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A、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原理 B、质量互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C、内外因的的辨证关系原理 D、可能与现实的辨证关系原理。 6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 )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63、“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C )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64、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 B )

A、事物的度决定的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C、事物外部矛盾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决定的 65、事物的质变是指( D )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性质的变化 66、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指( C )

A、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 B、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C、质变依赖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67、事物的任何一点量变都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这是( C )

A、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绝对化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8、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指( B )

A、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B、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非根本属性发生了变化 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增减 69、质和量的关系是( D )

A、内在根据和外部表现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在度的范围内相互规定的关系 70、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C )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变化

11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71、辨证的否定是( A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

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72、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根据在于(D)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D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73、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74“是就是是,否就是否,除此之外全是鬼话”的说法属于(B )

A、相对主义否定观 B、形而上学否定观 C、折衷主义否定观 D、形式主义否定观 7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D )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76、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D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77、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 D)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78、下列说法属于可能性的是( A )

A、大海捞针 B、水中捞月 C、石头变小鸡 D、制造永动机 7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 A )

A、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B、事物自身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C、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D事物内部所包含的肯定方面 80、判断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主要依据它们之间是否是( C )

A、同时发生的 B、前后相继的 C、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D、根本和非根本的关系 8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 D )

12

A.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B.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C.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D.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科学。 82、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 B )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83、所谓联系是指( A )

A.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B.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c.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联结、相互贯通 D.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 84、条件是指( D )

A.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为各种要素或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B.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c.事物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范围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其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85、将普遍联系歪曲成“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 B )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辩证法 D.庸俗唯物主义 8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寓言故事体现了( A)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D事物都是对立面统—的观点 87.“喜鹊报喜,乌鸦报丧”。这是( C )

A.古代的朴素辩证法 B.符合事物普通联系的原理 c.主观臆造的联系 D.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88.所谓过程是指( B )

A.宇宙中的一切运动和变化 B.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c.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D.事物的波浪式前进 89.唯物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 A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c.事物的绝对运动 D、条件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90.所谓新事物是指( D )

A.新出现的事物 B.正在运动变化的事物 c.在矛盾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事物

13

D.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进步的、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东西 91.所谓旧事物是指( B )

A.过去了的事办物 B.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c.静止不动的事物 D.正在发生变异的事物 92.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C )

A.出现时间的早晚 B.是否正在发生变化

C.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是否存在矛盾 9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D )

A.联系和发展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9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命(C)题

A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 c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95.任何事物都是( A )

A.质和量的统一 B.主体和客体的统一c.客观与主观的统— D.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96.事物质的规定性是指( D )

A.事物中的基本成分 B.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规定性 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它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 97.所谓属性就是指( A )

A.一事物和它事物相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B.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事物得以保持自身不变的一种界限

D.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98.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C)

A.人们主观确定的 B.可以脱离事物而存在的 C事物本身固有的 D只有在人们认识到时才具有的 99.事物发展的状态是( C )

A.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质和量的统一 100.庸俗进化论在哲学上是( A )

A.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4

101.19世纪生物学上的“激变论”观点在哲学上是( B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102.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这是事物之间( B )

A.量的差别的表现 B.质的差别的表现c,由量变而引起的表现 D.条件差别的表现 103.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是( B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04.所谓矛盾是指( A)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的关系

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D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0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D)

A.绝对性和相对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c.前进性和曲折性 D.同一性和斗争性 10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 C )

A.相同性 B.对立性 c.相互吸引的性质 D.相互排斥的性质 107.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 D )

A.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斗争性可以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C、斗争性是普遍存在的 D.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10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C)

A.事物是绝对不变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D.外因对事物的变化不起作用 109.“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体现了( D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 D.矛盾—方以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 11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是( B )

A.事物的相互制约 B.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的结果 c.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D.对旧事物的不断否定

111.我党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及“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D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680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