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 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手术切口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草案)

文件编号:RJ-IC-SOP-SSQKBBCJ 编写者:糜琛蓉 编写日期:2007-5-30 适用对象:需采集手术切口标本的科室 审核者:倪语星 审核日期:2007-6-10 版次:01 执行日期:2007-7-1 注:本文件程序仅供本院医务人员使用,未经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同意,禁止翻印 目的:正确采集手术切口标本并运送 内容:

十三. 采集指征:

手术切口部位有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怀疑有切口感染时。

十四. 采集方法

1.抽吸前用生理盐水或75%酒精擦去表面分泌物,以避免污染。 2.未溃破脓肿用消毒液消毒皮肤,待消毒液干燥后以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送检或切开排脓时用无菌棉拭子采样。

3.采样后速将试管口于酒精灯火焰上消毒,插入拭子塞紧送验。

十五. 采集量:至少采集两个拭子标本,一个用于细菌培养,另一个用于制备涂片染

色。最好每天1次,每次采集≥1ml

十六. 注意事项 a) 标本避免干燥;

b) 厌氧菌标本避免与空气接触; c) 采样前局部避免使用抗菌药物;

d) 如使用消毒液消毒皮肤,须待其干燥后采样。

十七. 结果判断

感染的判定主要看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因为外环境和皮肤定植菌也常在手术切口或创面分离到。

对无菌部位的感染,从分泌物中分离到细菌一般均有临床意义。

十八. 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

8. 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小时内。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可暂存4℃冰箱,但不要超过24小时。

9. 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检验目的和采样时间,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10. 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宜插入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11. 厌氧培养标本需保持厌氧状态运送:使用专用运送培养基或用针筒抽取标本后排尽空气,在针头上置无菌橡皮塞后运送。

12. 最佳的临床标本送检,包括厌氧菌培养标本,首先取决于所获取标本的量。量少的标本要在采集后的15-30分钟内送检。活检组织如果采用厌氧运送方式,可置于25℃恒温箱存放20至24小时。

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地址:新门诊B区606室 联系电话:600631,60064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 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13. 送检期间要予以安全防护:①放标本的容器必须防漏,禁止将渗漏的标本送往实验室。②严禁将带有裸露针头的注射器送往实验室。

参考文献

1.贾淑梅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3):25

2.美 P R 默里、E J 巴伦、M A 法勒、F C 特诺维、R H 约克 临床微生物学手册(上下) 科学出版社 2005-6

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地址:新门诊B区606室 联系电话:600631,60064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 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草案)

文件编号:RJ-IC-SOP-XBBCJ 适用对象:需采集血培养标本的科室 编写者:糜琛蓉 编写日期:2007-5-30 审核者: 审核日期:2007-6-20 版次:01 执行日期:2007-7-1 注:本文件程序仅供本院医务人员使用,未经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同意,禁止翻印 目的: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并运送 内容:

十九. 采集方法

(1)培养瓶消毒程序: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

(2)皮肤消毒程序: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采血。

(3)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用10ml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采血后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先注5ml于厌氧培养瓶,并注意避免注入空气,后注其它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或严格按厂商推荐的方法采血。

2.注意事项

(1)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不能及时送检者应置室温暂存,勿放冰箱。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特别是磺胺、青霉素)使用情况,采集时间和部位(如左臂等),可疑的诊断。

(2)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对于成人患者,每次发热时应该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以帮助区分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在不同部位取血,2次分离出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固有菌群污染。

(3)采血时机: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前半个小时为宜或在停用抗生素24小时后。

(4)采血次数及间隔:对需马上做抗菌治疗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如脑膜炎、细菌性肺炎)或需紧急手术的患者,如(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2份标本。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两次。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两次抽血间隔60min;必要时于24~48小时后再抽血2次。因为1次血培养不足以说明问题,且会遗漏阳性结果。国外有人统计1次血培养可检出菌血症的80%,2次检出90%,3次检出99%。国内统计17家医院1次血培养阳性率10.8%,18家医院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率14.8%

(5)采血量:成人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血液中含菌量较少,平均1~3ml血液中仅有1个细菌。所以采血量一定要足够。以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等杀菌物质。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5ml(含50ml培养基),婴幼儿每次每培养瓶采血2ml(含20ml培养基)

(6)将血注入培养基前不需要更换针头,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瓶塞,并尽可能避免血培养瓶橡皮塞上的残留消毒液影响结果。

(7)每日每例采血至少两次,间隔0.5~1h。 3.结果判断

(1)健康人体的血液是无菌的。

(2)通常血培养分离的细菌或真菌可认为是血液感染的病原体。

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地址:新门诊B区606室 联系电话:600631,60064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 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3)大多数的菌血症是间歇性的,往往需要以多次血培养阳性证实。如为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等皮肤常居菌,则连续两次培养为同种细菌方可确定。

(4)血液中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A群、B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二十. 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

14. 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小时内。如果不能及时送检,置于室温环境。

15. 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检验目的和采样时间,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16. 厌氧培养标本需保持厌氧状态运送:使用专用运送培养基或用针筒抽取标本后排尽空气,在针头上置无菌橡皮塞后运送。

17. 最佳的临床标本送检,包括厌氧菌培养标本,首先取决于所获取标本的量。量少的标本要在采集后的15-30分钟内送检。

18. 送检期间要予以安全防护:①放标本的容器必须防漏,禁止将渗漏的标本送往实验室。②严禁将带有裸露针头的注射器送往实验室。

参考文献

1.贾淑梅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3):25

2.美 P R 默里、E J 巴伦、M A 法勒、F C 特诺维、R H 约克 临床微生物学手册(上下) 科学出版社 2005-6

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地址:新门诊B区606室 联系电话:600631,60064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 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空气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草案)

文件编号:RJ-IC-SOP-KQJC 编写者:糜琛蓉 编写日期:2007-5-30 适用对象:需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的科室 审核者: 审核日期:2007-6-20 版次:01 执行日期:2007-6-23 注:本文件程序仅供本院医务人员使用,未经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同意,禁止翻印 目的:正确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 内容:

二十一. 采集指征

1. 医院感染监控重点科室,每月常规监测。 2.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

二十二. 采集方法:平板暴露法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3.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1.5m 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 5min,盖好立即送检。

二十三. 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公式: 细菌总数(cfu/m3)=50000N/(A × T)

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二十四. 结果判定

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二十五. 注意事项

1.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2.平皿应新鲜透亮,当天领取。

3.如为空气采样机采样,按操作说明进行。

参考文献

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地址:新门诊B区606室 联系电话:600631,6006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瑞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4)在线全文阅读。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89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