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A项“涸”应读作“h?”;C项“当”应读作“düng”;D项“称”应读作“chan”。 10.【答案】B
【解析】A项“隘”应为“ài”;C项“拙”应为“zhuō”;D项“滂”应为“püng”。
成语中考题型训练(一)
1.【答案】C
【解析】C头晕目眩:意思是头脑发昏,眼睛发花,用来形容激动不合适。 2.【答案】C
【解析】C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答案】D
【解析】D乐此不疲:指因热爱某事而不觉疲倦,用在此处不当。 4.【答案】B
【解析】B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不能用来形容人的表情。 5.【答案】C
【解析】C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6.【答案】C
【解析】C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7.【答案】D
【解析】D不可磨灭:指言论事迹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8.【答案】A
【解析】A雨后春笋: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词。不能用来修饰垃圾食品厂增长速度快。 9.【答案】C
【解析】C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10.【答案】A
【解析】A深居简出:指常待在家里,很少出门。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11.【答案】A
【解析】A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不能用来形容儿子和父亲长得像。 12.【答案】C
【解析】C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13.【答案】C
【解析】C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得惊人。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14.【答案】D 【解析】D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这个句子错在望文生义,这里可改为“设身处地”。 15.【答案】A
【解析】A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能用来形容天气变化多端。这里可改为“变化多端”。
成语中考题型训练(二)
1.【答案】B
【解析】B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不合语境。 2.【答案】A
【解析】A前仆后继:意思是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不合语境。 3.【答案】A
6
【解析】A心安理得:意思是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不合语境,可改为“心平气和”。 4.【答案】C
【解析】C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山和水。 5.【答案】C
【解析】C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秦桧。 6.【答案】D
【解析】D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句中误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7.【答案】C
【解析】C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解为“一个人都没有”。 8.【答案】B
【解析】B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不能用于同学之间。 9.【答案】B
【解析】B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不合语境。 10.【答案】B
【解析】B变本加厉:贬义词,不符合此句的感情色彩,可改为“再接再厉”。 11.【答案】B
【解析】B看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贬义词。不能理解为看风向驾船。 12.【答案】A
【解析】A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用在此处属于大词小用。 13.【答案】B
【解析】B长吁短叹:形容很发愁的样子,多用于不如意的时候。不能用来指心情激动。 14.【答案】D
【解析】D不刊之论:指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很精当,无懈可击。不能理解为不能发表。 15.【答案】B
【解析】B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候,与句中十七八岁矛盾。
成语中考题型训练(三)
1.【答案】B
【解析】B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有轻视的意思。不符合语境,可改为“微不足道”。 2.【答案】B
【解析】B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此处可改为“随声附和”。 3.【答案】C
【解析】C萍水相逢: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老同学不是互不相识的人。 4.【答案】B
【解析】B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与例句意思相反,可改为“事半功倍”。 5.【答案】B
【解析】B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与B项语境不符。 6.【答案】B
【解析】B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不以用来形容修车师傅水平高。
7.【答案】A
7
【解析】A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该词只能用于自己。 8.【答案】A
【解析】A肝脑涂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例句望文生义。 9.【答案】A
【解析】A稍纵即逝:形容机会和时间很容易失去,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10.【答案】A
【解析】A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不合语境,可改为“不负众望”。 11.【答案】D
【解析】D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不能用来形容敬佩。 12.【答案】A
【解析】A万恶不赦:指罪恶多端,不可饶恕。偷东西算不上万恶不赦,用在这里程度太重。
成语中考题型训练(四)
1.【答案】D
【解析】D项错误。“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用在重回母校的学子身上显然是不恰当的。
2.【答案】C
【解析】C项有误,“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C项是说语文课只讲了一部分,没完成预定目标,显然与语境不符。 3.【答案】D
【解析】D项有误,“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4.【答案】A
【解析】A项有误,“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本句本应表达骄傲之意,此词不恰当,可改为“趾高气扬”。 5.【答案】A
【解析】A项有误,“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在这里,同桌的学问未必比自己低,地位、辈分是平等的,所以使用有误。 6.【答案】C
【解析】C项有误,根据句意可知该处应使用褒义词,而“歇斯底里”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
7.【答案】A
【解析】A项有误,“别具匠心”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别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用在此处不恰当。 8.【答案】B
【解析】B项有误,“怀古伤今”指追念古代的人和事,为现在的人和事而万分感伤,而根据本句的语境可知大家是为这三年时光的流逝而感伤,算不上“怀古伤今”。 9.【答案】B
【解析】B项有误,“鸡犬不宁”是贬义词,形容搅扰得很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而根据句子的语境,这里应该用赞美风景优美的褒义词,可见“鸡犬不宁”用在这里不当。 10.【答案】D
【解析】D项有误,“一代天骄”是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在这里说大学生们是“一代天骄”言过其实,不恰当。 11.【答案】C
8
【解析】C项有误,“逢场作戏”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喻随便应酬,像演戏一样,并不认真对待(含贬义)。这里根据语境可以用“随机应变”。 12.【答案】C
【解析】C项有误,“门庭若市”指门庭如同闹市,形容登门求见者甚多,用在这里不合句意。
13.【答案】A
【解析】A项错把“开卷有益”的意思理解为“答题时可以自由查阅有关资料的一种考试方法”,而“开卷有益”的正确意思是:读书总有好处。可见A项运用有误。 14.【答案】C
【解析】C项有误,“锋芒毕露”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在外面,多指好表现自己,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15.【答案】B
【解析】B项有误,“文不加点”的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16.【答案】C
【解析】C项有误,“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是褒义词。而根据语境,这里应该用一个贬义词,所以“苦心孤诣”用词不当。
2013年各地中考成语题汇编
1.【答案】A
【解析】A项“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有人为的意思,原句语境写的是天然石林,不是人工建造的,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2.【答案】C
【解析】A项“见异思迁”的意思是“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义词,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对。B项“气势汹汹”,“形容人的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此处用错对象。D项“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此处和“后果”语义重复。 3.【答案】B 【解析】B项“叱咤风云”意思是“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多用于形容人物有重大影响力。 4.【答案】C 【解析】“百废俱兴”意思是“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用在灾后的重建不合语境。 5.【答案】D 【解析】“沧海桑田”的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6.【答案】D 【解析】“吹毛求疵”意思为“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贬义词,用在此处属于感情色彩误用。
7.【答案】C 【解析】“宾至如归”的意思是:客人到了这里就像到了家一样,形容旅馆、饭店招待周到。用在此处属于对象误用。 8.【答案】D
【解析】D项“天伦之乐”,指家人团聚亲密相处的乐趣,此处用错对象。 9.【答案】C
9
【解析】“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用在此处和“常常”自相矛盾。 10.【答案】B
【解析】A项中“洗耳恭听”的意思是“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此处不合语境;C项“五光十色”的意思是“形容色泽绚丽,种类繁多。”此处形容中学生的生活属对象误用;D项“络绎不绝”的意思是“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病句专项训练(一)
1.【答案】C
【解析】应该删去“由于”或者“导致”,这样句子才不会缺主语。 2.【答案】A
【解析】B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措施”等。C项,否定不当,把句意弄反了,应删去第二个“不”。D项,一面对两面。 3.【答案】A
【解析】B项,成分赘余,删去“大概”或“几”。C项,动宾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在“放下”后加“对”。 4.【答案】D
【解析】A项“鼓山”与“季节”主宾搭配不当,将“鼓山”与“夏天”调换。B项语序不当,将“继承”和“发扬”调换顺序。C项缺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5.【答案】D
【解析】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6.【答案】A
【解析】B项句式杂糅,应把“英雄事迹”改为“英雄人物”,删掉“感人至深”。C项应删掉“是”,在“市民”后加“的”。D项两面对一面,造成前后搭配不当,删掉“是否”。 7.【答案】D
【解析】D项“整整”与“左右”前后矛盾,应删掉其中一个。 8.【答案】B
【解析】A项“不断”与“继续”语意重复,应删去一个。C项动宾搭配不当,将“获得”改为“参加”,或把“比赛”改为“冠军”。D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将“能否”去掉。 9.【答案】D
【解析】D项“刚刚”和“最新”语意重复,删掉“最新”。 10.【答案】C
【解析】A项缺少宾语,应在“保护”后添加“意识”。B项一面对两面,造成前后搭配不当,将“是否”改为“的”。D项“在心里”与“由衷”语意重复,应删掉其中一个。 11.【答案】B
【解析】A项“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在“很大的”后添加“改变和”。C项缺主语,删掉“通过”或“使”。D项关联词运用不当,应把“只有”改为“只要”。 12.【答案】A
【解析】B项主客颠倒,“这部电影对我很熟悉”应改为“我对这部电影很熟悉”。C项主宾搭配不当,删掉“的检验工作”,把“优胜单位”改为“优秀车间”。D项关联词“由于”赘余,应删掉。 13.【答案】C
【解析】A项句式杂糅,后半句改为“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或“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是可想而知的”。B项修饰语“心声”与中心语“呼声”搭配不当,应将“心声”改为“心灵”。D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删掉“能否”。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领跑语文深圳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