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自然界中的水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形成蒸发、过滤、硬水等基本概念 2、了解水污染的危害及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2、能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出净化水的常见方法。
2、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实际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水的净化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净化水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3、掌握沉淀与过滤的方法和操作。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电解水实验中,正极、负极两端分别产生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答: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
3、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
阅读教材P49页,思考下列问题:
(1)河水、自来水、矿泉水、海水是纯净物吗?为什么? 答:
设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蒸馏水、食盐水? 教师演示P47页“活动与探究”实验1 实验探究:
1.蒸发是用 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把液体到入 里,再把 放在铁架台的 上,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 。当蒸发器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 。目的是 。
设问:怎样除去液体中一些不溶性的杂质?
教师演示过滤操作实验,强调装置要求及实验操作步骤和要求。
实验探究: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的一种方法,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的边缘要 漏斗的边缘,液面要 滤纸的边缘,滤纸要 漏斗内壁。过滤时,烧杯槽口应 ,玻璃棒靠滤纸 层部分。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滤纸上留有 。滤液呈 状。
35
学生阅读教材P49页,了解硬水的危害。 设问:自来水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阅读书P51“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过程。 阅读“水的利用” 问题讨论:
1、 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答
2、 如何保护水资源? 答:
交流讨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吗? 答:
课堂评价练习
1.一般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
A.合理放养鱼虾等水产品 B.工厂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 C.大量的生活污水流入河流 D.下雨天使用杀虫剂杀灭农田害虫
2.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现象是 ( )
A. 河流断流或干枯 B. 城市地表逐渐下沉 C. 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 D.水土流失
3.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
A.水和汽油 B. 糖和食盐 C. 食盐和米粉 D. 氧气和氮气
4.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分离的混合物是 ( ) A.泥沙和食盐 B.水和酒精 C.氯化钠和氯化钙 D.铁粉和铜粉
5.有下列污染因素: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④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资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
A. ③ B. ①②③ C. ④ D. ①②③④
6.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北京市政府给每户市民发放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7.用你所学的知识指出下列广告语正确的是 ( )
36
A.本超纯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C.矿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 D.面对河水不断被污染,我们应设法关闭所有化工厂
8.含有较多含__________物质的水是硬水,长期烧硬水的器具易结___________。
9.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碳⑤矿泉水⑥冰水混合物⑦锰酸钾⑧四氧化三铁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9.某同学要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
(1)向河水中加入一定量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2)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过滤上述混合物,必须用到的是(用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试管 ②烧杯 ③铁架台 ④酒精灯 ⑤滤纸 ⑥玻璃棒 ⑦量筒 ⑧蒸发皿
10、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一瓶为硬水,你能说出几种鉴别他们的方法?
11、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它可以分离 组成的混合物,过滤是要注意几个要求:一贴指: 二低是: 三靠是:
12.小明不小心把家里的食盐罐打翻了,扫起来后发现,盐中混有很多沙粒。现请你帮他出出主意,如何净化这些食盐?简述操作步骤及原理。 答:
反思与评价:
37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2.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4.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知识回忆
1、高锰酸钾溶于水时,用 取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 量取一定的水,倒入烧杯中,用 搅拌溶液,其作用是 。
2、一大块冰糖,你如何使它变成更小块的冰糖?有什么方法使它分割成更小的看不见的微粒?
3、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的。 学习过程
探究实验一: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由 逐渐变浅,直至 分析:
总结:
探究实验二:微粒运动的实验 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 说明:
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 原因:
问题拓展1: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
2: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
色?你又能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 总结:
探究实验三:微粒间有空隙 实验1: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现象: 说明:
38
实验2: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1.50mL水+50mL水 2.50mL酒精+50mL酒精 3.50mL水+50mL酒精
结果: 说明:
总结:
课堂练习 1.“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它说明了 (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 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说明了 (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空除
3.水结成冰是由于 ( ) A.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停止了 B.构成水的微粒变小了
C.构成水的微粒变大了 D.构成水的微粒间的空隙变化了 4.在下面(1)~(4)的事实后面的括号里,选择填写有关微粒主要性质的编号。 (A)微粒很小 (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断运动
(1)空气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却看不见它 ( ) (2)物质受热膨胀遇冷收缩 ( ) (3)被压扁(未破损)的乒乓球放人沸水中,片刻后恢复原状 ( ) (4)可以将大量氧气压缩到蓝色钢瓶中 ( )
5.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不能用来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征的是 ( )
A.打开盛有醋的瓶盖,闻到醋的酸味 B.米粉中掺入白糖
C.把高锰酸钾溶入水里溶液呈紫红色 D.盛夏打足了气的自行车易爆胎
6.-位同学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想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你认为他
所举事例不正确的是 ( ) A.有时向冷的玻璃杯中倒开水,玻璃杯会破裂 B.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大
C.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D. 50 mL大豆与50 mL小米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7.打开盛有酒精的瓶盖,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因为构成酒精的微粒 到空气中, 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这一现象体现了酒精具有 这一物理性质,因此,白酒瓶一定 要盖严瓶盖,否则酒的香味变淡,浓度会降低。
3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汇编(上学期)(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