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政治学笔记 BNUZer 专用(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动。”1949年德国基本法规定“各政党建立是自由的。”

? 2. 关于政党的组织原则:1958年法国宪法第4条规定:各政党应遵守国家主权原则

和民主原则。德国基本法第21条规定:政党的内部组织必须符合民主原则。

? 3. 关于政党的作用:1958年法国宪法第4条规定:各政党和政治团体协助选举表达

意见。1948年意大利新宪法第49条规定:政党是为了确定国家政策方面以民主方式进行合作。德国基本法第21条规定:各政党应互相协作以实现国民的政治愿望。 (二)政党的作用

? 1. 反映和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

? 首先,作为政治利益的代表者,正当需要反映和表达其所代表的比较广泛的政治阶

级和团体的需要。

? 其次,作为利益聚合者,政党聚合的是众多利益集团联盟或阶层的利益,通常是全

局性的利益。

? 2.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组织竞选以获取或参加国家政权。

? 首先,为实现获取或维护国家政权的目的,政党不仅需要为选民提供政策选择和治

国方案,还必须提供本党执政人员。

? 其次,政党必须通过赢得选举获取或参与政权。 3. 执掌国家政权,影响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

? 首先,政党通过选举活的议席,通过立法程序将本党纲领和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 ? 议会党团一般指议会中通常由同一政党议员组成,以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动

为目的的政党机构。议会党团的主要职能:参加选举议长,选举或分配各常设委员会委员,协助议长确定议事日程,研究本党议员的投票立场以及统一本党议员的行动等。

? 其次,通过选举获得行政组阁权,使本党骨干担任政府部长或要职,忠实地执行党

的政策和主张。

? 第三,间接影响国家司法权力,维护政党的统治利益。 三、政党制度

? 一)政党制度的涵义

? 政党制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 广义政党制度: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包括国家对政党的政

治地位、活动规范和执政参政的法律规定,事实上形成的政党执政参政方式、党际关系、党团关系,政党自身的组织原则和组织体系等。

? 狭义政党制度: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合法方式,包括一党制、两党

制、多党制。

(二)政党制度的分类

? 按照一国较长时期内执政党的数目划分可以把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分为一党制、两

党制、多党制。

? 一党制:中国、朝鲜、前苏联1955—1993年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政 ? 两党制:英国(工党和保守党)、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

? 多党制:法国(社会党、共产党;保卫共和联盟、民主联盟;国民阵线或民族阵线) ?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绿党) ? 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社会党、左翼民主党或共产党、社会运动、自由党等) (三)一党制及其比较分析

? 概念: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较长时间内由一个政党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从执政党

与其他政党的关系来看,一党制可以分为一党独裁制和一党多元制。

? 1. 专制的一党制或独裁的一党制

? 专制的一党制是指一国法律只允许一个政党合法存在和执政,或者执政党宣布其他

政党的存在非法并予以取缔或迫使其开展地下活动。 (1)法西斯一党制 ? 特点:

? 第一,法西斯党通过颁布非常法令或采取其他强制性手段,禁止其他政党活动,或

者采取吞并、解散其他政党,从而是其他政党转入地下或流亡国外。

? 第二,实行党政合一或者以党代政,即党的机构和国家机构合二为一,或者党的机

构替代国家机构行使权力,党的领袖兼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 (2) 亚非拉国家的一党制

二战以后,亚非拉许多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了恢复国内秩序发展经济,许多国家实行了一党制,从而确保了国内政局的稳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90%以上的国家实现了从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转变。 2. 民主的一党制或一党独大

? 民主的一党制是指国内有多个政党合法存在并允许各政党合法竞争,但实际上只有

一个政党能单独执政,其他政党无力与之竞争和分享政权的政党制度形式。 (1)日本的一党多元制

? 二战后,日本成立了自由党和民主党两个保守党,1955年在财界的要求下,两党合

并成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1955—1993年,自民党垄断政坛38年。在此期间,日本社会党、共产党等革新势力和公明党等中间势力长期处于在野状态。

? 一党独大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的政局,为日本的重新崛起打下基础,但难以

抑制腐败。

? 当前日本政坛上活跃的政党主要包括:自民党(1955)、民主党(1998)、公明党(1964)、

共产党(1922)、社会民主党(1945)、保守党(2000)。 ? 目前日本政党的特点:

? 第一,自民党单独组阁的时代大势已去。

? 第二,随着1993年日本选举制度的改革,日本政党加快了联合进程,各政党开始组

成政党联盟。

? 第三,政党体制呈现明显的过渡性。 (四)两党制及其比较分析

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两个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组织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政党制度。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主要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自由党和保守党或进步保守党)、澳大利亚(工党和自由党)等国家。 两党制的特点:

1. 两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长期居统治地位,都具有单独执政的实力,其他政党无法与之竞争。

? 2.两大政党势均力敌,轮流执政。

? 3.两大政党通常是一党执政,一党在野,相互攻击,相互挑剔。

? 4.定期的议会和总统选举为两大政党和平交接权力提供了合法的途径。 1.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和演变

? 两党制最早产生于英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两党制的萌芽时期:17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

? 17世纪中期,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在议会内部形成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

政治派别。1679年,议会就詹姆斯公爵(后来的詹姆斯二世 )王位继承权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反对詹姆斯公爵有王位继承权的议员们被政敌斥为辉格(Whig,苏格兰强盗),赞成詹姆斯公爵有王位继承权的议员们则被对方骂作托利(Tory,爱尔兰信仰天主教的歹徒)。以后两派逐渐以此自称,形成两个政治派别。辉格党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主张限制主权,提高议会权力;托利党代表地主贵族利益,维护君主特权。

1688年,两党由于一致反对詹姆斯二世而走向合作,共同以政变方式发动“光荣革命”。辉格党在政变中起了主要作用,政变后成为执政党。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托利党人成分逐步发生变化,辉格党内的部分土地贵族、银行家、军火商和官僚政客加入托利党,使该党实力增强,而辉格党因其分裂逐步丧失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第二阶段:两党制的形成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1832年选举改革以后,扩大了普选权。为争夺选民,获取议会多数,两党竞相发展自己的议会外组织,建立选区协会,作为竞选机构。随着议会和两党制的确立及发展,两党在19世纪中叶都成为有严密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全国性政党。 第三阶段是现代英国新的两党制确立时期:20世纪初至今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被垄断资本主义代替后,保守党逐步由土地贵族的党变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党。与此同时,自由党逐步衰落,该党主张的自由贸易政策使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大批工业资本家转向保守党。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工党崛起。从此开始了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的历史。

英国两党制的特点: ? 英国两党制的特点:

? 第一,两党议会内党组织均由领袖和议会党团组成,是党的领导和决策机关。 ? 第二,两党议会外党组织均由中央事务机构和选区基层党组织组成,主要为议会内

党组织服务,执行议会内党组织的方针和政策。

? 第三,由于受单一制、议会内阁制和不严格的分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英国两党组

织较为严密,权力比较集中,有较为严格的党纪约束。 2.美国的两党制

? (1)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两党制的萌芽阶段(1787-1824年)

? 1787年围绕宪法形成以汉密尔顿联邦党人和以杰佛逊为首的反联邦党人。后来杰佛

逊的支持者们自称民主共和党人,1800年杰佛逊当选总统,联邦党日渐衰落。1816年大选失败后退出政治舞台。直到19世纪20年代民主共和党成为唯一执政党。 第二阶段:两党制形成阶段(1828-内战前夕)

? 1828年大选,民主共和党分裂为民主党和国民共和党,国民共和党于1834年改称

辉格党。两党都逐步建立了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由此提名总统候选人,此外还建立了全国和州的党代会,这标志着两党制初步形成。民主党和辉格党开始轮流执政。 第三阶段:内战结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内战前夕两党发生演化,北部辉格党和北部民主党联合组成共和党,南方辉格党和南方民主党组成民主党。两党制格局最终形成。1874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创作了一幅政治漫画,用驴表示民主党,用象表示共和党。从此,驴和象便成了两党的标志。每当大选之年,两党分别以这两种动物作为自己的党徽进行竞选,故被世人称为\驴、象之争\。

(2)美国两党制的表现形式

? 第一,不存在执政党与在野党的严格区分,一般以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为执政

党,失败者为在野党或者反对党。国会议员选举与此无关。

? 第二,政府的组成不决定于政党在国会中议席得多少,而是取决于总统的选举,但

部长等高级官员的任命需参议院批准通过。

? 第三,政府更迭不取决于国会选举,而决定于总统选举。 ? 第四,两党壁垒并不森严,两党的社会基础没有明显的差异。 (五)多党制及其比较分析

? 多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权,多党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

与一党制相比,多党制有以下特点:

? 第一,由于选举中多党角逐,无一政党能具备单独长期执政的实力,因此通常由几

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执政。

? 第二,多党制通常是实行比例代表制,有利于多党联合轮流执政。

? 第三,在多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下,一旦某一政党退出执政联盟,容易导致内阁倒台,

若政党分歧较大,容易造成政权频繁更迭。 1.多党制的基本类型:

? (1)左右两翼政党或政党联盟主导型多党制

? 这种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之内存在数目众多的政党,并且各政党都不具备单独执政

的实力,为了赢得选举,各政党往往以左右两翼政党为基础形成阵营分明的政党联盟,由两大政党联盟轮流执政或者由两大政党联合独立的第三党轮流执政。

? 法国属于典型的左右两翼政党联盟主导型多党制。1986年和1993年法国出现左右

共治的局面,即左派的总统和右派的议会、总理共存的局面。

? 德国也是典型的左右两翼政党主导型多党制,基民盟/基社盟 、社民党、自由党、

绿党等。

德国多党制长期稳定的主要原因:

第一,有比较完备的法律规范政党行为。 ? 第二,比例代表制和符合选区制相结合的选举制度以及进入议会5%的门槛条款把较

小的政党排斥出议会体制。

? 第三,议会共和制政体使执政联盟不仅控制政府,而且占据议会多数席位,这种体

制有利于维持政局稳定。

? 第四,各执政联盟在主要问题上看法趋于一致,政策较为稳定。 (2) 粉碎化的多党体制

? 是指国内多个政党势均力敌,无一政党能在选举中长期保持绝对优势,因此,往往

由其中某一大党联合不固定的小党联合执政或者由选举中胜出的多个政党结成不稳定的政党联盟联合执政。

? 大多数欧洲国家实行这样的政党制度。典型的意大利。 二战后意大利政党制度的特点:

? 第一,政府更迭频繁。1945年-1997年的55届政府中,每届政府的平均寿命只有10

个月,其中最长者2年,最短者9天。 ? 第二,组阁难,执政更难。

? 第三,政局比较稳定。原因:法律较为健全,天民党长期处于多党联合政府的主导

地位,即使政府更迭也不会造成政策较大变动。 (六)当代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 ? 1. 一党多元制逐渐式微。

? ? ? ?

2. 在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多党逐步联合并向两翼集结的趋势增强。 3. 政党的某些传统功能有所消弱

(1)西方国家的政党的阶级界限日益模糊,主要的政策存在着趋同的趋势。

(2)现代传媒的兴起,政党在选举中的作用在下降。典型的标志是西方各国出现了独立候选人。

? 尽管如此,政党制度依然是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支柱。 叁、选举制度

一、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原则 ? (一)选举制度的概念

? 选举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

则、程序与方法,是各种选举法律规则的总称。

? 选举制度古已有之,现代选举制度是随着“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思想的传播以及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兴起的。在当代西方国家,选举制度已经成为立法机关和政府合法存在的重要依据,成为表达和诉诸民意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 可以说,现代选举制度形于英,成于美,定于民。

? 1430和1445年的英国立法规定,平民院在各地区的选举人资格应当是长期居住,

并拥有年收入不少于40先令的自由土地占有者,被选举人则只能是骑士以上的士绅。市民代表的候选人必须拥有一定的财产以及定期缴纳一定限额的税,这成为现代选举制度的萌芽。

? 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选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 此后,西方国家选举制度逐渐克服各种弊端,不断得到完善。直到20世纪70年代

以后,各国的选举制度把选举人的年龄下调为18周岁。 ? (二)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选举制度存在很大局限性,如选举产生的议会代表不具有

普遍的代表性,选举方式不合理,广大民众被排斥在选举制度之外等问题。随着民主政治实践的深入,选举制度逐步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些列重要的选举原则。 ? 1. 普遍选举权原则

? 普遍选举权原则是指每个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人都拥有选举和被选

举的权利。

? 这条原则是针对资本主义初期普遍存在的有限选举权提出来的。当时西方国家选举

法存在对选民资格的限制性规定,其中最重要的是财产限制、

? 性别限制、受教育程度限制以及种族限制等,财产限制是最根本的限制。

? 1711年英国立法规定,议会当选议员必须是每年拥有300-600英镑的土地收入或不

动产,并且年满21周岁的男性白种纳税人。据统计,但是符合条件的选民仅占全国成年男子的5%。

? 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主制的惯性促使民众展开持续不断的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 1832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选举制度改革,部分的取消对财产的限制,把选民人数扩

大为成年男子的1/7。1836-1848年英国爆发了工人“宪章运动”,提出普选权的口号。1867年,英国再次进行选举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对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规定凡在城市居住并有能力缴纳直接税或者一年内可支付10英镑以上房租者拥有选举权。从而使英国选民人数扩大到全国总人口的1/10,达到250万人。1884年英国再次进行选举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对选民的资格要求,是选民人数扩大到约500万人。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再一次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限制,使全国绝大部分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获得选举权,同时规定年满30周岁拥有(或其丈夫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政治学笔记 BNUZer 专用(4)在线全文阅读。

政治学笔记 BNUZer 专用(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6794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