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酌辩证关系原理 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1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 A )

A、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D.矛盾的同—性是有条件的 113.普遍矛盾是指( A )

A.同类事物所共有的矛盾 B.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 c.处处有矛盾 D.时时有矛盾 114.特殊矛盾是指( C )

A,内部矛盾 B.不规定事物和过程基本性质的矛盾 c,各个具体事物所特有的矛盾 D.外部矛盾

115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C )

A.矛盾的主要方面 B.对抗性矛盾 c.主要矛盾 D.内部矛盾 116.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B )

A.贯穿于事物和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的本质的方面 B.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c.事物的本质方面 D.矛盾双方中的否定方面 1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姓的相互联结表现在( B )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体现着普遍性 c.特殊性是普遍性的部分 D.普遍性决定特殊性 11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B )

A、折衷主义 B.辩证法观点c.矛盾调和论 D.机械唯物论 119.“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是典型的( C )

A、重点论 B.两点论 c.一点论 D.均衡论 120、“麻雀虽小五脏皆全”、 “窥一斑而知全豹”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 )

A.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个别中包含着一般

c.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两点论,反对均衡论 12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 C )

A.源泉和动力 B.基本形式和状态 C.方向和道路 D.不同趋势或趋向 122.把肯定和否定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是( A )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16

123.所谓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 A )

A.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发展的方面 c.事物中积极的方面 D.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124.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肯定方面是( B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 D.封建残余势力 125.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 A )

A.量变状态 B.质变状态 c、绝对静止状态 D.非爆发式飞跃状态 126.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做到“推陈出新”批判地继承。这种观点符合( C )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 c.辩证的否定原理 D.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127.把一切运动变化看成是简单的周而复始.否认事物的前进性、上升性趋势的观点是(A )A、循环论 B、直线论 c.教条主义 D.相对主义

128.辩证的否定即扬弃的含义是( C )

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B.全盘抛弃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D.旧事物永无止境地被新事物否定 12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 B)

A.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B.前进的上升运动 c.向过去的复归 D.量变引起质变

130.在植物界中,“种子—植株—种子”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47.事物的本质是( A )

A,相对稳定的 B、易逝多变的 c.丰富生动的 D.不可捉摸的 148.假象是指( C )

A.同事物的本质相一致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事物的本质相反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联系的现象 131.现象是事物的( A )

A.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B.外部结构和表现方式 c.内部各要素的总和 D.发展中的不确定趋势 132.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揭示了( C )

17

A.“在此之后”就是“因此之故” B.事物前后相继的时间顺序性

c.普遍联系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D.事物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关系 133、事物发展中具有必然性趋势的原因在于( A)

A.事物的根本矛盾 B.事物的非根本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内部的对立和差异 134.现实性这个范畴是指( D )

A.个别事实和个别现象的存在 B.包含在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综合 D.客观实在的事物及其种种联系的综合

135.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人们常看到的现象,似乎太阳是绕着地球旋转的,而实际上,地球和其他行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这一事例说明( B )

A.现象和本质是没有联系的

B.本质蕴藏于事物的内部,是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要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C.现象不表现本质 D.现象总是歪曲地、颠倒地表现本质

136.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C )

A.事物的表现形式和本质只有对立,没有统一B.现象和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c.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D.科学研究总是从现象的反面去看本质

137.恩格斯说:“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这句话的含义是( C )

A.原因和结果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B.在因果联系的一个环节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既可以前因后果.也可以前果后因

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AB)

A. 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 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E.前者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后者是人生的意义 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BC)

18

B.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怎样的问 E.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3.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ABCDE )

A. 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 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E.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 4.哲学的民族性是指(ABCD )

A. 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中心 B.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 C.不同民族的哲学有不同的哲学价值目标

D.不同民族的哲学使用的哲学范畴、表述方式不同 E.不同民族的哲学之间没有任何共性 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CD)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6.在下列合法中,属于唯心主义现.点的有(AB)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 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7. 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原因是( ABCE )

A. 片面地理解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未能科学地说明意识的起源 C.否认了意识能动作用 D.由于唯心主义的狡猾和诡辩 E.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 AD )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现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因为( BCDE )

A.它是“科学之科学” B.它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19

C.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D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现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 10.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他们( BCE )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天才 E.承认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11.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 BD )

A. 可以直接感知的实物 B.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C.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

D.对许多不同的、可以感知的事物从其共同属性来把握 E.具体的事物和现象

12.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 BDE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物质的存在方式 C.思维领域以外的一切变化 D.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E.物质的根本属性 1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BCE)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认为物质的一般 C.不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E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14.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是与( ACE )

A. 社会实践水平相联系 B.阶级斗争形式相联系 C.科学技术水平相联系 D.地理环境优劣根联系 E.哲学发展水平相联系 15.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歧在于主张( BCD )

A. 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 E. 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还是没有同一性

16.“风定花此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BC )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680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