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 图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5-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②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否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 ℃、85 ℃时的溶解度?如果能,请找出,你是怎样查找的?

③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45 ℃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

④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小结归纳)

教师: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巩固练习:(投影)亲自动手,自主参与,乐于探究。 教师:除了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也很多,你能举实例吗? 学生甲: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O2。 乙:烧开水时,水未沸腾时也冒气泡。等 教师: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以上现象均说明了气体能溶解在水中的事实。 (展示两瓶汽水,取其中一瓶不打开,摇晃,然后打开,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不打开时,无明显现象,打开后有大量气泡产生。 教师:为什么打开后产生气泡,而不打开时没有。 学生:打开后,压强减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教师: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 刚才一位同学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新知,气氛活跃。 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加以肯定,给予评价)烧开水时,水未开时就看到水中冒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 学生:水中溶解的空气。

教师: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教师小结: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与压强的影响。

教师: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解决我们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现在问题来了!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巩固练习:

(投影)夏天,阵雨来临之前,鱼塘里的鱼常会出现“浮头”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 (肯定、指正学生的种种措施) 整理与归纳:

(师生共同进行)怎样表示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何表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获得哪些信息?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课后练习:

教科书40页第2、3、4题及41页第9题。 反思: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6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重、难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3)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试管、天平、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药品:硫酸铜、水、氯化钠。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第二课时: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三课时: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探究](投影展示)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 g、1.5 g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试管编号 1 2 3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 [交流活动结果] 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书]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讨论]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7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4.8%。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1%。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3%。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3[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 g·cm) 溶质质量/g 10 20 溶剂质量/g 90 80 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 [交流实验结果] [思考]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 [学生发言]1.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稀。 2.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中涉及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哪类计算。 [学生思考总结] [板书]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渡] 请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下述问题。 [投影] 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小结板书]1.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学生提出异议。教师最后强调做题格式) 解析: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50 kg×16%=24 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50 kg-24 k =126 kg 答:需24 kg氯化钠和126 kg水。 [设问]如何将上述计算类型作以归纳? [讨论]:略 [小结板书]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回答]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投影]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 g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

18

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请三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习并提出异议) 解析:1.溶液的质量=90克

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90克×10%=9克 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90克-9克=81克 2.(1)增加10克硝酸钾后: 溶质质量=9克+10克=19克 溶剂质量=81克(不变)

溶液质量=19克+81克=100克(增加10克) 即90克+10克=100克 (2)加入10克水后:

溶质质量=9克(不变)

溶剂质量=81克+10克=91克(增加) 溶液质量=9克+91克=100克(增加10克) 即90克+10克=100克 3.(1)增加10克溶质后:

注:若新增的10克溶质未完全溶解,则上述计算错误。 (2)增加10克水后: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课堂练习]

在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钾或10克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32%,12%

[本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两种简单的计算,理解了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增加溶剂时溶液组成的改变情况并会计算。 [作业]习题1、4、7

反思: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2课时)

19

[复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投影]将1 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 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

-3

入10 mL水,搅拌。(水的密度1 g·cm)

[提问]1.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

[回答]1.稀释前溶质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9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20 g,溶质质量分数是5%。

2.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质质量不变。 [讨论]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板书]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投影]例题: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设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

[学生讨论] [提示]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式。 [学生活动]50g×98%=(50 g+x)×20%

解析:(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本上练习,教师强调做题格式) 解法1: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50 g×98%=(50 g+x)×20% x=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 [提示]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请同学列出方程式。 [学生活动]50g×98%=x×20% 解析:(同上方法)

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 g×98%=x×20% x=245 g 245 g-50 g=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 [课堂练习]1.把200g 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2.把30 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g。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200 g 2.6%

-3

[投影]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 20%的盐酸,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多少毫升? [提问]此题与上述练习有何异同?能否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回答]1.相同点都是溶液稀释问题。不同点是上述练习中已知和求都指质量,而此题已知质量求体积。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不能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计算。

[提问]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 [回答并板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问]根据上述公式,并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你能否列出方程式? 解:设需38%的盐酸体积为x。

-3

5000 g×20%=1.19 g·cm×x×38%, x≈2211 mL。

答:需38%的盐酸221l mL。

[过渡]以上所有计算均是有关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26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