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教科书
9.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以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设计的课程结构是( ) A、 潜在课程 B、 分科课程 C、 活动课程 D、 综合课程
10.目前,中小学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班级授课制 B、 个别授课制 C、 分组授课制 D、 单元授课制
11.《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与以下哪一原则的精神符合(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2.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对象应当面向( ) A、 问题学生 B、 优秀学生 C、 每位学生 D、 个别学生
13.中学教学工作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部分是 ( ) A、 备课 B、 上课 C、 布置作业 D、 评定成绩
14.教学策略不是“万金油”式的“教学处方”,不存在一个包揽一切的大而全的教学策略,同一策略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策略也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这些都充分说明教学策略具有( ) A、 综合性 B、 可操作性 C、 层次性 D、 灵活性
15.“私德教育”的核心是( ) A、 家庭美德教育 B、 尊老爱幼教育 C、 做人处事教育 D、 交往礼仪教育
16.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校 ( ) A、 德育方法与内容的矛盾 B、 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 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D、 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
17.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管理学家( )
A、 泰勒 B、 法约尔 C、 德鲁克 D、 巴纳德
18.“按照一定标准对被评价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结性的等第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评价方法( ) A、 等第法 B、 操行品语法
C、 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 模糊综合测评法
19.技能领域的学习包括( ) A、 活动技能和智力技能 B、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C、 认知技能和活动技能 D、 认知技能和智力技能
20.难以充分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制 B、 班级教学制 C、 分组教学制 D、 能力分组制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品质的基本要求包括:教育________和教育教学能力。
2. _____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3.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_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既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儿童的发展。
4.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通过新教师的辅导和在职教师的________两条途径来实现的。
5.课程标准在目标的陈述上,应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____________,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7.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有以下几个不同阶段:引起___________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运用知识。
8.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_______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9.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德育_________;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10.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___________,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11.学习评价也称学力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其学习________所进行的评价。 12.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____________”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13.教育不管是具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都是__________的培养人的活动。
14.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__________。
15.《学记》中提出的“建国君民,__________”,正确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6.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三个主要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__________。
17.内发论者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__________,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所决定的。
18.《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倡的体现儿童权利主体地位的四大原则分别是儿童利益最大原则、__________原则、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及无歧视原则。
19.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专门为培养未来的__________而设计。
20.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将教学的过程分为明了、__________、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了哪些共同发展的趋势?
2.初中生处于人生理发育的第几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呈现出哪些特点? 3.我国哪一部法律对学生应尽的法律义务做了专门规定,学生应尽的法律义务有哪些? 4.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应注意哪些要求? 5.何谓说服法,运用该方法要注意哪些要求?
6.几十名学生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班集体吗?班集体的形成有哪些基本标志? 四、论述题(10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义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体到学生素质培养和发展方面,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请予以分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99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
1.A 2.C 3.D 4.A 5.B 6.D 7.A 8.B 9.D 10.A 11.B 12.C 13.B 14.D 15.A 16.C 17.C 18.A 19.B 20.B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甘肃省2009年10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心理学(中学组)试卷(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