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绪论、基本组织 - 组织学与解剖学(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动脉: 5.静脉: 6.毛细血管: 7.心传导系统: 8.毛细淋巴管: 9.心包腔: 10.乳糜池:

二、问答练习

1.简述人体血管分布的主要规律。

2.试比较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及中静脉在组织结构上有哪些异同。 3.当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时,病人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 4.简述淋巴的形成、回流途径以及最后注入体循环部位。 5.简述冠状循环的血流途径。 6.简述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7.胎儿出生后血管主要发生哪些变化。

8.试述向头部供血的主要动脉血管及其分布的主要特点。 9.试述腹主动脉各脏支的名称及营养区域。

10.从组织学和解剖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心房和心室不是同时收缩的。

三、课外实践与练习

1.心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材料可以选猪、羊、兔、大鼠等动物的心。建议先设计解剖方案,争取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2.在自己的体表触摸动脉搏动的部位。

3.在自己的体表寻找表浅静脉并探寻静脉瓣所在的位置。 4.在自己的体表触摸和演示全身的主要压迫止血点。

循环系统参考答案

一、解释名词练习参考答案

1.微循环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等。

2.小循环又称肺循环,是指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小循环。

3.大循环又称体循环,是指动脉血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

6

(除肺泡毛细血管),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为大循环。

4.动脉是指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5.静脉是指运送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

6.连于动脉与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称毛细血管。

7.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组成,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以维持心的节律性收缩,主要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心传导系统

8.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段,以膨大的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彼此吻合成网。 9.心包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其中浆膜心包分为脏.壁两层,其二者之间的间隙称心包腔。

10.乳糜池为一个膨大的囊状结构,常位于第1腰椎前方,由肠干和左右腰干汇合而成。

二.问答练习参考答案

1.(1)身体左右对称的部分,血管分布也具有对称性(2)动脉干一般在躯干.关节的屈侧或深部等隐蔽处走行,并经常和神经.静脉伴行(3)动脉从主干发出后 经常以最短的距离到达所分布的器官,管径粗细与器官行使的功能相适应(4)有的血管主干发出与其平行的侧支与主干远侧或另一主干的侧支互相吻合。简述人体血管分布的主要规律。

2. 内膜 大动脉 内皮下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含平滑肌,有内弹性膜 中动脉 内弹性膜明显,是内膜和中膜的分界 小动脉 有明显的内弹性膜 弹性膜发达,弹性膜之间有环行平滑肌及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较薄,由结缔组织组成,内含营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由10-40层环行平滑肌组成,平滑肌间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厚度与中膜相近,由结缔组织组成,其中含有营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含有几层平滑肌 厚度与中膜相近 厚度大于中膜,由结缔组织组成,无外弹性膜 由稀疏的环行平滑肌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 中等静脉 薄,多数没有内弹性膜 中膜 外膜 试比较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及中静脉在组织结构上有哪些异同

3.门脉高压会使肝门静脉间的吻合支增粗而呈现曲张,从与上下腔静脉之而导致食管下端静脉丛破裂引起呕血。如果高压导致直肠静脉丛破裂,则引起便血。由于肝门静脉循环障碍淤血,从而产,还可引起脾肿大及胃肠生腹水。当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时,病人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

4.淋巴来源于组织液,经各级淋巴管向心流动,并经过许多淋巴结的滤过,最后注入静脉,回到右心房。全身淋巴干汇合成两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简述淋巴的形成、回流途径以及最后注入体循环部位

5.主动脉→左.0右冠状动脉→心壁各级动脉→心壁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冠状窦→右心

7

房。

6.(1)来自母体的动脉血经过胎盘后通过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2)胎儿动脉血与静脉血在下腔静首次出现混合,(3)来自上、下腔静脉的静脉血进入右心房后绝大部是分流的,(4)肺动脉中只有少量血入肺,大部分经动脉导管注入降主动脉。

7.脐动脉退化成脐侧韧带;从脐到肝门的一段脐静脉形成肝圆韧带,静脉导管闭锁形成静脉韧带;卵圆孔封闭形成卵圆窝;动脉导管封闭形成动脉韧带。

8.颈内动脉:主要发出分支营养脑和视器;颈外动脉:在颧弓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终支,其中颞浅动脉分布于颞部及颅顶部;上颌动脉分布于口腔.鼻腔及咀嚼肌等,上颌动脉还分支为脑膜中动脉,分布于硬脑膜。颈外动脉还分支出面动脉营养面部皮肤.面肌和腭扁桃体。

9.腹主动脉的脏支分成对和不成对两种。成对的脏支有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它们营养相应的器官;不成对的脏支主要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主要营养腹部器官。

10.在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一个支持性结构纤维环,它是心肌纤维和心瓣膜的附着处。心房和心室的肌束是不连续的,分别附着于纤维环上,因此,心房和心室能分别收缩。

三、课外实践与练习参考答案

1.“四刀法”心脏解剖。第一刀,切开上下腔静脉,打开右心房;第二刀,对角切开肺静脉,打开左心房;第三刀,从主动脉入刀沿前室间沟左侧切开左心室;第四刀,从肺动脉入刀沿前室间沟右侧切开右心室。然后仔细观察各腔的结构。

2.例如:在肘窝稍上方,肱二头肌腱内侧可以触摸到肱动脉的搏动;在腕上方可以触摸到桡动脉的搏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内侧下方,可以触摸到股动脉的搏动等。

3.上肢较易操作,下肢表浅静脉的静脉瓣较为明显。例如,找到胫前静脉.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用手指压住血管观察血管上部出现的小隆起,即静脉瓣所在的位置。

4.例如,头部止血,常压迫颈总动脉;上肢止血,常压迫肱动脉;手部止血,压迫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下肢止血,压迫股动脉。

第四章 免疫系统

一、解释名词概念练习

1.免疫细胞: 2.淋巴组织: 3.中枢淋巴器官: 4.周围淋巴器官:

8

5.淋巴窦: 6.淋巴小结:

二、问答练习

1.比较胸腺、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2.什么是淋巴细胞再循环,其过程和意义如何? 3.说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及其机能。 4.试述淋巴细胞的主要类群及其各自的机能。

免疫系统参考答案

一、解释名词概念练习参考答案:

1.免疫细胞是指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其它抗原呈递细胞等。

2.淋巴组织是由网状组织和大量淋巴细胞以及一些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共同构成的一种组织。

3.中枢淋巴器官是指淋巴细胞早期分化的场所,具有培育淋巴细胞的作用。如胸腺和骨髓。

4.周围淋巴器官是指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进一步发育,分化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如淋巴结、脾、扁桃体等。

5.淋巴窦是淋巴结内淋巴流径的通道,包括被膜下窦,小梁周围淋巴窦和髓窦。 6.淋巴小结是由大量B淋巴细胞和少量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构成的边界清楚,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是淋巴组织的一种类型。

二、问答练习参考答案

1.胸腺、淋巴结的结构可分为皮质和髓质,淋巴结的皮质包括:浅皮质、深皮质及皮质淋巴窦,胸腺的皮质则以上皮网状细胞为支架,间隙内含大量胸腺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结的髓质由髓索和髓窦构成,胸腺的髓质由上皮网状细胞,胸腺细胞,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和胸腺小体等构成。脾的结构无皮质和髓质之分,它由红、白髓和边缘区构成。胸腺、淋巴结和脾都有被膜和小梁结构,除脾的被膜和小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外,胸腺和淋巴结的被膜和小梁由结缔组织构成。胸腺是培育T淋巴细胞的场所并可分泌胸腺激素,淋巴结和脾都是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可过滤淋巴,脾还具有贮血、滤血和造血的功能。比较胸腺、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2.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又可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回到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内,这样,淋巴细胞能从一个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迁移到另一个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在全身周而复始地不断周流,这种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不仅有利于淋巴细胞发现和识别抗原,而且能沟通信息,使分散于全身的淋巴细胞成为一个功能整体,从而提高免疫功能。什么是淋巴细胞再循环,其过程和意义如何?

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由骨髓中的定向干细胞、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血液内的单

9

核细胞和多种器官中的巨噬细胞组成。后者包括结缔组织的巨噬细胞、肝的Kupffer细胞、肺的尘细胞、淋巴结和脾的巨噬细胞、腹膜腔和腹膜的巨噬细胞、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以及骨组织的破骨细胞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防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吞噬、清除异物和衰老伤亡的细胞外,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应答的起始阶段,巨噬细胞能处理抗原,促进免疫应答。在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它又能聚集于病灶周围,成为破坏靶细胞和吞噬细菌的重要成份。此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还具有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溶菌酶、补体、肿瘤生长抑制因子)等功能。说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及其机能。

4.淋巴细胞根据发生部位、细胞表面标志、形态结构和功能,一般可分为三类: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大颗粒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可分为三个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能协助处女型T或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引起和增强免疫应答;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能抑制或减弱免疫应答,与TH细胞共同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C细胞),受抗原激活后,可增殖形成大量效应性TC细胞,特异性地杀伤具有抗原性的靶细胞,是完成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和合成抗体,清除抗原,完成体液免疫应答。大颗粒淋巴细胞可分为两种:杀伤淋巴细胞(K细胞)和天然杀伤淋巴细胞(NK细胞)。K细胞本身无特异性,但其细胞表面有抗体IgG的FC受体,能借抗体与靶细胞接触,杀死靶细胞;NK细胞,不需抗原的刺激,也不依赖抗体的作用,即具有天然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第五章 消化系统

一、解释名词概念练习

1.内脏器官

2.咽峡

3.咽淋巴环

4.小肠绒毛

5.结肠带与结肠袋

6.APUD系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绪论、基本组织 - 组织学与解剖学(2)在线全文阅读。

1、绪论、基本组织 - 组织学与解剖学(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37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