正常生产过程中,床层温度波动范围不要超过15℃/h。 6.3.2汽气比的调节
6.3.2.1汽气比的调节是依靠调节高压蒸汽量及中变二段煤气副线量来控制中变一段汽气比在0.35以上。
6.3.2.2在保证变换率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汽气比,减少蒸气消耗,运行中应经常了解进出口气体中H2S含量。
6.3.2.3负荷变化时,应根据气量的增减情况,加大或减小蒸汽的加入量,以稳定床层温度。 6.3.2.4变换率降低,变换气中CO含量高时,应适当增加蒸汽加入量。催化剂使用初期,活性温度低,操作温度低,应适当降低汽气比。 6.3.3气液分离器液位的控制
气液分离器液位是通过分离器Ⅰ补水管线、分离器Ⅱ导淋上自调、分离器Ⅲ导淋上自调来调节的。如因自调出现问题可用前后切断阀和旁路阀进行调节。 6.3.4低变触媒的反硫化及失活
低变触媒的活性组分金属硫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属氧化物并放出硫化氢,从而使低变催化剂失去活性,这一反应称为耐硫低变触媒的反硫化反应。其中主要是MoS2的氧化和放硫现象。其反应式为:
MoS2+3H2O=MoO3+2H2S+ H2
发生反硫化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不正常的工艺操作条件引起的,如低变进口温度高、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低、汽气比高等。
在正常条件下,进入低变炉的气体成分、流量都没有改变,但低变出口气体中CO含量升高,要维持指标正常,需提高低变床层温度,或加大蒸汽用量。这些现象表明低变触媒活性降低,称之为失活。 6.3.5冷凝液泵操作 6.3.5.1、开泵
6.3.5.1.1清理周围杂物。
6.3.5.1.2电机试验合格后,将泵连轴器连上,校正,然后用手盘动泵数圈,确认后带上安全罩,投用冷却水,经检查油质、油位附合要求。 6.3.5.1.3变换分离器1建立正常液位。
6.3.5.1.4慢开泵进口阀向泵内引液,同时打开泵进出口导淋进行排气,至水排出后,关闭进出口导淋,联系送电。然后再次盘车数圈,无误后既可启动泵。
6.3.5.1.5按下启动按钮,将泵启动,慢开出口阀门,观察电流,压力,振动,响声是否正常。视情况将液外送。 6.3.5.2停泵
6.3.5.2.1缓慢关闭出口阀,按停车按钮将泵停下。
6.3.5.2.2视情况将泵处于备用状态,或关进口阀隔离,停冷却水。 6.3.5.3倒泵
6.3.5.3.1按正常程序将泵开启,确认泵无问题。 6.3.5.3.1慢开备用泵出口阀,同时慢关在用泵的出口阀。
6.3.5.3.1待在用泵出口阀全部关闭后,调整备用泵的出口压力、流量至正常值,无问题后停掉在用泵。
6.3.6罗茨鼓风机的操作 6.3.6.1开风机
6.3.6.1.1将风机周围环境清理干净。 6.3.6.1.2鼓风机安装完毕,具备开车条件。
6.3.6.1.3检查油箱的油质,油位是否符合要求,盘车是否灵活,打开冷却水,联系给电机送电。
6.3.6.1.4运转流程系统阀门状态全面确认正确,全开风机进口阀及回路阀。
6.3.6.1.5启动鼓风机,检查风机电流及声音。运转正常后,逐渐关闭回路阀,待出口压力升至略高于系统压力时,开启出口阀,关闭风机回路阀。 6.3.6.2.停风机
6.3.6.2.1缓慢打开风机回路阀,关闭出口阀,全开回路阀,停风机,再关进口阀。 6.3.6.2.2停冷却水。 6.3.6.3.注意事项
6.3.6.3.1风机运转过程中注意油路平衡管的调节。
6.3.6.3.2风机停下后便盘车一次,半个小时后再热盘车一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变换岗位操作规程(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