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比多少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 例9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1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流程 创 新 设 计 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3个十和6个一是( ) 7个十是( )。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35 43 78 76 45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1、 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 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 5、为什么第一次猜时,大家猜的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实际数量了呢? 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 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二、教学例题,深化新知 1、 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2、 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3、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练习: 1、 40页做一做。 (1) (2) 第一题,学生合作完成。4人一组,每人说1——2句话。 第二、三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2、练习八第4题: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比多少 板书设计 35 ○ 43 多一些 多得多 78 ○ 76 少一些 少得多 45 ○ 40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感受生活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例10的课件、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流程 创 新 设 计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10。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追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2个一加3个十一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 (4)练习:第41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八的第5题。 教师把题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数,再全班学生一齐看卡片口算得数,然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 做游戏:谁最先回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练 习 课 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 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 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 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 创 新 设 计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做练习,复习一下我们所学的知识。 二、练习: 1、 口算练习(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30+8= 40+3= 55-5= 90+9= 45-5= 60+6= 48-8= 70+2= 80+6= 77-7= 24-4= 50+3= 26-6= 48-8= 80+4= 31-1= 2、 完成练习八1~3题。 (1)第1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① 所填数中,哪个数最接近100? ② 67接近60还是更接近70?62呢? (2)第2题:想一想:从小到大排列,要把什么样数放在最前面?什么样的数放在最后面? (3)第3题:帮小蜜蜂回家,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大于60的数有哪些?小于60的数有哪些? 3、第4题:根据小青蛙说的话,估计一下它吃了多少只害虫。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第5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5、第6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 教师读题,学生明确要求。一个学生说:“有40个学生,3个老师。”教师提出问题:“每人一瓶矿泉水,45瓶够吗?” (2)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思考:要知道45瓶矿泉水够不够,要先算出什么?怎样算? (3) 指名说自己的想法。 6、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按照数的顺序填数,学生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 7、第8题:这是一个游戏形式的估数的题。 估一估,猜一猜。 (1)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带学生猜一个数。 (2) 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该项活动。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一种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摆一摆、想一想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通过摆一摆进一步理解数位、100以内数的组成 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流程 创 新 设 计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个位)第二位叫什么?(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上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入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若4个小圆片呢?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教师提问: (1) 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 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 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 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1=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这个规律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通过表格找出。 圆片数 2 3 4 5 6 ?? 表示几个数 3 4 5 6 7 ?? 三、巩固练习。 每个同学拿出6个小圆片,自己单独摆一摆,可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