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父亲也很爱我,很理解我。’
心理咨询师:对父亲也有那种想法和行为吗?
求助者:没有。真的。我也挺奇怪,我怎么只对妈妈有这种想法呢(困惑、茫然的神情) 心理咨询师:(转移一下话题)你这个年龄.应该是独生女吧。 求助者:那当然是。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的同学也应该都是。顺便问一下,你对班里的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呢?
求助者:原先好像没有??.嗯,有一点,但不重。
心理咨询师:原先好像没有,那就是说现在有了。请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越详细越好。我 再重申一遍,你对我所说的一切都会保密的。 (此处略去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说到这位同学,我想问一下,当时她的功课比你好吗? 求助者: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长相呢? 求助者:好像也不如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都弹钢琴,是吧?
求助者:是。可我会画画,我的画在全国得过奖,她不会。 心理咨询师:她琴弹得比你好吗? 求助者:没比过。 心理咨询师:她到过你家没有? 求助者:来过。 心理咨询师:弹过琴吗? 求助者:弹过。
心理咨询师:是你让她弹的吗?
求助者:不是,是我妈妈让她弹的。
心理咨询师:你妈妈说她弹的怎么样?
求助者:当她面的时候当然说她弹的很好了,不过她走了以后,又说她弹的有点慢。 心理咨询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求助者:因为我平时弹琴有点快,钢琴老师经常批评我控制不住节奏,所以当时认为妈妈说的并不是批评她。
多选:59.从上述摄入性谈话中心理咨询师获得的资料有( )。 (A)求助者求助的问题 (B)求助者的内心体验
(C)求助者的社会功能 (D)求助者的成长历程 多选:60.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提问(D)封闭提问 多选:6I.心理咨询师不恰当的提问是( )。
(A)多重选择性问题(B)多重问题(C)修饰性反问 (D)“为什么”的问题 多选:62.心理咨询师在这次咨询结束时应该( )。
(A)明确地表明态度 (B)介绍求助者权利 (C)重申保密的原则 (D)给出具体的指导 多选:63.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属于( )。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单选:64.求助者心理问题最可能属于( )。
(A)强迫人格障碍 (B)强迫性神经症 (C)严重心理问题 (D)一般心理问题 多选:65.求助者的性格特点不包括( )。
(A)过分争强好胜 (B)过分追求完美 (C)过分小心谨慎 (D)过分自以为是 多选:68.该案例主要症状不包含( )。
(A)内心痛苦 (B)睡眠困难 (C)人际冲突 (D)食欲下降 多选:72.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
(A)有现实刺激 (B)有道德冲突 (C)非现实刺激 (D)非道德冲突 多选:73.要确诊求助者问题还需要了解( )。
(A)个人成长史 (B)家族疾病史 (C)其母亲看法(D)性成熟情况 案例六
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访谈片断,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遇到什么困扰了,愿意跟我谈谈吗?你不必有什么顾虑,我们今天的谈话你的班主任是不会知道的!
求助者:最近三个星期我的心情一直很不好,感觉很压抑,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也不愿跟同学交往,不想吃饭,晚上躺下后总是胡思乱想睡不着,现在真是难受死了。
心理咨询师:看得出来现在你的情绪很低落。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求助者:(沉默)每当面对同学的时候我总感觉特别自卑。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感觉很自卑,你能举例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自卑吗?
求助者:(一愣)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而我寝室好几位同学的父母是大学毕业,我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的父母,我感到自卑。 心理咨询师:还有呢?
求助者:我已经大学二年级了,还没谈恋爱。看到校园内一对对的恋人,我心里羡慕,可眼睛却不敢正视,因为我觉得惭愧。 心理咨询师:还有哪些让你自卑的?
求助者:(想了想,摇摇头)好像就这些。
心理咨询师:噢,你说寝室同学的父母是大学毕业而自己的父母只有初中文化,有些同学找了女朋友而自己没有,因此你感到很自卑,心情低落、压抑,自己的学习、饮食和睡眠 都受到了影响,是这样吗?
求助者:嗯。我总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他们出身那么好,而我,什么都没有?? 心理咨询师:其实我家也是农村的。上大学的时候也很自卑,总觉得不会有女孩子喜欢自
己。
求助者:真的吗?那您是怎么战胜自己的自卑心理的呢?
心理咨询师:你有没有想过,班上同学中有多少来自于农村、乡镇,多少同学的父母是小学文化水平甚至文盲?
求助者:我们班有三十几个人,有二十多个同学是来自农村的,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会太高。
心理咨询师:因为父母文化水平低,这些同学都要自卑吗?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你再想一想,你们班上男同学中有女朋友的到底有几个呢? 求助者:就少数几个,不到一半。
心理咨询师:难道剩下的那些男同学个个都不行?。
求助者:(点点头)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仔细罗列一下,特别是您这么一分析, 觉得确实也没什么。我一直都没好好地理理原因,反而总让自卑困扰着。在这样的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4题,满分100分。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般资料:李某,女,汉族,25岁,未婚,大学文化,某国家机关公务员。
求助者自述:害怕与异性说话,工作中尽量避免与男性当面的接触,希望把协调、组织工作交给别人,不要分配给自己。必须与男性联系时,尽量通过邮件的方式。每当不得不与男性说话时,都感到是极大的负担,感觉心慌、脸红,脖子背后发硬,同时担心自己声音颤抖更引起对方的注意。求助者想尽量降低自己的紧张,以免别人感到异样,但是感到对方会用奇怪的眼光看自己。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很少与人交往,整天感到疲惫不堪,下班后就是自己在家看电视。工作中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睡眠都受到影响,对自己长期处于这种状况感到很沮丧。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朴素、整洁。敲门的声音很轻。进入咨询室后举止拘谨,说话声音小,不敢正视心理咨询师。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父母要求严格,很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初一时,有一次与一名男同学同路放学回家,在路口聊了一会儿天,被父亲看到,批评她不应该与成绩不好的男同学交往过密,作为女孩子要注意影响。这件事令求助者感到很羞耻,后来主动避免与男同学接触,与班上的一些男生几乎没有说过话。与男生说话时感到脸红、紧张,非常不自然。上大学后情况稍有好转,与男生的交往稍有增多。但有一次宿舍同学开自己和另一个男同学的玩笑,从此开始十分担心自己给人留下行为不检点的印象,更加回避男生。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恐惧,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求助者从未谈过恋爱。现
在感到自己惧怕与异性交往的问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自己也对这种状况不满。曾多次想来做咨询又害怕见心理咨询师,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就诊。经三个月十五次咨询求助者症状缓解,与异性交往趋于正常。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25分)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25分)
3.心理咨询师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25分)
三、案例问答题答案
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状态进行资料整理.
答:(1)精神状态:见异性紧张、害怕,同时担心自己声音颤抖更引起对方注意。情绪沮丧,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2)生理功能:心慌,脸红,脖子背后发硬,厌食、失眠,疲惫不堪。(3)社会功能状态:工作中尽量与男性避免正面接触,必须与男性联系时,尽量通过邮件的方式。每当不得不与男性说话时,都感到是极大的负担,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恐惧,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求助者从未谈过恋爱。现在感到自己惧怕与异性交往的问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自己也对这种情况不满。
二: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案例描述,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其依据如下:(1)排出经生病性障碍:依据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个原则,即主管世间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也就是是否有自知力;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个性的相对稳定原则。求助者的思维正常,主客观世界同一,且个性稳定,因此排出精神病性障碍。(2)排出神经症:心理冲突有变形与常行之分。变形是指与现实环境没有什么关系,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是大家都有经验。本案例有明显的现实诱因,且含一定得道德属性,属于常性心理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诊断。(3)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的,持续时间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激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本案例求助者情绪反应的持续时间长久,而且内容充分泛化,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以此求助者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三,心理咨询师尚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答:(1)求助者出生情况,已确定其为受到脑损伤。(2)求助者目前的身体状况,有无躯体疾病,求助者的个人疾病史,求助者曾患哪些疾病,以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因为躯体疾病引发,或为一些躯体疾病的后遗症。(3)求助者是否有心理疾病的家族史。(4)还需要向求助者的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学了解情况,已验证求助者资料的可能性。(5)还需要了解求助者的性观念,以及早年的成长经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5--2013年心理咨询师三级历年真题(理论 - 技能)中关于诊断(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