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洒房间。
(2)特殊感染病人(如绿脓杆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气性坏疽等)手术的处理: ①同HBsAg阳性手术处理①~④
②手术应在其他手术完毕后开始,并关闭中心空调。
③手术前将非本手术用物移至室外(不能移动的物品可用大单遮盖,并备好消毒液),术毕房间消毒密闭12 小时后方可开放,进一步处理。
④参加手术人员离开手术室前脱去污染衣服、手套、鞋套、帽子、口罩,进入手术室外缓冲区消毒双手、更换帽子、口罩,淋浴后才能从事其他工作。
(十一)麻醉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
2、麻醉监视系统、麻醉机及其它相关设备的表面应保持清洁。 3、麻醉机及附属部件的消毒:
(1)麻醉机表面擦拭清洁,每周彻底清洁1次。每日麻醉工作结束后,由麻醉师用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遇有特殊感染手术时,术毕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2)麻醉机的管路应一人一消毒灭菌。麻醉机导管及面罩应一次性使用。 (3)凡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使用麻醉机时应加用滤器。 4、喉镜的消毒:使用一次性喉镜。 5、全麻用具的消毒:
(1)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用后处理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中相关条款执行。 (2)使用后的吸痰罐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洗净、晾干后备用。
(十二)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
2、必须履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本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环境污染。
3、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间,并有明显的标记。 4、检验科的每个工作区应设有非手触式洗手设备并配备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5、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操作台、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用1000mg/L
22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发生污染随时消毒。每天各室内紫外线照射1小时(按要求登记及监测强度)。
6、手污染或可疑污染时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泡手1分钟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再用皂液、清水洗净。
7、无菌室和超净台必须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
8、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手套并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应洗手或手消毒。禁止戴工作手套进入非工作区。
10、必须使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开启后24小时内使用。碘酒、酒精每周更换2次,其容器也每周灭菌2次。
11、重复使用的器具用后,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12、废弃的各类标本应按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分类处理(如:焚烧、排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必须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装入黄色垃圾袋、密闭封装、转运、暂存、送焚烧。
13、一般尿液倒入下水道;尿三胆阳性的尿液加入1000ppm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后方可倾倒。
14、菌种、毒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制定菌种、毒种保存制度。 15、所有检验用具及其标本均按传染病患者用物处理。
16、检验报告单应经过无污染处理后(如微波消毒等方法)方可发放。
(十三)病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
2、病理诊断室、取材室、浴室及办公室等应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工作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解剖、取材或制片后,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泡手1分钟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再用皂液及清水洗净。
3、工作间应每日进行紫外线或臭氧空气消毒;各室地面、桌面、工作台面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或0.2~0.5%过氧乙酸)进行擦拭或喷雾;若发生病理性废物污染器械或环境时,应随时消毒。
23
4、使用后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用高压蒸汽消毒灭菌。制片用过的刀、剪等锐利器具玻璃容器等先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或2%戊二醛浸泡)后再清洗干净。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废弃的体液标本按其容量1:1(体积比)比例放置含氯消毒液,搅匀作用30分钟后方可倒掉。
5、尸体解剖时,应进行严格的防护隔离。工作人员须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防水隔离衣(必要时带防护镜等)。
6、废弃的病理标本及组织器官等病理性医疗废物须盛放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专用医疗废物包装袋中,并贴有文字标识,注明废物的名称、产生日期、产生科室等(对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或隔离的特殊感染病人所产生的病理性废物须用双层包装袋,及时密封)。
7、病理科应及时通知保洁员来收集、运走病理性废物。病理科与保洁员应做好交接登记,内容包括:病理性废物名称、数量、来源科室、交接日期、交接人双方签字等项目。
8、其它方面请参照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9、见附图:病理性废物管理网络及工作流程
附图:
病理性废物管理网络及工作流程图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委 员 会 24
总 务 办 (管 理 职 能) 医 院 感 染 控 制 部 (监督、检查职能) 医疗废物暂存室(做好自身防护) 到相关科室收集病理性废物并与科室交接、登记。 运送途中一旦散落,立即收集、重新包装:同时用含氯消毒液对现场消毒。 (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包装) 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室病理性废物暂存箱 (有警示标识和说明) 日常清洁消毒: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雾。 定期转交境洁公司,并做好交接记录。
(十四)食堂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
2、对食堂的卫生及管理要求、配膳员的配置、食品与食具的卫生要求,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均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做体检,患有传染病者不得从
25
事此类工作,且每年均需进行一次体格检查,不合格者调离岗位。
3、工作人员上岗时应衣帽整齐。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勤理发、剪指甲、洗澡、更衣,保持双手清洁卫生。
4、工作人员离开操作间,要脱掉工作服,非食堂人员不得进入操作间。
5、疑似或确诊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积极协助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食品、餐具等进行微生物学监测,不应检出致病菌。
6、食堂应设置更衣、盥洗、通风、防尘、冷藏、防蝇、防鼠、洗涤消毒、污水排放等设施;应设置合理的垃圾存放场所,并及时清理,不得发生腐烂变质。
7、保持室内卫生,操作台、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必须进行常规清洁,必要时消毒。发生污染及时消毒。每周彻底清扫1次。清扫工具专用。配餐间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8、配膳车或托盘每餐后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食物容器、抹布、碗刷等每餐后清洗消毒(紫外线消毒柜或蒸气消毒)。
9、传染病患者用餐后,其餐具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刷洗干净备用(或经过煮沸消毒)。
10、食品运输过程中需加盖,避免污染。严禁用手直接拿取食物。剩余食物不送回食堂。
(十五)洗衣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
2、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分为污物区,清洁衣物存放区。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
3、由洗衣房负责回收待洗被服及发放清洁被服。
4、在指定地点收集待洗被服,禁止在病房及楼道清点物品。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应洁污分开,有固定的明显标记,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5、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25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为20~30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应封装在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6、清洁被服应专区存放。
7、工作环境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
8、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认真洗手,必要时手消毒。
2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控制院感工作制度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