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垢 难溶碳酸盐 2.药品的取用 取用 药品 固体药品 液体药品 粉末 块状 使用 仪器 药匙 (或纸槽) 一定量 镊子 少量 托盘 天平 稀盐酸 稀盐酸 多量 胶头 滴管 一定量 用试剂 瓶倾倒 量筒, 滴定管 (或移液管) 3.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一般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研细、搅拌、振荡或加热等措施。 (2)液体的溶解
一般先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量的溶质和溶剂,然后先后倒入烧杯里搅拌而溶解,但对于浓H2SO4
的溶解,一定要将浓H2SO4缓缓倒入水中,并且边倒边搅拌。
(3)气体的溶解
气体溶解的原则:一要考虑充分吸收,二要考虑防止倒吸。对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l2、H2S、CO2,可用图A所示装置溶解吸收;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可用图B所示装置溶解吸收。
【针对训练】
1.下列实验所用的试纸不能预先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 A.用品红试纸检验SO2
B.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 C.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针对训练】
2.(2011·海南高考)用0.102 6 mol·L的盐酸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
A.22.30 mL B.22.35 mL C.23.65 mL D.23.70 mL 【针对训练】
3.(2013届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
36
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鉴别
考 纲 定 位 考 情 分 析 本节重点考查: (1)根据物质的特性,利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常见离子及物质进行检验和鉴别; (2)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3)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设计物质分离、提纯和检验的实验方案。 多以选择题型或与工艺流程相结合的题型考查,试题难度较大。 1.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知识点一 物质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常规检验法
(2)特殊检验法
①焰色反应检验Na、K元素,Na为黄色,K为紫色
②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进行检验
37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 -Cl―→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3.常见气体的检验 待检物 操作步骤 现象 用试管或集气瓶收集待检气O2 体,然后向试管或集气瓶中插木条复燃 入带火星的木条 使待检气体通过尖嘴玻璃导有淡蓝色火焰,烧杯里有水雾H2 气管并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生成 个干而冷的烧杯 NH3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变蓝色 验 ②把待检气体收集在集气瓶里,盖上玻璃片,用玻璃棒蘸生成白烟 取浓盐酸,开启玻璃片插入瓶中 续表 待检物 操作步骤 现象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5 mL品红溶液,再SO2 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红色复现 通入待检气体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后变澄清 Cl2 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集气瓶口 试纸变成蓝色
知识点二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物质的分离是将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彼此分开,得到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而得到纯净的物质。常见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 1.常用的物理方法
(1)过滤:分离液体和不溶于该液体的固体。 (2)蒸发:分离固体与液体。
(3)结晶:分离溶解度不同的固体混合物。 (4)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5)升华:固体与有升华特点的固体杂质分离。 (6)分液:不互溶液体的分离。
(7)萃取: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 (8)渗析:分离胶体和溶液。 2.常用的化学方法 (1)加热法
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去。例如:食盐中混有氯化铵,纯碱中混有小苏打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38
(2)沉淀法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微粒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试剂能将前面所加试剂的过量部分除去,最后加的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例如,加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3)转化法
不能通过一次反应达到分离的目的,要经过转化为其他物质才能分离,然后要将转化物质恢复为原物质。例如:Al(OH)3中混有Mg(OH)2时,先加入NaOH溶液后过滤,再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重新生成Al(OH)3。注意转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4)酸碱法
被提纯物质不与酸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碱发生反应,用酸碱作除杂试剂。例如: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石灰石,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等。
(5)氧化还原法
①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将其氧化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除去FeCl2杂质。
②对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还原剂将其还原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过量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振荡过滤,除去FeCl3杂质。
(6)调节pH法: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物或微溶物来调节。
例如:在Ca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三氯化铁的水解,溶液呈酸性,就可采用调节溶液
3+
pH的方法将Fe沉淀除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等。
(7)电解法
此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如电解精炼铜,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通直流电。在阳极粗铜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
【针对训练】
1.(2013届广州六校联考)实验室有一瓶放置时间较长的绿矾(FeSO4·7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简单的实验来检验药品是否有变质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已经部分氧化。该小组同学所用的试剂和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氢氧化钠 试剂 氯水 铁屑 KSCN溶液 溶液 溶液变成 生成白色 有较浅的 现象 无明显现象 黄色 沉淀 血红色 【针对训练】 2.(2013届天津六校联考)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A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2-B 证明溶液中含SO4 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体,2-C 证明该溶液中存在CO3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D FeCl3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无影响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 39
第三节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考 纲 定 位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掌握几种重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 制备。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知识点一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O2的实验室制法
考 情 分 析 本节重点考查: (1)以常见气体的制备为知识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2)气体制备实验的创新设计,考查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应用; (3)气体制备中的实验安全问题。 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性质进行综合考查,难度较大。 2.CO2的实验室制法
3.H2的实验室制法
○H2 原理
(方程式)Zn+H2SO4===ZnSO4+H2↑装置类型 固+液―→气体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或排水法 4.NH3的实验室制法 ○NH3 原理
(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
4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一轮复习讲义7-12章(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