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项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项错误;水绵为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项正确;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项正确。
答案 B 4.(2014·北京高考)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有拟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拟核;蓝藻细胞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所以二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蓝藻细胞内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不含线粒体,酵母菌细胞内含有线粒体;蓝藻细胞不含叶绿体,但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酵母菌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B
【技法提炼】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辨别技巧
(1)原核生物种类较少,仅有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等。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2)带有菌字的生物不一定是细菌: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3)带藻字的植物中,蓝藻(如色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
(4)草履虫、变形虫和疟原虫等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考点2 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建立过程(连线)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思考】 细胞学说是否统一了整个生物界?
提示 细胞学说仅涉及到动植物细胞,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
1.(原创题)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孟德尔的遗传学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B.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6
解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答案 D 2.(2016·安庆月考)研究发现,大象与小鼠相应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大小无关,这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下表表示各类细胞直径的比较,据此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细胞类型 直径/μm 支原体细胞 0.1~0.3 细菌细胞 1~2 高等动植物细胞 20~30 原生动物细胞 数百至数千 A.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体积较小 B.细胞维持独立代谢活动需要空间,因此细胞不能无限小 C.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越不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D
【归纳记忆】 细胞形态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相统一的实例 (1)蛔虫在肠道内寄生,只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内没有线粒体。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也没有一般的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等,所以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呼吸作用方式是无氧呼吸,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而且寿命较短。
(3)神经细胞具突起,有利于提高兴奋传导的效率;且已高度分化,不具有分裂能力。 (4)卵细胞大,有利于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精子小,含细胞质很少,尾部含丰富线粒体,有利于精子的运动。
(5)具分泌功能的细胞往往形成很多突起,以增大表面积,提高分泌效率,且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含量较多。
(6)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含量多,核仁较大,核孔数量多。 (7)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减少,使得细胞间黏着性减小,易于扩散和转移。
考点3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显微镜的使用
2.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7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①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②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考向一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1.(改编题)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为显微镜的两种镜头,⑤⑥上的横线为载玻片,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 (2)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组合是②③⑤。 (3)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4)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被彼此相连的64个细胞所填充满。若物镜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细胞的数目是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放大100倍时,视野被64个细胞填充满;放大400倍时,由于视野中物像变大,细胞数目会变少。假设甲图中细胞平均面积为S,由于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所以乙图中细胞的平均面积为16S。假设乙图中细胞数目是x,根据前后视野面积不变可知:64S=x·16S,则x=4。
答案 4个
(5)放大100倍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放大400倍时,在视野中可看到直径范围内的细胞有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假如甲图中的细胞直径平均值为m,设乙图中的细胞数目为y,根据前后视野直径不变建立等式:8m=y·4m,则y=2。
答案 2个
考向二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数目、相关结构和物质变化情况 2.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少,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8
解析 A项中,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避免损坏物镜,故正确。B项中,性母细胞较少,应该把视野调暗,增大反差以便找到物像,故错误。C项中,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而应该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故错误。D项中,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看到的细胞数应变少,故错误。
答案 A
【方法规律】 与显微镜使用相关的4个疑难点
(1)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2)显微镜呈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4)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中,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排列,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网控全局 规范术语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5.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真题集训]
1.(2014·上海高考)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
解析 颤藻是蓝藻的一种,为原核生物,而水绵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而细胞核、叶绿体、溶酶体等只有真核细胞才有。
答案 B
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解析 原核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是只要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就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既有DNA又有RN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把各种细胞器分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答案 D
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9
解析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人体内并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而且有细胞周期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也不一定相同;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是生物膜,在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 D
4.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下观察。此时,除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 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
解析 换用高倍镜后,应用凹面镜、调节光圈使其放大,使视野亮度适宜;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答案 C
[限时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6·郑州模拟)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的温暖海水中生活着一种致命的细菌,美疾病控制中心称,这种名为创伤弧菌的细菌可通过人体表面伤口或者是游泳者吞咽海水而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创伤弧菌细胞内的DNA呈环状,而人体核DNA呈链状且与蛋白质缠绕在一起 B.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创伤弧菌与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此时该菌属于分解者
C.创伤弧菌能通过表面伤口进入人体内繁殖,可见皮肤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D.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变异无关
解析 寄生在人体内的创伤弧菌应属于消费者;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阻止病菌入侵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的进化与自然选择和变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答案 A
2.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关于二者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类细胞中8种核苷酸都含有C、H、O、N、P 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遗传物质载体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原核细胞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解析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共有8种核苷酸,都含有C、H、O、N、P;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答案 C
3.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 B.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H7N9禽流感病毒在生命系统中既属于细胞也属于个体 D.H7N9禽流感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
解析 选项A,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选项B,H7N9禽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所以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选项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选项D,病毒的生活和繁殖都是在活细胞内进行的,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答案 D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导学教程》生物新编高考总复习:教师参考用书全册(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