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 B )。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C.提供了普遍使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
1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5.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E.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德国古典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空想社会主义
2
3.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是( BCD )。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E.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英国的经验论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 5.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C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托马斯·莫尔 6.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E.沙尔·傅立叶 7.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唯心史观
8.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E.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9.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E.哪些是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
3
1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BE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E.科学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
4
A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4.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 A )。
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6.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 ( D )。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7.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 C )。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8.我国的古人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表达了( D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 B )。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10.“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C )。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C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2、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D )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