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老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老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一、老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观念问题。

新课程改革所涉及的新理念、新教法、新教材、新要求,对部分老教师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老教师教了一辈子书,一些教学方法沿用了几十年,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些方法突然不灵了,有的老教师在心理上往往会难以接受,对改革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在思想上有些抵触,教学依然停留在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层面上。有的老教师虽然感觉到新课程为未来的教育描绘了一幅令人向往的图景,但由于农村地区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时间久了,对新课改的热情也开始减退,教育教学又回到了自己比较得心应手的传统方式上。 2. 年龄问题。

老教师因为年龄的原因,教学方法不如年轻人灵活,现代教学手段又不会用,在教学中感觉越来越不适应。有的老教师临近退休,身上的激情与活力逐年减退,加上现在的学生又难管,有的老教师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上变得与世无争、安于现状。 3. 压力问题。

不少老教师家庭负担重,工作量大,身体状况差,感觉

压力过大。有的老教师认为:每周20多节课,还要备课、辅导、批改作业、听课、评课、管理班级、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以及应完成学校临时布置的工作,太多的事情牵扯着自己的精力。面对新课程改革,老教师常常感叹没有时间,总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4. 政策问题。

有的老教师还没有参加过一次新课改培训会和研讨会,对于新课改的性质、目的一无所知。现在的教育科研部门在组织活动时,白纸黑字明确规定,年龄必须在45岁以下甚至更低。老教师想参加活动提高业务能力的愿望成了泡影。这种政策,让老教师失去了继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也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二、如何让老教师尽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 1. 学校不给老教师过早地贴上“老字号”标签。 虽然老教师在体力与精力上不能与年轻教师相提并论,但是,老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学校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如果不做进一步的挖掘和利用,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老教师在接受和运用新课程理念方面可能没有年轻教师快,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再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老教师一样可以运用自如,游刃有余,甚至能有所创新。因此,学校不应该给老教师过早地贴上“老字号”标签,这样才能有效地激活老教师的职业幸福

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让老教师始终保有职业激情。 (1)大会小会不提“老”。有的学校常在大会小会上“老”字当头,意在激励年轻教师,在工作上要处处尊重老教师,向老教师学习。然而,有道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常常挂在嘴边的“老”字,恰恰给了一些老教师心理暗示,使其认为自己在教师队伍中已经临近退休行列,教学生涯所剩时日无多,与其卯足了劲再跟年轻教师一争高下,还不如维持现状,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度过这最后几年的教学时光。因此,不经意的“老”字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应当慎提“老”字,甚至不提“老”字。

(2)制度面前不护“老”。基于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一些学校在规则制度面前常常会对老教师网开一面,给予特别的关爱。比如,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要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而对老教师的要求则变成是每学期上交一篇教学论文。此举表面上体现了校长的人文关怀,而实际上却暗示了老教师精力不济,在各方面已经无法与年轻教师相比较。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使得部分老教师心安理得接受学校的“恩惠”,默认自己“老”的事实;另一方面则可能极大地挫伤老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对工作丧失挑战的激情,得过且过。因此,学校在制度面前不宜特别关照老教师,应当一碗水端平,这样才能让老教师永远不服“老”,使其对工作的热情有增无减。

(3)学习培训不嫌“老”。在很多学校,新课程改革好像是年轻教师、中青年教师的事情,与老教师无关。在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中,我们很难看到老教师的身影,学习培训成了年轻教师、中青年教师的专利。一些人认为,年轻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后备军,是学校的未来,在年轻教师身上投资能够得到更持久的回报。但是,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老教师数量多,他们也需要与时俱进,他们的知识也需要更新。这种学习培训把老教师拒之门外的做法,绝非明智之举。它暗示着老教师已经没有“利用价值”,这不仅会让老教师感到寒心,而且会影响农村地区民族中小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新课程培训中,学校应该对老教师一视同仁,关心他们成长的需要,并努力为此创造条件,让老教师积极融入新课改,使其发挥更多的光和热。

(4)教学观摩不缺“老”。在一些学校,上公开课、观摩课的老教师凤毛麟角,在校级以上各种大型优质课、观摩课评选活动中,也很难见到老教师的身影。这虽然与部分老教师不愿再“抛头露面”有关,但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学校更愿意把这些机会让给中青年教师,让其能力得到展示或者锻炼,而这在无形中让老教师少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了拼搏的斗志。

(5)评优评先不拒“老”。许多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评优评先的名额一般让给年轻教师,却把老教师抛之脑

后。老教师即使被评上优秀或先进的,也是屈指可数。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是老教师出于关爱年轻教师考虑,把这来之不易的名额让给了年轻教师;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管理者片面地认为,每一年这样的荣誉来之不易,要用在“刀刃上”,因此评优评先时不把老教师考虑在内。在评优评先问题上,学校对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应当一视同仁,这样才不会打击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泯灭老教师的工作激情,让真正有能力并在新课改中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得到应有的奖励。也只有这样,老教师才能更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2.老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融入新课改。 (1)调整好心态,直面困难与挑战。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也就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到教师角色、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都要发生改变。对于老教师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态度决定一切。新课改带来的种种问题都是一个客观存在,是直面它、解决它,还是回避它、放弃它,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同的态度,也会决定不同的结果。

面对新课程改革,老教师既不能有惧怕思想,害怕自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老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在线全文阅读。

老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45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