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成熟分裂
精子细胞 22+x 22+x 22+y 22+y 精子
4.卵泡的发育是一种连续的生长过程,一般可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①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部,卵泡中央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周围为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②初级卵泡的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立方形或柱状,随之细胞增殖成5~6层。初级卵泡早期,在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出现透明带。③次级卵泡内开始出现卵泡腔。随着卵泡腔的扩大,卵泡液增多,卵母细胞与其周围的卵泡细胞被推到一侧,突入卵泡腔中,形成卵丘。紧贴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④成熟卵泡内卵泡液激增,直径可达2cm,并向卵巢表面突出。
5.①雌激素 由粒层细胞和膜细胞以及黄体的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共同分泌,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的发育。②孕激素 由颗粒黄体细胞分泌,能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及子宫腺的发育。③松弛素 由妊娠黄体的颗粒黄体细胞分泌,它可使妊娠子宫平滑肌松弛,以维持妊娠。④雄激素 由位于卵巢门近系膜处的门细胞分泌。
6.月经包括血液、脱落的子宫内膜和子宫颈分泌的粘液等。月经的产生是由于卵巢排出的卵未受精,黄体逐渐退化,导致孕激素和雌激素急剧减少,由于突然失去这两种激素,子宫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动脉发生持续性收缩,致使内膜功能层缺血,组织坏死。随后螺旋动脉又突然短暂地扩张,使毛细血管急性充血,而使坏死的内膜脱落,并与血液一同排出,形成月经。
7.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在膀胱和直肠之间。成年人的子宫呈前后稍扁的倒置梨形,分为底、体、颈三部分:子宫底为上端宽而圆的部分,在输卵管子宫口水平以上;子宫颈为下端长而狭细的部分;子宫体为底与颈之间的部分。子宫颈的下端插入阴道内的部分,称子宫颈阴道部;在阴道以上部分称为子宫颈阴道上部。颈与体相接处狭细称子宫峡。子宫内有狭窄的腔隙,可分为两部:上部为子宫腔;下部为子宫颈管,上接子宫腔,下以子宫口通阴道。
22+x 22+x 22+y 22+y 三、课外操作实践参考答案
1.精索是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它从腹股沟管腹环到睾丸的上端。
2.活体触摸时要注意睾丸的位置(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形状及质感(扁的椭圆形,表面光滑)。阴囊的温度应略低于体温。
河北师范大学 尹明 张健
21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一、解释名词概念练习
1.内分泌和旁分泌:
2.靶细胞和靶器官:
3.赫林体(Herring body):
4.垂体门脉系统:
5.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二、问答练习
1.试述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和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不同点。
2.试述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过程。
3.列出肾上腺各主要腺细胞的名称及其分泌的激素。
4.举例说明肾上腺皮质与髓质激素的合成具有密切关系。
5.列出垂体的主要腺细胞及其所分泌的激素名称。
三、课外操作实践
1向内分泌科医生及患者了解甲状腺肿(大脖子病)的发病机理、病史和病症,深刻理解食用加碘食盐的重要性和国家实行食盐专卖的重要意义。
内分泌系统参考答案
一、解释名词概念练习参考答案
1.腺细胞的分泌物(激素)可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这种现象称内分泌;腺细胞的分泌
22
物(激素)以弥散方式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这种现象称旁分泌。
2.能够对某种激素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或器官分别称靶细胞或靶器官。或答: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靶细胞;激素所作用的器官称靶器官。
3.神经纤维内神经分泌颗粒密集形成的局部膨大的团块称赫林体。或答: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分泌神经元的轴突内,分泌颗粒聚集成团,使轴突呈串珠样膨大,在HE切片上被染成均质的嗜酸性团块,称为赫林体。
4.垂体上动脉在正中隆起和漏斗干处形成初级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经结节部入远侧部后形成次级毛细血管。初级毛细血管、垂体门微静脉和次级毛细血管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5.某些肽类激素既可由内分泌细胞产生,又可由某些神经元产生,故产生肽类(或胺类)激素的内分泌细胞与神经系统关系十分密切。人们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元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合称为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二、问答练习参考答案
1.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起源于外胚层或内胚层;胞质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也含有膜包围的分泌颗粒。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起源于中胚层;胞质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但无分泌颗粒,有较多的脂滴,线粒体的嵴呈管泡状。
2.甲状腺激素的形成经过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和分解、释放等过程。滤泡上皮细胞从血中摄取酪氨酸等氨基酸,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运至高尔基复合体加上糖并浓缩成分泌颗粒,以胞吐方式排入滤泡腔贮存。细胞膜上的碘泵将碘离子泵入细胞,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其活化,透过膜进入 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在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下,上皮细胞将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的以胞饮的方式重吸收到胞质,吞饮小泡融合成胶体小泡,并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分解甲状腺球蛋白形成T4和T3。T4和T3经细胞基底部释放入毛细血管。
3.
??球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网状带细胞??分泌性激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肾上腺素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泌去甲肾上腺素?4.肾上腺的部分血是经皮质流向髓质的,由皮质进入髓质的血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皮质激
素,其中糖皮质激素可激活肾上腺素细胞内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使去甲肾上腺素转变为肾上腺素。故皮质与髓质激素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23
5. ?神经部:无腺细胞,但可贮存和释放来自视上核和室旁核的两种激素????中间部:促黑素细胞激素细胞??促黑素细胞激素???????嫌色细胞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远侧部:?嗜碱性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催乳素细胞??催乳素???嗜酸性细胞??生长激素细胞??生长素?? 即升压素和催产素
三、课外操作实践参考答案
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在土壤、水和食物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负反馈,引起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摄碘作用增强。初期,甲状腺尚能合成较多活性比甲状腺素(T4)强3~5倍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加以代偿。但长期持续性缺碘,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虽持续增生,但只合成大量不能充分碘化的球蛋白而形成胶样物质堆积于滤泡内,故使滤泡腔显著扩大,从而导致甲状腺肿(大脖子病)的发生。
第十章:感觉器
一、解释名词概念题
1、感受器: 2、感觉器: 3、黄斑: 4、膜迷路: 5、骨螺旋板: 6、位觉斑: 7、内淋巴: 8、膜被颗粒: 9、顶泌汗腺:
24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维生素A的缺乏易导致夜盲症? 2、叙述视近物时眼的调节。 3、试述房水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4、试述声波的传导途径。
感觉器试题参考答案
一、解释名词概念题答案
1、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能感受内、外环境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并将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
神经冲动。
2、是感受器及其附属器官结构的总称。
3、在眼底的视神经盘颞侧3.5mm处的视网膜上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其中央凹陷称中央
凹,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4、位于骨迷路内封闭的膜性管和囊,膜迷路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 5、将耳蜗经蜗轴作一垂直剖面,可见由蜗轴向耳蜗管内伸出螺旋状的骨片,称骨螺旋板。 6、为位觉感受器,由结缔组织、上皮和位觉砂膜组成,是椭圆囊斑和球囊斑的总称。 7、膜迷路内的淋巴液称内淋巴,为膜迷路各种不同结构分泌。
8、在皮肤表皮棘层和颗粒层的细胞胞质内有许多颗粒,由高尔基复合体生成,其内容主要是
糖脂和固醇。
9、分布在腋窝、乳晕和阴部等处,分泌教粘稠的乳状液,又称大汗腺。
二、简答题答案
1、视杆细胞所含的感光物质为视紫红质,镶嵌在外节膜盘中,由视黄醛和视蛋白结合而成。
视紫红质在光的作用下可分解为视黄醛和视蛋白,并刺激视杆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在暗处,视黄醛和视蛋白又重新合成视紫红质。维生素A是视黄醛的前体,视紫红质的合成,首先需要维生素A形成视黄醛,因此,当维生素A严重不足时,视紫红质的合成减少。而视杆细胞又是感受弱光刺激的细胞,所以,维生素A的缺乏易导致夜盲症。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绪论、基本组织 - 组织学与解剖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