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注塑模设计毕业论文(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重点考虑型腔布局。

2)热量及压力损失要小,为此浇注系统流程应尽可能短,截面尺寸应尽可能大,弯折尽量少,表面粗糙度要低。

3)均衡进料,即分流道尽可能采用平衡式布置。

4)塑料耗量要少,满足各型腔充满的前提下,浇注系统容积尽量小,以减少塑料耗。

5)消除冷料,浇注系统应能收集温度较低的“冷料”。 6)排气良好。

7)防止塑件出现缺陷,避免熔体出现充填不足或塑件出现气孔、缩孔、残余应力。

8)保证塑件外观质量。 9)较高的生产效率。 10)塑料熔体流动特性。 3.3.1 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体的入口处,它将注射机喷嘴注射出的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中。主流道的形状为圆锥行,以便熔体的流动和开模是主流道泥料的顺利拔出。主流道的尺寸直接影响到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另外,由于其与高温塑料熔体及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因此设计中长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浇口套。

主流道轴线一般位于模具中心线上,与注射机喷嘴轴线重合,型腔也以此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

21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图3-5主流道示意图

主流道的形状和尺寸最先影响着塑料熔体的流动速度及填充时间,必须使熔体的温度降低和压力降最小,且不损害其把塑料熔体输送到最“远”位置的能力。

主流道设计的要点如下:

1)主流道圆锥角α=2°~6°,对流动性差的塑料可取3°~6°,内壁粗糙度为Ra =0.63μm;

2)主流道大端成圆角,半径r=1~3mm,以减小料流转向过度时的阻力; 3)在模具结构允许,主流道应尽可能短,一般小于60mm,过长则会影响熔体的顺利充型;

4)主流道衬套与定模座板采用H7/m6过渡配合,与定位圈的配合采用H9/f9间隙配合;

5)主流道衬套一般选用T8、T10制造,热处理强度为52~56HRC。 3.3.2 分流道的设计

流道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和U形等,如下图所视,圆形和正方形截面流道的比表面积最小(流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值称为比表面积),塑料容体的温度下少,阻力亦小,流道的效率最高。

在保证足够的注射压力使塑料熔体顺利充满型腔的前提下,分流道截面积与长度尽量取小值,分流道转折处应以圆弧过度。

1)避免制件上产生喷射等缺陷(避免喷射有两种方法:a加大浇口截面尺寸,

22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降低熔体流速;b采用冲击型浇口,改善塑料熔体流动状况。)该模具采用方法 。

2)浇口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 3)有利于塑件熔体流动; 4)有利于型腔排气;

5)考虑塑件使用时的载荷状况; 6)减少或避免塑件的熔接痕; 7)考虑分子取向对塑件性能的影响;

8)考虑浇口位置和数目对塑件成型尺寸的影响; 9)防止将型芯或嵌件挤歪变形。

图3-6分流道示意图

分流道直径为6mm。 3.3.3 浇口的设计

由于此次毕业设计课题是基于SolidWorks的移动硬盘外壳的模具设计,移动硬盘不是很大,而且硬盘外壳也比较薄,大致形状区别不是很大。而且对于品牌商来说,他们所制造出来的产品的质量是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模具开模时,能自动拉断浇口,而且浇口的位置可设在塑件的侧面、端面和背面等各隐蔽处,是塑件外壳无浇口痕迹。同时,模具的结构可简单化为单分型面结构。所以我选用扇形浇口设计方案。

扇形浇口是一种逐渐扩大的浇口,有如折扇,是由测浇口变异而来。其浇口

23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沿进料方向逐渐变宽,厚度逐渐变薄,熔体通过约1mm的浇口台阶进入型腔。其结构如图3-7所示。浇口深度根据制品厚度而定,一般取0.25~1.5mm,浇口宽度一般为浇口处型腔宽度的1/4,但最小不得小于8mm。

1)熔体是通过一个逐渐展开的扇形进入型腔的,因此,熔体在横向可得到更均匀的分配,可降低制品的内应力,减少变形。

2)由于熔体是沿横向分散进入型腔,所以流纹和定向效应大为减少。 3)可减少带入空气的可能性,加之型腔排气良好,可避免气体混入熔体中。 扇形浇口由于进料口宽阔,进料通畅,故常用来成型长条,扁平而薄的制品,如盖板、标尺、托盘、板材等。对于流动性不好的塑料,如PC、PSF等,扇形浇口也很能适应。

图3-7扇形浇口示意图

3.3.4 冷料穴的设计

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或处于分流道末端。其作用是捕集料流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塑件质量,开模时又能将主流道的凝料拉出。冷料穴的直径应大于主流道大端直径,长度约为主流道大端直径。

采用带Z形头拉料杆的冷料穴,将其设置在主流道的末端,即起到冷料穴的作用,又兼有开模分型时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拉出留在动模一侧。稍作侧向移动凝

24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料便可以取出的作用。

3.4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3.4.1 合模导向机构的作用

1)定位作用:模具闭合后,保证动定模位置正确,保证型腔的形状和尺寸正确;导向机构在模具装配过程中也起了定位作用,便于装配和调整。

2)导向作用:合模时,首先是导向零件接触,引导动定模或上下模准确闭合,避免型芯先进入型腔造成成型零件损坏。

3)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塑料熔体在充型过程中可能产生单向侧压力,或者由于成型设备精度低的影响,使导柱承受了一定的侧压力,以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若侧压力很大,不能单靠导柱来承担,需增设锥面定位机构。

4)保持机构运动平稳:对于大、中型模具的脱模机构,导向机构有使机构运动灵活平稳的作用。

5)承载作用:当采用脱模板脱模或双分型面模具时,导柱有承受脱模板和型腔板的作用。

3.4.2 导向机构的设计

导柱的设计:

1)该模具采用带头导柱,且不加油槽;

2)导柱的长度必须比凸模端面高度高出6~8mm;

3)为使导柱能顺利地进入导向孔,导柱的端部常做成圆锥形或球形的先导部分;

4)导柱的直径应根据模具尺寸来确定,应保证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该导柱直径由标准模架知为?25;

5)导柱的安装形式,导柱固定部分与模板按H7/m6配合。导柱滑动部分按H7/f6的间隙配合;

6)导柱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

7)导柱应具有坚硬而耐磨的表面,坚韧而不易折断的内芯。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注塑模设计毕业论文(6)在线全文阅读。

注塑模设计毕业论文(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332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