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压盘材料确定
压盘形状一般都比较复杂,而且还要求耐磨、传热性好和具有较理想的摩擦性能,通常由灰铸铁铸成(注意:不能用低碳钢代替铸铁,因为低碳钢表面容易引起擦痕),其金相组织呈珠光体结构,硬度为HB170~227。为了
增加机械刚度,可另外添加少量合金元素(如镍、铁锰合金等)。
3.2.3传动片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传动片在膜片弹簧离合器中,除了要承担发动机的转矩之外,还要依靠其弹性作用使压盘分离。利用传动片来分离压盘,在离合器结构设计上要更简单,但传动片受力情况复杂,传动片的负荷严重,故必须仔细对它进行强度校核。
压盘通过传动片和离合器盖相连而被驱动。根据对传动片的功能要求,将其一段用
16
铆钉固定在压盘上,另一端用铆钉与离合器盖相连,它们沿圆周切向布置,一般布置有3~4组弹性拨片组成。片厚一般为1~1.2mm,保证其既有足够的轴向弹性使压盘容易分离,又有足够的强度不至于弯曲拉压断裂。结构如图4.4和图4.5所示。
初选3组传动片,每组3片,每片厚度1mm,宽18mm,两孔间距l=80mm,孔径d=8mm,圆周切向布置,圆周半径R=110mm,弹性模量E=2.1X105 Mpa。
在布置传动片时要注意,通常情况下(即发动机正向输出转矩)传动片应该受拉力,但是当车轮驱动发动机时,传动片将受压,此时要当心它受压时的压杆稳定性问题。传动片与压盘、离合器连接时的安装高度,一般可如此设计:在离合器彻底分离时,压盘由传动片拉离至极端位置,此时,传动片应处于或接近于非弯曲状态(平直状态,相当于弯曲应力为零)。按照这一设计思想,当离合器在接合状态并传递转矩时,传动片将在弯、拉联合作用下工作,为了对传动片做强度校核,现建立传动片的分析计算模型,如图4.6:
传动片力学分析模型如图4.6(a)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两端为固定端,其中一个固定端又能上下移动,这是一静不定问题。下图按照材料力学的方法来计算传动片及其应力。
若传动片有效长度为l1=l-1.5d (d为螺钉孔直径)设共用i组传动片每组有n片,若设每一传动片的截面惯性矩为JX,则一组n个的传动片的截面总惯
17
性矩为nJX。
由于在实际使用中,只能知道传动片的轴向变形量,而不能直接指导其作用力的大小,故要通过其轴向变形,才能求出其作用力P的大小。为了解这一静不定问题,由变形协调条件可知,传动片两端处的转角θ1=θ2=0°,这样可画出传动片的弯矩图,如图(c)所示。根据材料力学公式y’’=M(x)/EJ,并通过积分最终可得每组传动片的总刚度Kn:
Kn=12EJXn/l13
(4-4)
全部i组传动片合成的总刚度为
K???Kn?12EJXni/l1
3 (4-5)
若知传动片的最大轴向变形为f=fmax,则其弹性恢复力Pmax可由上面的刚度公式导出:
Pmax?12EJXnifmax/l1
3 (4-6)
传动片所受应力可能来自3个方面: 1)
由于轴向变形f引起的力P所产生的弯曲应力1个传动片的抗弯截面模量);
2)
由于传递转矩引起的拉力F作用下的拉应力传动片的截面积);
3)
在F力作用下,由于高低差造成的弯曲应力
Ff。 inWF(式中A为一个inAPl(式中W为2inW压盘传动片上的最大拉力Fmax可按下式计算:
Fmax=TC/2R
(4-7)
一般来说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后备系数1.2<β<2.0,为安全起见,可取
Fmax=Temax/R
max
(4-8)
根据对传动片应力情况的分析,其最大应力σ即
应该是上述3部分的代数和,
18
?max?FfFPl1?maxmax?max 2niWinWinA (4-9)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最大应力值?max除了和传动片的组数i、每组的传动片数n和每片的截面系数W有关外,还和离合器的工作状况有关。下面分别讨论三种极端情况。
1)
离合器彻底分离位置。按照设计要求,在离合器彻底分离时,传动片轴线变形量f=0,故P=0,此时也不传递转矩,故F=0,所以传动片中的应力σ=0。
2)
压盘、膜片弹簧盒离合器盖组装成总成。传动片的轴向变形量最大值f=fmax就发生在压盘和离合器盖组装成总成的时候。此时根据结构布置得尺寸链可初步得到fmax值(没有考虑膜片弹簧变形引起的fmax的略微减小)。由于离合器不传递转矩此时F=0,最大应力由下式决定:
?max?或
Pl1 2niW (4-10)
?max?3fmaxEhl12 (4-11)
式中,h为传动片厚;E为材料弹性模量。 3)
离合器传递转矩切摩擦片磨损到极限。此时,虽然传动片的轴向变形量fmax 已经较上述fmax小,但传动片受力传扭,其应力最为复杂并可有两种情况:正向驱动和反向驱动。
若统一按公式Fmax=Temax/R,则正向驱动应力公式为
?max?3fmaxEhl12?6TemaxfmaxinRbh2?Temax inRbh (4-12)
反向驱动应力公式为
?max?3fmaxEhl12?6TemaxfmaxinRbh2?Temax inRbh (4-13)
由以上分析,传动片有效长度l1=l-1.5d=80-1.5*8=68mm。
19
12?2.1?105?18?3?3传动片弯曲总刚度K?=MN/m=0.108MN/m
12?683?1000根据上述分析,计算一下三种情况的最大驱动应力以及传动片的最小分离力。
(1) 彻底分离时,按设计要求,f=0,Te=0,可知σ=0。
(2) 离合器和压盘组装成盖总成时,Te=o,fmax=6.64mm(见后关于膜片
弹簧工作点选取的讨论),其最大应力:
?max3?6.64?2.1?105?1?=904.7MPa 268(3) 离合器传扭时,分正向驱动(发动机→车轮)与反向驱动(车轮
→发动机),fmax出现在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到极限状况,通过分析可知fmax=4mm(见后关于膜片弹簧工作点选取的讨论)。 a) 正向驱动
?max3?4?2.1?105?16?392?4?1000392?1000=39.1MPa ???6823?3?110?18?123?3?110?18?1b) 反向驱动
?max3?4?2.1?105?16?392?4?1000392?1000???=1050.9MPa 223?3?110?18?1683?3?110?18?1可见压盘与离合器盖组装成总成时最危险,由于计算载荷时比较保守,明显偏大,因此传动片的许用极限可取其屈服极限。鉴于上述传动片的应力状况,应选用80号钢。
(4)传动片的最小恢复力(弹性恢复力)F弹发生在新装离合器的时候,从动盘尚未磨损,离合器在结合状态下的弹性弯曲变形量此时最小,根据膜片弹簧工作点的选取,f=2.0mm。
弯曲总刚度K?=0.108MN/m
所以F弹=K?f=0.108?106?2/1000=216N 认为符合要求。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