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赤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

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03年。

5、中共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十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2003年。

6、赤峰市旅游局,赤峰“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01年。 7、赤峰市交通局,赤峰“十五”时期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8、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02年12月。

第二章 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第十条 类型

从全国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来看,赤峰市旅游资源类型有如下特征: 1、在全国3景系、10景类、98景型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赤峰市具备全部景系和10景类中的8类,98种景型中拥有87种,占全国基本景型的88.8%。 2、地文景观类资源充分体现赤峰地域过渡地带的特点,基本类型占全国的75%。

3、水域风光类占全国基本类型的71.4%,资源单体虽少,但在北方水资源稀缺的区域条件下,湖泊、大型水库的出现不失为游客争相前往的好地方。 4、生物景观类是赤峰旅游资源的优势类型,占全国基本类型的100%,资源的单体数量有45种之多。是我国自然过渡地带生态多样化的典范。

5、赤峰古迹及建筑类资源种类丰富,达全国基本类型的83.3%;单体数量

6

达6855左右。其中,有6800个属于各类人类文化遗迹,赤峰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占绝对优势。

6、赤峰休闲求知健身类资源种类亦较齐全。其中较为有特色的是赤峰的三大热水温泉。

7、赤峰购物类资源主要以草原产品、蒙古民族产品及名石为主,开发潜力较大。

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过渡性、典型性、丰富性,品位高。

2、历史文化遗迹数量多,旅游文化内涵丰富,但是空间离散度大,可视性差。

3、自然人文资源组合较好,蒙古族风情较为突出。 4、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别是地质科考资源极具潜力。 赤峰市旅游资源在内蒙古自治区中的地位

赤峰市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资源类型与禀赋在全区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从优良级资源数量分析,赤峰市及赤峰市各旗县优良级资源数量远高出全区其它盟市及旗县。

第三章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第十三条 客源市场时空分布特征

国内市场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增长不稳定,有些年份增长快,有些年份不仅不增长,反而在衰退;二是增长受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不明显。赤峰旅游者绝大多数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旅游者总数的90%以上,赤峰旅游淡旺季差异

7

显著。海外市场规模很小,海外旅游者占旅游总人次数的比例很低,但极具增长潜力。

赤峰市旅游者的空间结构首先表现为国内旅游者占绝对优势,2002年海外旅游者仅占旅游者总数的0.3%,海外旅游者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 第十四条 旅游者构成特征

赤峰市旅游者中性别比例以男性游客居多,占旅游总量的70%。女性游客占30%。年龄结构上,中青年游客最多,其具体构成为:14岁以下游客占5%,15-24岁占11%,25-44岁游客占57%,45-64岁游客占25%,65岁以上游客占2%。 在职业构成中,企事业管理人员所占比重最大,约占32%。其它职业所占比例分别为:公务员占14%,专业文教科技人员占15%,服务销售人员11%,工人占7%,军人占1%,农民占2%,离退休人员占4%,学生占8%,其它占6%。 第十五条 旅游者行为

赤峰游客的出行目的以休闲观光为主,占55%;商务旅游和探亲访友次之,分别为21%和8%;会议/交流专业访问比例较小;宗教朝拜地位最低,仅占2%,其他多重选择的占5%。赤峰旅游者中,散客占的比重相当大,为95%;在团队中,单位组织的占31%。

2002年赤峰市游客平均逗留天数为1.9天,人天平均花费150.9元,人均消费307.6元。

第四章 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8

明确赤峰市旅游发展自身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规划期内面临的来自世界环境的机遇和威胁,是制定赤峰市旅游发展的基础。 第十六条 优势 1、区位优势

(1)过渡性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地处我国东北西部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为内蒙古高原向西辽河平原过渡性地带;地处华北、东北、内蒙古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野生植物资源丰富。 (2)结合部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赤峰市位于我国华北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内蒙古和环渤海地区的地理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区的直接辐射区。 (3)交通地理位置优势。赤峰距离我国沿海G010干线高速公路通道、沿海铁路通道以及环通渤海的铁路和公路通道上的重要的口岸型节点城市沈阳、大连、秦皇岛北京之间的距离都在500~800公里的范围内,赤峰可以通过北京、沈阳、大连、二连浩特、集宁这些交通枢纽便捷地实现了与我国东南沿海、中部、西北之间的便捷联系。 2、资源优势

(1)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样样俱全。既有崇山峻岭,又有秀丽峡谷、湖泊、名川;既有浩瀚的坨沼沙地,又有广袤无垠的天然森林、草原。赤峰市有自然景观景型30种,占全国自然景观景型37种的81.1%。

(2)自然和人文资源组合好,具有典型性。赤峰市是我国塞北景观的一个缩影,集聚了我国塞北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全部特点,具有典型性。

(3)独特性。赤峰市拥有许多垄断性旅游资源:包括举世著名的赤峰红山

9

文化和辽文化;世界级旅游吸引物——阿斯哈图石林;世界奇观——巴林鸡血石;祖母河——西拉沐伦河,她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亚洲最大的狩猎场——黄岗梁国际狩猎场,等等。

(4)原生性。由于赤峰内部的交通可达性较差,很多地区受人类影响相对较小,基本保持了大自然的原汁原味。

(5)地域辽阔,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赤峰市地域辽阔,市域面积达90021平方公里,是我国所辖地域范围最大的地级市;赤峰市旅游资源丰富,历史遗产景类资源单体数目高达6855个,大型的自然景类景系单体数目也高达96个。 3、生态优势

赤峰市的草原面积7000多万亩,约占赤峰市域面积的50%,森林面积3300万亩,占市域面积的25.94%,堪称“生态大市”。 4、市场优势

赤峰市是环渤海经济区的腹地,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高密度的人口集聚区,并且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较高的出游率。 5、后发优势

赤峰市旅游起步晚,给赤峰旅游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后发优势。具体表现:第一,留下了相对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第二,赤峰市旅游的发展可以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发展旅游成败的经验教训,可以充分享用技术进步的成果。 第十七条 劣势 1、可进入性差

(1)与我国大的交通通道的通达性差。主要指赤峰市与北京、沈阳、大连、集宁、二连浩特之间的连接线路的等级偏低。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赤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

赤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13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