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控制院感工作制度 - 图文(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适当的床单位、仪器设备、环境、物体表面等消毒工作。

(8)被服:在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被服时,应尽量避免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环境及其周围人群。

(9)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六)手部卫生学指南

1、标准的洗手方法: (1)掌心对掌心搓擦。

(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6)指尖在掌心中摩擦。 2、洗手的指征:

(1)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2)处理干净物品前。 (3)处理污染物品后。 (4)使用厕所前后。 (5)无菌操作前后。 (6)接触病人前后。 (7)戴手套前和摘手套后。 (8)接触不同病人前。

(9)离开污染区时,进入清洁区及无菌区前。 3、手消毒的指征:

(1)实施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前。 (2)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和新生儿之前。 (3)接触伤口前后。

(4)接触粘膜、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之后。 (5)接触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之后。

(6)护理具有传染性或有多种耐药性细菌定植的病人之后。

37

(7)特殊情况下,应条件限制,无法按规范要求洗手时,可用手部消毒代替洗手。 4、手套和洗手:

(1)在手可能被强致病菌污染时要戴手套。 (2)执行无菌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 (3)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一付手套只能用于一个病人一个部位的操作。 (5)禁止带工作手套进入非工作区。 (6)戴手套前和摘手套后一定要洗手。 5、手消毒程序:

首先进行卫生洗手,然后用消毒剂泡手1分钟或用速效型手消毒剂双手涂擦均匀,作用1—3分钟,待自然挥发干燥。

手消毒可选用以下消毒剂:①250mg----500mg/L含氯消毒液;②速效型消毒剂。 6、洗手与手消毒的注意事项:

(1)洗手与手消毒可以去除手上的暂居菌群,但也能造成皮肤的干燥和损伤,使细菌更易于隐藏和繁殖,因此应注意手的保护,加用护肤剂或选用具有护肤作用的皂液及手消毒剂。

(2)肥皂、清洁剂和护肤剂易被细菌污染并成为贮源,因此,肥皂应保持干燥或切成小块便于及时更换,清洁剂和护肤剂应小包装分发使用,非一次性使用的容器应定期消毒。

(七)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措施

由于标准预防不能预防经由空气、飞沫、接触途径传播的疾病,因此对一些临床综合症或有流行病学意义的耐药菌感染在待诊或确诊后采取相应的空气预防、飞沫预防以及接触预防措施。

1、空气预防

已诊断或怀疑由空气传播的疾病除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外,实施空气隔离。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此,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住单人房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以防止空气传播。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空气隔离预防的措施包括:

(1)隔离室(放置病人):为了充分利用病房,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同住一间隔离室。当专用隔离病房并非有效的或不能完全满足条件时,在安置病人之前,应请教感染控制专业人员。

38

(2)口罩:当进入已诊断或怀疑为易传染肺结核的隔离病房时应戴口罩(最好是N95口罩);易感染麻疹的人们不应进入已诊断或怀疑麻疹(风疹)或水痘病人的房间。若一定要进入时应戴口罩。

(3)病人的转运:限制病人离开隔离室是减少医院传播的最好办法。只是在十分必要时才离开住室,病人及运送人员要戴外科口罩,以减少感染扩散。

(4)遇有经空气传播的严重传染病时,应立即将病人放置在隔离病室,开启排风设施,同时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5)在确定发生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时,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向医疗院长通报,并向全院通报,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飞沫预防

已诊断或怀疑由为飞沫传播的疾病时,除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外,还应实施飞沫隔离。 飞沫传播又称微粒传播,是指预防经气溶胶微粒而传播的疾病。较大的飞沫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1 米左右。

飞沫隔离预防的措施包括:

(1)隔离室:放置病人在专用的房间。当专用房不允许时,为了充分利用病房,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同用一隔离室。但每床间距应不少于1米(日本要求2米间距)专用的空气处理并不是必要的。房间门可以保持开放。

(2)屏蔽(近距离时):医务人员需依据标准预防措施实施隔离预防,在近距离(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屏障。

(3)病人的运送:限制病人的活动和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为病人戴口罩。 3、接触预防

已诊断或怀疑由为飞沫传播的疾病时,除实施标准预防之外,还应实施接触隔离。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有下列两种传播形式:直接传播、间接传播。

接触隔离预防措施包括:

(1)隔离室:把病人放置在专用的房间内,为了充分利用病房,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同用一个隔离室。当专用隔离病房并未达到理想条件时,在安置病人之前,应请教感染控制专业人员。

(2)洗手和戴手套:手套应参照标准预防的建议。当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敷料、创伤的引流物后以及操作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及离开隔离室前,应及时洗手,必要时应使用抗菌剂洗手。洗手后保证手不再接触污染的环境表面,避免把微生物转

39

移到其他病人和环境。

(3)隔离衣:穿隔离衣应参照标准预防措施的规定。在隔离室时,如果预期你的衣服将要与病人有实际的接触,或与污染的环境表面,或护理病人有便失禁(腹泻)或与感染的创面渗出物接触时,应穿隔离衣。脱去隔离衣后、离开隔离室之前保证衣服不接触可能污染的环境表面,以避免转移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4)病人的运送:限制病人离开隔离室是减少在医院传播的唯一目的。必须转运病人时,病人和运送人员都要有一定的防护,保证转运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污染减少到最小的范围,以防传染和扩散。

(5)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为防止皮肤粘膜暴露在危险中,防止污染衣服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将其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

6、为防止感染所采取的其他的预防措施。

七、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指挥系统: 1、组织机构: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决策领导机构。 (2)医护部(院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业务主管部门。

(3)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监督和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基层组织。 2、应急指挥系统:

由医院办公室、医疗护理部、门诊办公室、医护部(院感)、物流、总务部、检验科等部门组成应急指挥系统。

发生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时,各部门在医疗院长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及协调指挥工作。其中:医务部负责对医生进行调配,对感染病例进行医疗救治工作;护理部负责调配全院护理人员;医护部(院感)负责指导发生事件的部门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并对感染突发事件进行调查、评价、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物流部、总务部负责保证物资供应及后勤保障工作;检验科负责对送检标本的及时检测;医院办公室负责向院长通报情况及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

(二)应急报告程序:

1、医院出现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或某科室同时出现3例以上相同病症及病原体感染者,其发现科室应于24小时内向医疗护理部、医护部(院感)报告,并同时采取相应的消毒及隔离

40

措施。相关部门及时向医疗院长汇报情况。

2、在短时间内发生有明显同样性质感染的多个病例(3~5例)时,须立即向医护部及院感专职人员报告,相关部门接报告后应各履行其职责,并及时向医疗院长报告。对有传播危险的病例须在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指导下及时采取消毒隔离及相关防控措施。

3、在短时间内波及整个病区乃至多个病区同样性质的医院感染事件时,其病区应立即向各相关部门报告。接到报告后各相关部门应立即向医疗院长报告,由院领导指挥协调,或紧急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布署、执行感染控制工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于24小时内向朝阳区卫生局、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北京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报告。必要时对发生感染的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附图:

应急报告及控制流程图

发生感染突发事件的科室 (夜间或节假日) 正常工作日 总值班

医护部 院感专职 门诊主任 医院 办公室 物流部 总务部 总经理、医疗院长 朝阳区CDC 朝阳区卫生局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 北京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 (三)应急管理措施: 1、感染源的管理:

(1)住院病人一旦被确诊为院内感染暴发或流行,应立即单间隔离,以便进一步治疗或转传染病院。

4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控制院感工作制度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控制院感工作制度 - 图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80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