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陈列(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68. 169.

照:鸡舍

文字:客家人岁时节俗

在客家人的社会生活中,岁时节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大多与敬神祭祖、驱鬼避邪或迎新祈福有关,是饮食、服饰、宗教、歌舞等文化元素的集中展现,内容丰富多彩,构成了一幅缤纷绚丽的民俗画卷。表达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则的传统观念,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无限憧憬。通过这些仪式活动,进一步规范人与社会、自然、鬼神之间的关系秩序,强化族群内部凝聚力,维系群体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 170.

文字:春节

春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它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于一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171.

文字:北宋王安石《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文字:腊月廿五日至除夕中午活动情景 照:祭灶君 照:还福 照:砌新灶 照:打扫卫生 照:洗棉被 照:洗家具 照:办年货 照:穿新衣 照:放鞭炮 物:春联

物:门神(钟魁、关公、秦琼等武将)

模型:家祭祖公祭品(糕点、果品、粽子、粉利、大龙 ) 文字:除夕团年 物:长明灯

16

187. 188. 189. 190. 191.

照:小孩向长辈作揖,讨要压岁钱

场景:除夕晚上,一家大小围坐在炭火盆旁守岁,听老人讲故事 照:糯米汤圆

照:大年初一拜土地社官

组照:偷青(生菜、蒜、葱、芹菜)(附文字说明)

大年初一吃完早饭,很多客家人习惯去“偷青”,青是指各种青菜,“菜”与“财”谐音。“生菜”示“生财”、“蒜”示“有打有算”、“葱”示“聪明”、“芹菜”示“勤快 ” 。 192. 193. 194.

照:舞狮(高脚狮、矮脚狮)

组照: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拜长辈 文字: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的大节。因为节期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古代称夜为宵,因此叫“元宵节”。又因元宵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是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观灯、赏灯,故又称为“灯节”。道教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 195. 196. 197. 198. 199.

照:放花炮烟火 物:花灯 物:灯谜 物:食品汤圆 文字:清明节

清明节属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期在公历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作为农事节气的清明,它标志着春耕时节的到来。俗谚云:“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而作为岁时节日的清明节,在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有关风俗后,便有了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200.

文字:唐人杜牧《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01.

照:清明坟前祭祖

17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照:艾蒿饭(社饭)、 文字:清明组照 照:扫墓 照:踏青郊游 照:荡秋千 物:风筝 照:插柳 文字: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午”。古代,“五”与“午”相通,因此,“端五”亦称为“端午”。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流传至今,最主要的节俗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自与纪念屈原的故事结合后,传统节俗获得了新的历史性含义,一直沿袭千年,久盛不衰。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照:端午节时的粽子 图:屈原像

物:菖蒲、艾叶(塑料花) 物:艾虎 物:五色丝 物:长命缕 物:瓶装雄黄酒 文字: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故亦称“仲秋节”。又因此日恰值中秋之半,且月色倍明,故又称“月夕”、“秋节”、“月节”。在中国人心目中,中秋是一个象征家人团圆的传统佳节。 218.

文字:北宋苏轼《中秋月》诗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19. 220. 221.

组照:中秋赏月(拜月、祭月、赏月、礼月)

模型:中秋食品(西瓜、香瓜、葡萄、枣子、苹果、石榴、月饼) 图:嫦娥奔月

18

222. 文字: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因日、月逢“九”,且“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称“重九”。重阳节的活动,主要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食菊花糕等。随着岁月流逝,重阳节中曾有的信仰成分日渐淡薄,而演变为一个以登高秋游为主要内容的游乐性节日。 223.

文字: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24. 225. 226. 227. 228.

图:重阳登高 物:菊花(塑料花) 物:菊花糕 物:瓶装菊花酒

大屏幕LED(用于滚动动播放客家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

阳节等风情录像) 229.

试听器1台(用于观众欣赏防城港客家岁时节庆歌曲,内容涉及春节、

清明节、中秋节等,约10首) 230.

触摸电脑1台(用于进一步介绍防城港客家重要节庆民俗事项,如春节、

元宵节等)

第二单元 逐水而居

疍家人,旧称“蜑”或“蛋”,自称“渔民”、“船家”或“水族”,是汉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闽、粤、桂、琼等省区。他们大都沿江、沿海而居,靠捕鱼和水上运输为生,有的从事珍珠养殖和滨海制盐等行业。解放后虽有不少疍家人改事其他行业,但由于其传统职业和风俗习惯自成一格,仍成为汉族中的一个独立支系。防城港的疍家人主要聚居于域内企沙、光坡、渔万、潭蓬等地,一部分是自越南归国的华侨。疍家人的语言、服饰与其他地方的汉族基本相同。 231.

组照:疍家人端午节祭海活动(企沙镇)

19

232. 233.

物:疍家人使用的龙舟(划桨分两侧整齐摆放,鼓,红旗)

文字:疍家人有在农历初一、十五给妈祖进香,在端午节进行祭海等传

统习俗,在婚礼期间也包含有祭海活动的内容。祭海神是疍家人重要的祭祀活动,人们心怀虔诚,认真准备祭品,精心装饰龙舟。一时间岸上缨幡飘扬,炮声不绝;龙舟鼓声阵阵,奋力驶向外海。人们祭拜海神,祈求风调雨顺、人船平安,满载而归、兴旺发达。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物:祭海神台(红漆矮桌) 物:香炉 物:香火 物:烤猪 物:粽子 物:点心 物:糖果 物:寿桃

物:缨幡(若干条) 物:黄裱纸 照:企沙镇三婆庙

场景复原:疍家人婚礼(乘船迎娶新娘)

(两船分别为嫁娶两家,新娘由亲朋簇拥下船。人物姿势、神态各异,表情生动;服装、佩饰、仪式用具齐全。) 246.

文字:疍家人婚礼

疍家婚礼一般要持续三天,依次为送彩礼、祭海神、接新娘,程序考究。嫁娶双方家里要大船搭棚,撑起喜事横额,男方准备丰厚的聘礼,一路敲锣打鼓送到女方家,新娘家要“叹接礼歌”迎接。其中有 “抽礼”、“取花”、“拜饭”、“叹家姐”、“对唱”等活动。迎娶新娘须海上乘船,新人满挂金饰,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徐徐而来,深情对望。疍家婚礼喜气洋洋,隆重热烈。 247. 248. 249.

文字:疍家婚礼仪式组照 照:“叹接礼歌” 照:“取花”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陈列(4)在线全文阅读。

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陈列(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650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