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 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口算卡、钟面等。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 60 课时,正课 16 周,总复习 5 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一、位置( 4 课时)

二、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2 课时)

例 1????????????????3课时左右

例 2????????????????4课时左右 例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组拼( 2 课时) 四、 100 以内数的认识( 8 课时) 数数数2课时左右

读数写数??????????????2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3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4 课时)

认识人民币???????????????2课时左右 简单的计算???????????????2课时左右 六、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5 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 3 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八、找规律( 4 课时) 九、统计( 3 课时) 十、总复习( 5 课时)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 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 4 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动物头等

课题 上 下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课件 、主题图 教学流程 创 新 设 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请问:“鼻子下面是什么?”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2、 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 看书第1页,完成书上的填空。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 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 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 出示练一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 出示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五、总结: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前 后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纸制的方向盘4个、课件 教学流程 创 新 设 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二、 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三、 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呢?你是排在第几位?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则是——后 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 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在线全文阅读。

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427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