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安徽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理低效闲置城乡建设用地,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区,不断提高土地、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为维护资源安全、能源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专栏3 国土资源保障工程

(一)基本农田划定

先行开展城镇周边、交通沿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全面完成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实行严格管理,并通过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划定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7380万亩以上。

(二)低效闲置土地清理

持续推进闲置、低效土地的清理处置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重点推广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在沿江有色金属大中型矿山尾矿地区,选择有条件的大型矿山企业创建尾矿综合利用示范,提供金属矿产品、矿井充填材料和建筑材料、农用有机肥料,改造尾矿库,恢复原始地形地貌、复绿、复垦。

(四)矿产资源储备

根据我省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勘查现状、矿床规模等情况,科学确定储备的矿种、规模、布局,划定资源储备区,建立储备地收储、动用、轮换的运行机制,建立矿产地储备的监管体系和符合国情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主要储备钨矿,查明钨矿矿产地9处,已开发利用中型矿床3处。

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土地整治、矿山和采煤塌陷区治理,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快构建安全、和谐、可持续的国土空间,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专栏4 国土综合整治工程

32

(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以皖北地区、产粮大县、耕地大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2000万亩以上。

(二)重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 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组,重点开展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

实施国土资源综合监测工程。加强动态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及时掌握变化态势,实现国土资源监测标准化,为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33

专栏5 国土资源综合监测工程

(一)国土资源监测

科学配置国土资源监测的项目内容,构建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的省、市、县三级监测网络。搭建全省国土资源监测信息平台,实现省、市、县监测数据的实时录入、查询和共享。强化国土资源监测成果质量管控、成果运用,完善国土资源监测管理制度。

(二)地理国情监测与综合评价

建立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及成果发布常态化机制,按照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重点开展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变迁、城镇化发展、区域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等重点领域及区域地理国情监测。每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1-2次地表覆盖重大变化的监测,市县建成区、重点规划区的建设用地覆盖率重大变化的监测;每2-3年开展一次全省地理国情要素的全面监测。

(三)地理信息共享与天地图工程

集成整合国土、林业、水利、环保、气象、测绘等行业专题数据,形成面向政府宏观综合决策服务、面向电子政务业务部门应用、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逐步实现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开展天地图·安徽涉密版和政务版建设及示范应用,进一步拓展天地图·安徽公众版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每年开发2-3个天地图·安徽的专题应用,为政府、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四)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使之覆盖到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及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所有行政村。加强专业监测为重点的骨干监测网络建设,建立以专业监测为重点的骨干监测网络,实施专业监测,共建设专业监测点25个。和气象部门加强合作,开展省、市和地质灾害重点县(市)三级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进一步提高对滑坡等地质灾害预报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建立和完善淮北平原西北部阜阳市、亳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五)地质遗迹保护与监测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质遗迹类型开展监测示范工作,重点对沿江丘陵平原区巢湖市平顶山下三叠统地层剖面、马家山鱼龙,休宁蓝田生物群和潜山等化石产地,皖南山地黄山市黄山花岗岩地貌景观(标志性的景点危岩体)、石台县蓬莱仙洞等代表性地质遗迹及洞穴资源保护状况进行监测,监测地质遗迹赋存地环境质量状况,地质遗迹在自然和人类作用下动态变化,掌握地质遗迹资源的变化规律,总结监测经验,为推广地质遗迹监测网络和保护地质遗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程。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土资

34

源政务管理、资源监管、宏观调控和社会化服务中的广泛深入应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提高国土资源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和社会的支撑水平和能力。

专栏6 国土资源信息化工程

(一)国土资源综合管理信息化 推进国土资源全业务、全流程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构建以国土资源‘一张图’为基础的统一的国土资源数据资源体系,建成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并进行深入应用,实现对全省国土资源的综合动态监管。

(二)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 全面完成16个市的?数字城市?和30%?数字县域?及?天地图?建设。全力推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完成1-2市试点建设任务,为城市科学化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三)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

用3-5年时间,建成省级地质环境管理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建设省、市、县三级涵盖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信息的互连互通和资源的充分共享,提升对政府决策支持,专业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需求的全方位服务能力。

(四)国土资源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按照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厅统一管理,省、市、县国土资源系统相连的国土资源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国土资源信用信息征集平台。省、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管理中形成的国土资源信用信息,通过人工录入或者自动生成方式汇集到该系统,建立国土资源信用信息数据库;二是国土资源项目批后跟踪管理平台。审批项目完成后,审批经办人员将项目主体应当履行的法定和约定义务输入信用管理系统,对项目主体履约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未按规定履行义务的,具备系统自动识别的项目,由系统自动生成失信信息及对应的惩戒措施信息,不具备系统自动识别的项目,由人工录入失信信息及对应的惩戒措施信息;三是国土资源信用信息查询、公布和交换平台;四是信用信息管理平台。

35

九、加强法治国土建设

(二十九)推进法治国土建设

完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加强国土资源立法和制度建设,积极配合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后配套立法以及《安徽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法》、《安徽省测绘管理条例(修改)》、《安徽省不动产登记暂行办法》等的立法准备工作。落实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及时清理和更新的长效机制。

规范国土资源管理权力运行。健全国土资源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进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行政审批准入制。加强国土资源非税收入管理,积极落实各项规费征收政策,完善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大资金使用监管。

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强化法制理念和法制思维,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执法手段,发挥整体功能,落实共同责任,合力打造?大执法?、?大监管?格局。注重日常监管,加强动态巡查,利用无人机监测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能。注重源头防范,发挥执法反馈功能,推进国土资源工作制度设计和管理改革创

3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徽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8)在线全文阅读。

安徽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09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