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9(9) [11] 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4) [12] 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教育研究,2001(12) [13]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14] 李小红,邓友超,论教师的主体性,江西教育科研,2002(5) [15] 卢真金,反思性教学的五种传统, 比较教育研究,2002(1) [16] 张贵新,饶从满,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模式述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1) [17] 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教育研究,2001(12) [18] 赵昌木,教师在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成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5) [19] 申继亮,论教师的教学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20] 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教育评论,2001(1) [21] 高玲,硕士论文,小学教师反思能力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2005 [22] 申继亮,论教师的教学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23] 王建军,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www.wqedu.com/new/article/ [24] 舒尔曼著,王幼真等译,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比较教育研究,1999(3) [25] 范中平,批判反思性教师的反思实践方法,湖南师范大学科学学报,2003,2(5) [26] 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的背景综述,国外教育研究,2000,27(2) [27] 傅梅芳,教育反思能力——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继续教育研究,2002(2)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式和策略 (漳州教研网)小学教育
作者:云霄县马铺中心小学 周淑玉 发表时间:2010-7-26 12:00:41
所谓反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一词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得到广泛使用,常常被译为反省、反映.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后对教育行为全程的反思。内容涵盖:教学情景预设及自我反思;课堂反思及生成;教学实践预期与现实反思。教学反思是实施课程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个人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充实自身的教学技能,提升创新意识。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寻找影响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的原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促使自己专业发展的发展。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教学反思能引导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主动地加强教学研究,将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联系起来。
2.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科学有效,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使学生知识与技能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需要教育者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习题反馈等途径,教师反思自
己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否恰当,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等,从而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教学行.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学生,并且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笔者认为教师正是在反思成长的,并且通过自身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从而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尤 南岸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提高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途径研究”的研究报告
重庆市南岸区川益小学校课题组 负责人:夏永凤
主研人员:杨英 杨红 朱慧群 刘晓鸣 张琳 廖惠君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题界定 1.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的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自我剖析、找出解决的方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其中包括对教学反思概念的理解力,方法的探究以及运用到教学实践的能力。 四、国内相关研究简述
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就兴起了对教学反思的研究。“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核心要素,因为“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件,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考尔德希德,1993)所以,研究和实践教学反思,对于当前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教育学者熊川武1999年出版的《反思性教学》一书,标志着反思性教学这一议题已经进入我国教师教育界。熊川武教授采撷众说之长提出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国内对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虽然关于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介绍性文献已有发表,大多数研究的重点倾向于中小学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的意义、反思型教师的特点以及如何成为反思型教师等方面。但对于教师教育教学反思意识、反思行为和反思行为的培养研究还相对较少。
五、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分析目前川益小学教师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反思习惯和品质的形成。 2.通过研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内容
1.调查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现状。 2.建立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的相关机制。 3.寻找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途径。 4.制定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反思能力的评价表。 六、研究对象及范围
川益小学语文教师13名、数学教师7名和英语教师4名(随着两校的整合,逐年增加)。 七、研究方法及运用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收集与“有效反思”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结合我校教师特点,不断改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明确研究方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参考文献(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