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肝门管区
8.腹腔与腹膜腔
二、问答练习
1.描述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2.简述胃壁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
3.试述小肠壁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
4.小肠绒毛的组织结构。
5.小肠各段组织结构特征。
6.描述肝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7.简述肝小叶的组织结构。
8.胆汁的产生及排放途经如何?
9.肝内的血液循环途经如何?
10.小肠吸收的物质通过哪些具体途经运输到心脏?
11
三、课外操作实践
对着镜子,张口观察自己的牙有多少颗?齿式如何?舌的轮廓乳头有几个?腮腺导管和下颌下腺导管各开口于何处?
消化系统参考答案
解释名词概念练习参考答案
1.是直接参与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各功能的器官。它们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并借着一定的管道和外界相通。.内脏器官
2.腔后部,两侧的腭舌弓与舌根,腭帆后缘共同围成口咽峡,它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咽峡
3.由咽扁桃体,双侧咽鼓管扁桃体和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围成的淋巴环称之。它们围绕在口、鼻腔与咽腔连通处的附近,具有防御功能。咽淋巴环
4.小肠壁内表面由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指状突起称之。小肠绒毛 5.在盲肠和结肠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形成的三条与肠管纵轴平行的结构称结肠带。结肠 带短于肠管的长度,使肠管皱起,形成有横沟隔成的结肠袋。结肠带与结肠袋
6.凡是细胞内含胺量高,具有摄取胺前体,并进行脱羧基反应产生肽类和胺类物质能力 的这类细胞均属于APUD系。
7.在肝小叶间的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等连同其所在部位的结缔组织合 称门管区。
8.腹内的体腔(即膈之下,盆腔之上由各腹壁围成的空间)称为腹腔。腹膜脏、壁两层 之间的间隙称腹膜腔。
二、问答练习参考答案
1.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有前壁和后壁,上缘和下缘。上缘较短,叫胃小弯,凹向右上方,其最低点弯曲成角状,称角切迹。下缘较长,称胃大弯,凸向左下方。胃的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接。胃的出口称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续。胃可分为四部:近贲门的部分称贲门部,自贲门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胃底;胃的中部称胃体;近幽门的部分称幽门部。
2.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柱状细胞排列整 齐,能分泌粘液。粘膜的固有层内,有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贲门腺和幽门腺,均为分支管状腺,分别分布于相应的部位,它们主要分泌粘液。胃底腺为单管状或分支管状腺,分布于胃底与胃体部。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四种。壁细胞分泌盐酸;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12
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未分化细胞能分化成胃上皮细胞和胃腺各类细胞。肌层发达,有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外膜为腹膜的脏层、属浆膜。
3.肠壁的腔面有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的环状襞,襞上有粘膜上皮和固有 膜向肠腔突出形成的小突起,称肠绒毛。肠壁也分四层。粘膜层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柱状细胞和杯形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有密集的微绒毛,扩大了小肠吸收的表面积。杯形细胞分泌粘液。小肠上皮凹陷在固有膜中形成单管状的小肠腺。小肠腺主要有五种细胞组成,即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帕内特细胞、未分化细胞和嗜银细胞。十二指肠上段粘膜下层内含有十二指肠腺,它是分泌碱性粘液的分支管泡状腺。小肠外膜除十二指肠外,均为浆膜。
4.小肠绒毛是小肠的环状襞上由粘膜上皮和固有膜向肠腔突出的小突起,绒毛的轴心有呈盲管状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乳糜管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纵行排列的平滑肌纤维。 5. 十 二 指 肠 空 肠 回 肠
环状襞 较低 最发达 最低 小肠绒毛 叶状 圆锥状 指状 杯形细胞 少 逐渐增多 最多
淋巴小结 少而分散 分散 集合淋巴小结 粘膜下层 有十二指肠腺 无 无
6.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的腹上区,小部分在左季肋区。肝可分为前、后两缘和上、下两面。前缘锐利,后缘圆钝。肝的上面隆起贴于膈,称膈面,借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肝的下面凹陷,与脏器为邻,称脏面,有一呈“H”形的沟。横沟为肝门,有肝管、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右纵沟前部有胆囊窝,容纳胆囊,后部有腔静脉窝,有下腔静脉通过。在左纵沟前方有肝圆韧带,后方有静脉韧带。肝的下面借“H”形沟分为四叶:左纵沟左侧的左叶;右纵沟右侧的右叶;横沟前方的方叶;横沟后方的尾状叶。
7.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呈多面棱柱体,大小不均。在肝小叶的横断面,可见中央 贯穿着一条静脉称中央静脉,是肝静脉的属支。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相互连接成肝索。立体结构上看,肝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板状结构、称肝板。肝板之间有窦状毛细血管称为肝血窦。肝血窦的窦壁有一层内皮构成,内皮细胞间隙大,并有窗孔。窦壁上还有一种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称肝巨噬细胞。相邻肝细胞的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微细的胆小管。胆小管汇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然后汇入小叶间胆管。
8.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管→ 肝总管→ 胆囊管贮存于胆
囊。进食以后,胆囊收缩,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胆汁由胆囊→ 胆囊管→ 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腔。
9.入肝的血管有门静脉和肝动脉。肝内的血液循环途径是:
13
肝门静脉→左、右支→小叶间静脉
→肝血窦→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肝动脉→ 左、右支→小叶间动脉 10.小分子物质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内→ 小肠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 左、右支→小叶间静脉→ 肝血窦→ 中央静脉 →小叶间静脉→ 肝静脉→下腔静脉→ 右心房。
大分子物质与乳糜微粒可进入小肠绒毛内的中央乳糜管→淋巴管→肠干→乳糜池→胸 导管→ 左静脉角→ 左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第六章 1. 鼻旁窦:
2. 肺根:
3. 肺小叶:
4. 尘细胞:
5. 血—气屏障:
6. 肺泡隔:
7. 纵隔:
呼吸系统
一、解释名词概念练习
二、问答练习
1. 小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通过何途径排出体外?
2. 列表表示肺的传导部各段管壁结构是如何移行性改变的?
3. 简述肺泡的组织结构。
4. 肺的血管有几种来源?各自的作用及循环途径是怎样的?
5. 假如有三个病人: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一个毒气中毒的青年人,他们的症状都是呼吸困难。试从呼吸系统有关器官的结构出发,诊断这三位病人各自最可能的病因。
三、课外操作实践
14
1. 用手摸到自己的喉结,同时作吞咽或发音动作,看看喉的运动情况;并相互比较一下喉结位置的高低,看看男女之间、小孩与成人及老人之间有何差异,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喉的解剖和观察(可用新鲜猪喉或羊喉等作实验材料,分辨喉的软骨和喉肌,找出各喉肌的起止点,分析各喉肌的作用机理)。
呼吸系统参考答案
一、解释名词概念练习参考答案
1. 鼻旁窦:是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共四对,依其所在的位置而命名为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各窦口都与鼻腔相通。
2.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包括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的外面被结缔组织包成一束,称为肺根。
3. 肺小叶:由管径在1mm以下的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所形成的结构称肺小叶,它是肺的结构单位。
4. 尘细胞:当肺泡巨噬细胞穿过肺泡上皮进入肺泡腔,吞噬尘埃,胞质内含有尘粒时即称尘细胞。
5. 血—气屏障:是指肺泡和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必须经过的结构,包括肺泡内表面的液体层、肺泡细胞及其基膜、毛细血管的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其总厚度不超过0.5μm。
6. 肺泡隔:为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含稠密的连续毛细血管和丰富的弹性纤维,还有少量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扩展性。
7. 纵隔:是位于胸腔内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其中的器官有胸腺、心及其大血管、气管、食管等,它们借结缔组织相连。
二、问答练习参考答案
1.小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经小肠毛细血管静脉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经左、右支入肝,反复分支至小叶间静脉→肝血窦→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左、右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肺泡上皮基膜→肺泡上皮→肺泡腔→肺泡囊、肺泡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小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主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或口排出体外。
2.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绪论、基本组织 - 组织学与解剖学(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