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管目标语是译员的母语还是非母语或本族语,译员对这两种语言都必须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对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流利程度和速度。 口译的另一标准是准确。如果译员只追求速度和流利程度而忽视了准确性,那口译的质量还是不能保证的。所以,准确性在口译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准确无误地将一方讲话的内容传递给另一方,才能真正达到口译的目的。口译准确的范围涉及内容(包括主题、论点等)、措词、语法、语调等。高质量的口译应该是对原文的转译而不是篡改原文,使译文变得面目全非。
译员必须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信息准确传递,保证持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往顺利、友好地进行。当然,口译不同于笔译,译员可以避开讲话者的口误和语病、语速等不恰当之处。 第四节 对口译人员的要求 .
口译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并不是所有懂外语的人都可以承担这项工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外语知识,还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那么,做一名称职的译员究竟应符合哪些要求呢?
1.强烈的责任感
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他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沟通的桥梁。译员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仅要保守交谈内容的秘密,而且要对交谈双方负责,在公众面前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对提高国家的声誉,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译员必须尽心尽责地完成这项崇高而又艰巨的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忠实地传递讲话者的意图,准确地表达讲话者的意思,做到不断章取义、不抢译、不任意增删。在翻译中,如果对翻译的内容不够清楚和了解,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先查阅一些有关资料,切忌不懂装懂,错误地理解讲话者的意思和意图,引出笑话或造成不良的后果。 2.扎实的语言功底
译员不但对自己的母语能运用自如,而且还必须熟练掌握非本族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译员需具备扎实的两种语言的语言功底,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还必须掌握口译的一些基本技巧,如后面要讲到的数字表达法和如何记笔记等。对语言中出现的一些习语、俚语、谚语等
11
也要有所了解。如keep one‘s memory green,这里的green并不表示“绿色”,而是指“头脑清楚”。又如Everybody knows that John lost his shirt when that business he had invested in failed.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约翰的财产在他投资的事业失败后就全部赔光了。”句子中的lost his shirt是“失去一切”的意思,如果把它理解为“丢了一件衬衫”,那就会引出很大的笑话。 3.渊博的知识
口译者必须博览群书,拓展知识面。对与该语言有关国家的地理风貌、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文学名著、著名人物以及政治时事、经济贸易、外交政策、科学技术等都应有所了解。“An interpreter‘should 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这是译员都知道的一句话。笔译时可借助词典和其他工具书,亦可请教旁人,但口译由于其特殊性必须立刻将讲话者的话翻译出来。因此,译员必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积累知识,以备临时应急之用。只有广泛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越做越得心应手。 4.出众的记忆力
记忆对于口译者来说十分重要。笔译时如果忘记了原文或某些词语的意思,可以查看原文或翻阅词典;而口译时如果忘记了讲话者所讲的内容,口译则无法继续下去。由于不能查阅书籍、资料、工具书,所以,译员的大脑中必须储存大量的词汇、成语、典故和与该语言有关的丰富知识,并借助于口译记录这一辅助手段,有效地做好口译。此外,口译中有时还会出现许多数字,也需要很强的记忆力才不致于混淆。请看下面一段文章:
The statistics for marriage and divorce in Britain do not present a happy picture,but they do reflect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family within our society today.Of all the people aged over 16 years in Britain today,59%are married,26%are single,9%are widowed and 6%are divorced.In 1988 there were 400,000 marriages,36%of which were remarriages.(从英国结婚、离婚的统计数字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但它们确实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家庭作用的变化。现在在所有年满16岁的英国公民中,有59%是已婚的,26%是独身的,9%是寡居的,还有6%是离异的。在1988年结婚的40万对夫妇中,有36%是再婚的。)
在这段文章中,数字出现了八次,其中带“6”的数字有16 years,26%,6
12
9/5和36%,所以,必须具备很强的记忆力,才不会出差错。 5.敏捷的思维
国际会议规定,同声传译要达到每小时译9,000左右英文字,即席翻译要达到每小时译5,000字。它们的速度分别是笔译的30倍和17倍。如此快的速度要求译员头脑冷静,迅速地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遇到个别未听懂或没听清楚的词,或者遇到一些难点,不要惊慌失措,可以结合上下文,灵活地将其意思译出来。如It‘s popular these days to buy things on time.句中的buy things on time不是及时购买东西,而是“分期付款买东西”,所以这句话应译成“最近很流行分期付款买东西”。又如He carried on a business,but brought his pigs to the wrong market.在这里,你不能把“brought his pigs to the wrong market”译成“把他的猪带到??市场来”,而应该敏捷地意识到:他经营不善。因此,这句话应译成“他经营生意,但大蚀老本”。 6.超强的理解力
理解就是要懂得讲话者所讲的全部意思,而不是仅仅懂得片言只语。在口译过程中,要抓住讲话者的思路、基本意思和意图。但是有两种情况会影响译员的理解力。一是发音。不同国家的人在说英语时往往带有本国口音,如有些国家的人把[0]读成[S],thing(东西)读成sing(唱歌),把[r]读成[1],把road(路)读成load(放)。即使是说英语的国家,读法也有不同。如can‘t,美国人读[kaent],而英国人读[ka:nt]。所以,一个称职的译员不仅要能听懂标准的外语,还应了解一些不同的发音规律,具备一定的语言适应能力。二是讲话者思维紊乱,发言无条理,且错误百出。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得译文流畅自如,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概括处理。 7.流畅的表达力
口译的最后一关是将刚听到的话用另一种语言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口译人员口齿要清楚,要避免“嗯、啊、这个、那个”之类的口头语。语速要不紧不慢,要学会断句,使用短句,尽量避免使用特别长的定语从句。语音语调不要做作,要自然、生动地表达讲话者的意思。 第五节 口译与笔译的区别
口译与笔译都是将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从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
13
程,且都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口译时,笔译的一些技巧,如增词减词法、词性转换法、借用法、意译法等也常常被运用。但是,口译与笔译毕竟是两种不同方式的翻译,因而存在着一些差别。
(1)口译是通过“听”来理解讲话者的意思,获取信息;笔译是通过“读”来理解作者的意思,获取信息。出众的听力水平是译员做好口译工作的基础。 (2)口译是边听边译,它基本上是与讲话者同步进行,因此,没有时间来查阅资料和工具书,更不可能求教于别人;笔译有较充足的时间,遇到难点可以暂时不译,进行思考,或者可以查阅资料和工具书,甚至还可以请别人帮忙。 (3)口译一般是在公众场合,直接面对听众进行的,而笔译可以选择不同场合,如书房、阅览室、图书馆等来进行。译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会造成怯场,语无伦次,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口译可以借助于讲话人的语调和手势来理解讲话者的意思;笔译只能借助于上、下文等来理解作者的意思。
(5)口译主要采用意译,在意译的过程中自然也使用一些直译;笔译一般采用直译,如不能直译或直译效果欠佳时,则采用意译。
(6)口译由于强调速度,所以译员没有时间斟酌词语,推敲句子;笔译则可以采用不同的修辞法来修饰,使文章更有文采。
(7)口译时一般选用简洁易懂、较口语化的词,句子结构上也以简单句为多;笔译则选用较正式的书面语,句子也可以是长句、复合句等。 第六节 口译的过程
有的人认为口译的过程是:
输入一理解一输出 有的人认为口译的过程是:
听和理解一记忆一表达 也有的人认为口译的过程是:
解码一编码一译码
无论怎么提,口译的过程不外乎是听和理解,记忆,思考和组织,最后表达。 首先,听是基础。译员必须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不能漏掉讲话者的讲话内容。在听的同时要进行理解,作出正确地判断。对讲话
14
者讲话的意图,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不到位,判断失误,就不会很好地翻译。 其次是记忆。要做一个合格的口译人员,必须具备出众的记忆力,记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记忆力的好坏建立在良好的理解基础上,译员必须集中精力,抓住讲话人讲话内容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接下来是思考和组织。这一步要求译员对已听到的内容进行逻辑整理,并考虑到转译的内容要符合语言的规范性,内容的完整性,以及风格上的一致性。 最后是表达。这一步是整个口译过程的关键,是口译成败的标志阶段。如果你有很高的听力水平,很强的理解能力,但最终不能准确、流利、清楚地表达出来,那口译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选词得当,语句通顺,加上口齿清楚,吐字干净利索,音调恰当,表达流畅才能真正达到沟通双方的目的。 三.译员须知 3.1礼仪常识
礼仪是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仪表、风度等行为规则和形式。一名合格的译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功底,还需要熟谙涉外礼仪的基本常识,使自己真正成为促进国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下面是涉外礼仪中译员必须了解的一些常识。
首先,口译员的外在形象要大方得体。衣着打扮、发型等首先要视场合和情景而定。在正式和隆重的场合男士以西服领带或礼服、女士以套装套裙或礼服为宜;而在其他不太正式的场合则可穿着便装。要避免出现穿着长裙下工地、穿着运动服球鞋参加宴会等不合时宜的穿着打扮。服装和发型不要过于张扬个性,或者追求花哨名贵,吸引众人的目光。在有些场合需要照相合影的时候,译员应注意不要抢镜头,毕竟译员只是提供语言服务的工作人员,是配角。
其次,口译员坐姿站态、举手投足要落落大方,尽量做到克制收敛。紧张的时候不要抓耳挠腮或手足无措,而应尽量深呼吸,保持仪容形态的端庄稳重。但译员在工作场合也不宜过于放松,如跷起二郎腿或无所顾忌地大笑等。在主客双方会面问候握手时,译员最好等对方先伸手才握。握手应简短有力.不宜拖泥带水。此外,应尊重一些国家传统的见面礼节,如在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国家见面时, 可双手合十致意。
在交谈技巧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双方均在场的情况下,口译员要尽量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口译讲义(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