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也增加了难度, 折纸作品更美观。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要时刻强调安全,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剪刀和大头针 ( 大头针可以用胶水代替, 也可以找塑料固定针代替 ) 摆放的位置、使用的方法都要明确要求,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这些工具低年级不是不能用, 而是如何正确使用以确保安全。
二、 活动目标、 重难点、 课时数建议 ( 一 )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在欣赏和感受折纸作品的基础上, 产生制作、 装饰折纸作品的愿望。
2援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 初步学会看折纸步骤图, 按折折纸。
3.引导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从而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 二 )教学重点
学生在欣赏和感受的基础上, 制作并能装饰折纸作品。 ( 三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进行对边折、 对角折、 对中心线折等折纸方法。
( 四 ) 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 2 课时。 三、 活动建议
( 一 ) 看看说说
1.蝴蝶结的种类很多,有单瓣、 副瓣,有飘带和无飘带。在生活中可以点缀在服饰、 箱包、家居物品上, 起到装饰作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色彩和图案搭配以及造型特点分析欣赏为主, 而材料选择分析为辅。
2.维吾尔族花帽是一种绣制精美的四棱小花帽。 它既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服饰,更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 因地区、 职业、年龄和性别的不同, 花帽又分成许多不同的样式。图案有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如著名的 “旦木” 纹花帽。
( 二 ) 巧手行动
1.讲授法配合演示法教学。教师分解步骤演示, 带领学生分步骤折纸。低年级学生每个步骤完成后教师检查、指导, 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
2.导学式和探究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自学或分组研究折叠方法,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教师引导帮助, 做到有的放矢。例如 ( 1 ) 先领后放。 ( 2 )难点、 重点设计成问题交给学生, 辅助学生学习。
制作建议:
1.折纸术语需要明确, 一个是 “山痕” ,另一个是 “谷痕” 。 “山痕” 顾名思义, 就是折痕是凸向我们的,也就是相对于桌面耸立起来的, 感觉像个小山; 而 “谷痕”
与 “山痕”恰巧相反,是凹进去的, 感觉像个山谷。
2.折纸角与角、 边与边要对齐。
3.折痕要明显, 折纸时先对好, 确定后再折,这样就保证只有一道折,使作品光洁美观。
( 三 ) 小提示
1.用剪刀及固定用材料时,要进行安全操作指导并提出纪律要求。
2. 教师准备一些维吾尔花帽图案提供给学生模仿, 不要让学生随意无目的地装饰。
( 四 ) 观察思考
1.折蝴蝶结的材料有线形材料, 如: 绳子; 面形材料, 如: 旧挂历纸、 包装纸、 织物类和布匹类等。
2.折帽子要注意裁的纸要确保是正方形,正面向下, 边角对齐, 折痕明显。
( 五 ) 巧手实践和拓展活动
本环节是学习内容的延伸, 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交流, 也可以鼓励学生再探索。
活动流程 活动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环节 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生活经验,揭示蝴蝶结的用途。 常规检查用具摆放情况。
1.教师展示一个有漂亮蝴蝶结的礼品包装盒。 设问: 同学们, 这个蝴蝶结漂亮吗?你还在哪里见过
蝴蝶结?
展示各种有蝴蝶结的物品、场景和各种蝴蝶结。 小结: 蝴蝶结在生活中的用途及装饰作用。 学生观察、欣赏,并回答。认识探究
2.老师给学生展示一只纸折的大蝴蝶结。设问:这只蝴蝶结漂亮吗?是怎么折成的?
3.事先隔桌放一个漂亮的纸蝴蝶结, 请学生小组拆解探究。教师将教具大蝴蝶结固定在黑板前,一步步拆分成一张方形纸。
4.你能根据教材上的示意图, 自己尝试制作吗? ( 1 ) 认识制作材料和工具。
( 2 ) 认识示意图。蝴蝶结的折痕为什么不能压实? ( 3 )强调剪刀和大头针 (或胶水) 的使用安全。 5.教师示范固定和剪飘带的方法。 ( 边示范边讲解 ) 6.学生交流, 还有其他方法制作蝴蝶结吗?学生四人小组拆开并研究。学生认真观察示 意图 。请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研究并尝试解决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拓展思路。引发探究愿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再拆解起到强调的作用。知难答疑的过程。解决制作难点。尝试实践
7.学生制作。
( 1 ) 自主选择材料,如旧挂历、 彩纸等。 ( 2 ) 大胆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力图造型新颖。
( 3 ) 正确使用剪刀, 注意安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收集纸屑。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明确活动要求, 了解评价要点。
注意: 连 接点 固 定时 胶 水要适量, 用大头针要小心。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教学设计 】
折蝴蝶结活动流程 活动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
( 1 ) 评一评, 谁折的蝴蝶结最漂亮。
( 2 )说一说, 谁的作品最有创意。学生从评价要点展开评价。互相 学 习, 体会成功的愉悦。拓展延伸 自己制作好的蝴蝶结可以装饰在哪里?感 受 蝴蝶结的装饰作用。联系生活实际。
第二单元 活动篇—— —动动手 一、 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包括洗餐具、 风车转起来和制作简易杆秤三个活动。 通过家务劳动和简单的制作活动, 增强学生家庭分担意识和感恩的情感; 进一步学习看步骤图, 养成按步骤、有顺序做事的好习惯, 建立主动参与劳动的观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疆二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