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一题一构的教研模式,提高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基于问题的研讨是有效的研讨。如,在英语教学中,汪茜老师对如何开课能够有效和吸引学生进行了研究。一次次的作课研究,使汪老师找到了最好的开课方法。 3.课堂案例
针对某一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如针对语文课《听听,秋的声音》这堂课,课题组对仿写秋的声音这个环节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仿写的环节应由浅入深、由扶到放,这样才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老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达成了教学目标。 4.网络博客交流
我校教师2006年10月开始撰写博客日志,到2010年10月课题结题阶段,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类日志,至今四年有余。撰写教学反思的博客日志已经成为学校教学任务和课题要求之一。学校要求45岁以下的老师必须在教育在线建立博客,每月发表两篇文章,其中一篇必须是教学反思,5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每月撰写一篇反思。每学期对教师博客进行检查和评比。至今,51名教师建立博客,全校教师撰写各类博客日志共1000余篇,其中教学反思类文章500余篇。撰写博客最多的老师现在博客日志已经达到350余篇。教师从不愿意写,到做硬性规定变成自觉行为,体现教学教学反思理念的进步。 5.行动研究
课题组运用行动研究方法,根据教师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由各科教师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如,语文课题组在教学过
程中发现,学生练笔的形式很单一,学生写作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就集体备课,研讨练笔形式,总结出仿写、改写、续写、日记等练笔形式,并把这些练笔形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练习一段时间后,语文教师在集体研讨,总结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再提出改进措施,进行训练。这一长期坚持,反复研究,反复实践,我校的学生在作文练笔板块有了很大起色,习作形式多样,有话可说,习作兴趣大大提高。 6.微格教学
“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这是微格教学法的特点。如课题组英语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为了研究如何开课具有时效性的问题,就利用摄像机把开课过程如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为小组讨论及自评提供了直观的现场资料。上课教师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得自我反馈信息。有些不太注意的教学细节如多余的习惯性动作、口头禅,经细节放大以后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利于及时修正,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产生“镜像效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导教师的教学负担,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生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率。 (三)初步形成一套课堂评价量表
量表从教师、学生、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师方面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素养四方面进行。学生方面从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来评价。三方面综合评价可以看出教学的教学水平,从而体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量表共所有老师学习,使上课教师明白
自己上课从哪些方面着手和评价,使评课教师明白应该如何评价一堂课。
九、影响及效果
(一)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
1.广大教师初步明确了教学反思的概念、内容、方法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的形式: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反思方法有对话反思法、课堂实录法、教后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等。 2.教师问题意识的增强
我们的教学研讨活动每个学期都有主题,有主题的研讨是有目的性的,每次的研讨活动教师都能基于研讨主题提出的观点,而且还能由本次课堂探讨更多的问题。 3.教学反思内容的丰富
教师从不会反思,到不知道反思的重点,到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反思,更靠近新课标的理念,发现缺点,提出改进措施。一是对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反思,包括备课中对课前准备、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信息技术运用等内容,课堂中自己教学行为的精彩与不足等;二是自己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三是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 4.掌握了基本的教学反思方法
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采用了这样的反思法:对话反思法、课堂实录
法、教后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如,语文组中段教师在研讨“如何写好童话中的对话”专题的过程中,就主要采用了对话反思法,即在老师做课后,与同伴对话,探讨教学中的得与失,然后内化,改进,再次作课,再次对话反思,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作课。这就是行动研究。一次次的研究,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到教学环节的改进,从重难点的突破方式到有效地达成目标,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5.教学反思活动成为教学研讨活动的重要方式
我校本课题的确立是基于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的基础之上的。在课题开题之初,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校教师的教学反思的意识不强,不知道怎么反思,也不会撰写教学反思。通过两年的研究,教学在教学研究活动中,积极参与发言的比例逐步上升,发言率开始的20%到50%到现在的100%,从被动点名,到主动发言,已经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教师之间从批评到互相欣赏,到真诚帮助,共同发展,教学反思已经成为学校学习、研修的文化氛围。 5.课题研究对课堂的改变
经过课题研究,教师课堂发生了根本改变。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新颖,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课堂更加高效。经过学校对教师备课检查,听随堂课,听研究课和对教师的访谈,学校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能针对学情,课标、文本进行备课,能准确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把握较好,备课有效率上升。教师的教案撰写也比较规范,多次在集体视导中得到优,共80人次、三年来,集体视
导的情况越来越好。在2010年的集体视导中,教案获得优的占80%,计划获得优的90%,上课获得优的达90 %。在教法上教师们能有的放矢,创新运用,课堂灵活、张驰有度,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如英语课堂在朱括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创设情境、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研究、课外练习”的教学体系。课题进行三年来,我校整体成绩是稳中有升。
(二)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1.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研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在实践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自己带来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新教材、新问题,即使是原来经验相当丰富的的教师有时也会显得无所适从,但是,在认真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老师们逐渐认识到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为促使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反思工作,我们还结合课题需要对教学反思工作进行制度化,帮助老师们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2.其次,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我校赛课走出了学区,走出了南岸区。2007-2010年我校学区和全区教学比赛中获奖。学校多次承担语文,数学,英语的全区教学观摩活动,教师参加献课。2010年,刘晓铭老师的数学课获得第四届数学优质课一等奖,2009年2010年赵春老师的英语课获得了区英语赛课、说课一等奖。两名英语教师获得市级英语演讲比赛一、二等奖。在2009——2010学年中,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教师获得进修学院组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参考文献(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