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黄腐酸的精制和转盐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粗醇溶腐植酸不溶或大部分不溶 。原因是抽提工序回收乙醇时pH值过高 ,腐植酸与钙镁离子结合而成不溶性的腐植酸钙盐。必须反回乙醇蒸馏罐 ,补加乙醇和盐酸处理,经重新蒸煮后,将腐植酸结合的钙镁转化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之分离。乙醇用量应为固体物湿重的10倍以上。盐酸用量应保证在处理后仍维持 pH ≤1.0。

2、上清液放出后检测有明显水不溶物。原因是沉淀时间不够或沉淀溶液浓度过高。应降低溶液浓度并延长沉淀时间。

3、粗腐钠烘干后,水不溶物明显增加。原因是蒸发时粘度过大,未及时将腐植酸软膏取出,造成局部过热、部分炭化,形成碱水不溶物。必须重新溶解、沉清。

4、酸化物水洗至pH3.0时,成品中仍有大量无机盐,以致腐植酸含量不能达标。原因是无机盐未洗净。可在洗涤至pH2时,改用pH1.0的酸性无盐水洗涤。至洗液加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时,溶液不显混浊为止(没有氢氧化钙形成

406第六节

醇溶腐植酸中pH1~3.0可溶级分的分离

在对醇溶腐植酸不同pH值沉淀级分进行研究时⑷,发现醇溶腐植酸可截然分为两大组分:pH1~3为一组,约占60%;pH5~7为一组,约占26%;pH1以下占10%;而pH3~5这一段不到4%(参阅文献④的图⒈)。从 pH1~3 这一级分的 C/H 比、总酸基、E4/E6 、凝结限度和红外图谱来看,它们的性质都近似于黄腐酸。特别是黄腐酸一个最重要的特性为可溶于酸性水中,而这一级分正是可溶于弱酸性水中。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黄腐酸。

另外,在实践当中,我们曾一度追求使用低分子的纯黄腐酸作注射剂,结果发现疗效不能持久;分析其原因是分子量偏低,体内代谢过快所致。后来加入了pH1~3可溶级分,才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有,在临床试验的初期,由于黄腐酸提纯工艺尚不过关,我们曾在较长时期内,使用棕腐酸作注射剂(如海淀医院用棕腐酸注射液治疗肩周炎等)其效果与后来的黄腐酸无异。因此,可以说这一组分用作注射剂是理想的;实际上全部使用棕腐酸也是可行的(特别是棕腐酸便于洗涤,可将纯度做得更高,比黄腐酸更有优势)。 一、 分离工艺流程(方框图)

图四~8:醇溶腐植酸中pH1.0~3.0可溶级分的分离流程图(略)

二、工艺流程简述 1、碱溶:

醇溶腐植酸用1%的氢氧化钠溶解,至pH值7.0左右,加无盐水稀释至腐植酸浓度0.5%左右,梢加沉淀。清液用于分离操作,沉淀用于下次碱溶。

2、调pH值:

在搪玻璃罐内,搅拌下向醇溶腐植酸溶液中缓缓加入稀盐酸,至pH2.5为止;开始加热至沸。pH3以上可溶的腐植酸级分沉淀,溶液为pH3以下可溶级分。溶液温度降至60℃左右时全部排入沉淀槽。沉淀物为棕 腐酸,可在精制后供外用。溶液用于下一步操作。

3、酸化处理:

经沉淀澄清的上清液(pH3以下可溶级分)用盐酸酸化至pH小于1以后,pH1~3可溶的腐植酸沉淀。加热至沸,腐植酸凝聚成软膏,与溶液迅速分离。所剩溶液为低分子黄腐酸,可送黄腐酸精制工序上柱精制。膏状沉淀用无盐水梢加清洗后在低于60℃干燥后,再研细用水洗涤至无氯根。洗液也送黄腐酸精制工序回收。

4、经洗涤后的沉淀物用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在80℃烘干后,研细混

匀即为 成品。

三、中间控制:

中间控制项目及指标,见表四~8:

表四~8:pH1~3可溶级提取工序中控表(见相册附图)

四、说明:

1、根据腐植酸的吸附特性,低分子的腐植酸被高分子的腐植酸所吸附。为了便于分离,碱溶、酸沉时的浓度宜低,故设定碱溶液的腐植酸浓度为0.5%。 2、分离的目的是取得pH 1~3 可溶级分,而调整 pH值时只调到2.5,目的是确保所得沉淀为pH3.0可溶级分。当然,由于pH3~5的沉淀 级分较少,调到3.0也未为不可。

3、膏状沉淀物,仍含有相当部分的水份,同时也含有酸碱中和产生的氯化钠,必需烘干水洗,除去无机盐。与棕腐酸一样,当洗涤至无氯根以后,其灰份可降到0。01%。

4、与黄腐酸一样,这一部分腐植酸烘干时也要用玻璃器皿;而转盐后的钠盐则可用搪瓷器皿。

5、转盐以后的钠盐,比转盐前的腐植酸要稳定一些,故烘干温度可略高一些。

503 第三节 醇溶腐植酸、黄腐酸及其钠盐的测定

在腐植酸医药工业中,醇溶腐植酸和黄腐酸属中间产品,同时也可以做为高纯度的工业品。它们的含量测定均可用重量法。由于其灰分低于0.5%,其它杂质甚微,故重量法测定的结果,误差较小。

醇溶腐植酸和黄腐酸的钠盐,作为药品,目前都是采用容量法。其原因是醇溶腐植酸中含有较多的黄腐酸,当用重量法测定时,用盐酸处理钠盐的过程中,会有部分黄腐酸转入溶液中,造成较大的误差;而黄腐酸则因其可溶于酸而无法按重量法规定的操作从钠盐中提取黄腐酸。

用容量法测定醇溶腐植酸钠或黄腐酸钠时,其含炭系数的确定,如本章第一节“煤中腐植酸含量的测定”中所述,不能依据仪器元素分析所得含炭比,而应对重量法测得含量的腐植酸标准品,用容量法测定炭含量,求得相对切合实际的含炭系数。

第四节 中间控制检验方法

一、液体物料的检测方法

1、pH值:一般可用试纸直接测定,但腐植酸的碱溶液(抽提液或溶解液)浓度较高时,用试纸无法看清颜色,可取样直接用酸度计测定。

2、腐植酸含量(浓度):用比色法测定。对于总腐酸,可依附件二的方法制备对照品;对于醇溶腐植酸可用转盐前的精制醇溶腐植酸作对照;对于黄腐酸,可用黄腐植酸钠转盐前的提纯黄腐酸作对照。

3、酒精浓度:原料酒精和馏出液可用酒精计测定;抽提液因含酸或无机盐而影响比重,用酒精计测定误差较大,应在蒸馏以后再测。

4、水不溶物的测定:取试样50毫升,用4号坩锅漏斗过滤,不应有明显遗留物。

5、氯根:取滤液装入试管中,加1%硝酸银1滴,不得有明显混浊。

二、固体物料的检测方法

1、pH值:同药用腐植酸成品检验方法。

2、腐植酸含量:工艺过程的前期中间品,如酸处理煤、腐植酸滤饼、粗腐植酸、粗醇溶腐植酸等可用比色法;在转盐前的提纯腐植酸、醇溶腐植酸和黄腐酸等应用成品检验方法测定。

3、酸处理煤灰份、腐植酸灰份的测定,可参照附件三的有关方法测定。 4、其它各项均可参照成品检测方法进行。 本章文献 :

⑴《煤炭化验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83年版

⑵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煤炭研究所:《煤中腐植酸测定方法的试验报告》1975,09

⑶北京市腐植酸分析协作组:《腐植酸总量的测定》-《化学通报》1975,(4)20-24

⑷山西化肥农药研究所:《腐植酸类肥料的原料煤中钙镁快速测定法》1975,03

⑸山西省药物研究所实验药厂:《腐植酸对照品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1987 ⑹山西煤化所:《腐植酸及其原料煤分析方法》1980,10

(全文完

《腐植酸药品的应用、制备和检测》

500第五章 原料煤、产成品和中间控制检测方法

501第一节 原料煤检测

一、煤中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风化煤中腐植酸含量的测定,可依照《煤炭化验手册》⑴p449“腐植酸含量

测定”的方法进行。这一方法是在1975 年由煤炭部综合利用局组织煤炭科学院北京煤化所等四十多个科研院所、厂矿,对全国各地的风化煤、褐煤、泥炭以及柴煤等不同煤种的上百个样品,进行检测验证后总结确定的。其中有关风化煤中腐植酸的含炭系数,设定为0.62。这一数值是对各地风化煤中腐植酸的含炭比用仪器进行元素分析后,选取的一个中间值。严格的讲,这个值存在着两个问题:其一是各地风化煤中腐植酸的含炭比有高有低,高的达0.64(陕西风化煤),低的只有0.55(山西省风化煤)⑵,因而标准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其二是含炭系数用仪器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实际容量法测定时是用重铬酸钾氧化来测定含炭量,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北京市腐植酸分析协作组的试验表明,用重量法测定的腐植酸含炭比低于元素分析所得结果,而容量法测定的结果又低于重量法。他们认为这是由于重铬酸钾氧化不完全所致⑶。这两个问题造成的误差有时可达十几个百分点。这对风化煤的检测来讲还可以接受(它只影响资源的品位),若做为高纯度的产品,则问题较大。比如纯度已达99%的产品,若误差10%成了89%,却找不到任何杂质,就无法解释。显然,这一既定的含炭系数可用于风化煤的测定,却不能用于纯品或药品的测定。

二、风化煤中其它组分的测定

根据生产和医药应用的需要,还应了解风化煤的水份、灰份、钙镁含量、重金属以及放射线性元素的含量。

1、风化煤中水份、灰份的测定可依照《煤炭化验手册》 第247页的 “ 煤的工业分析”中的方法测定。

2、风化煤中钙镁含量的测定尚无统一标准。由于这一指标只用于生产中酸处理煤时耗酸量的估算,这里提供一个由山西化肥农药研究所制定的《腐植酸类肥料的原料煤中钙镁 快速测定法》供参考。⑷(见附件一)

3、对于药品来讲,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偏高时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故应有所了解。例如,河南巩县曾一度发现腐植酸钠中的放射性物质超标,经查为原料煤中放射性物质较多,经采取措施才得到解决。其分析方法比较复杂,一般应委托专业科研机构进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黄腐酸的精制和转盐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3)在线全文阅读。

黄腐酸的精制和转盐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593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