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
(十九)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方式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做到放管结合。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执行受理单制度和办理时限承诺制。逐步建设?互联网+国土资源服务平台?,推行并联式网上会审,提高审批效率。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行政审批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
加强国土资源领域信用建设。制定国土资源市场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公开、使用和约束管理制度。建立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管理,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相通,省、市、县国土资源系统相连的国土资源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平台。2016年开展国土资源市场信用管理试点;2017年对包括土地市场信用、矿业权市场信用、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国土资源中介服务市场信用和国土资源工程项目市场实行信用管理;2020年,全省国土资源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和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基本完善,国土资源社会信用产品应用到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当中,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制度全面发挥作用,推动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二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紧紧抓住金寨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契机,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利
22
修法的宅基地取得、审批、使用、流转及退出制度,适时在全省推广。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推行农民住房保障在不同区域户有所居的多种实现形式。按照国家规定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
(二十一)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稳妥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依据国家规定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施办法,清晰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对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
(二十二)深化耕地管护制度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在保持现行法律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按照?谁投入、谁受益?原则,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开展土地整治增加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试点。按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建设性补偿的机制,探索建立对履行耕地保护、基本农田建设义务的地方政府的奖励机制和对农民的直接补偿机制。
创建土地整治管理新机制。在土地规划和技术规范引导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申报、实施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在规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运
23
行的基础上,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撬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协调发展新途径。探索建立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制度。建立由省级统一管理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储备库和有偿调剂交易平台,确保指标交易收益在国家、改造者、土地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
(二十三)深化土地资源市场配置
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稳步推进芜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探索建立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分阶段出让、弹性出让等多途径、多方式的市场供应体系。鼓励工业用地整体转让、分割转让和出租。规范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入股、联营等合法方式与其他市场主体联办工业企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二十四)推进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矿业权出让制度,逐步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矿业规律的探矿权采矿权取得方式。积极开展矿业权转让、矿山土地使用权流转、矿山企业产权重组等改革。调整投资收益和矿产资源权益分配关系,探索资源收益分配与矿政管理效能挂钩机制。健全矿产资源补偿费与储量消耗挂钩机制。
24
七、着力加强国土资源基础建设
(二十五)全面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
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建立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健全规范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操作规程;继续推进我省不动产登记试点,2016年底全省全面颁发不动产权证。开展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成果的衔接研究,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过渡期后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衔接工作。推进全省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加大信息资料整合力度,加快信息共享和社会查询功能建设,落实登记机构、登记簿证、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要求,逐步实现登记信息共享和社会查询。
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按照不动产权籍调查规程要求,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积极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和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调查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权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村综合发证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确权登记发证。开展?两权?抵押登记试点。
(二十六)强化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监管 加强土地调查。持续开展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完善
25
调查方法,提高技术手段,全面详实地掌握土地利用类型与变化状况,支撑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实现?一查多用?,为国土资源宏观调控和监测提供坚实基础。适时开展皖江城市带、巢湖流域等区域土地承载力调查,支撑专项实施评估、用地预警预测及政策研究服务。
加强地质调查。开展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钦杭成矿带(安徽段)、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和省级整装勘查区的大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重要找矿远景区的1:5万地物化遥工作程度达到100%。全面完成皖江经济区8个城市的1:5万基础地质综合调查,实现皖江经济带1:5万基础地质综合调查的全覆盖和数据全面更新,完成1:5万基础地质综合调查数据平台建设并建立基础地质调查数据更新机制。
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加快推进沿江、沿淮等重点成矿区带远景调查评价,加强区域深部矿产调查评价。积极推进皖北前常地区、五河-张八岭地区、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四大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展富有机质页岩层分布的调查工作,稳步推进马鞍山-芜湖-宣城页岩气重点勘查区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逐步开展合肥盆地、望江-东至-石台页岩气远景区资源潜力评价。
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预防预警。全面完成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任务并向其他部分县(市、区)推进。对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的部分重点
2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徽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