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X 施工组织设计(安装部分)
好预拉伸,待管道固定卡件安装完毕后除去预拉伸的支撑物,调好坡度,翻身处高点要有放风装置,低点要求泄水装置。 3.2.2 立管安装
a、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开,顺序安装,对好调直的印记,丝扣外露2~3扣,清除麻头,校核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外露丝扣处刷好防锈漆。支管甩口均加好临时封堵。立管阀门安装方向应便于操作和处理。安装后用线锥吊正找直,配合土建封堵好楼板洞。
b、暖气立管按设计要求加好套管。立管与主管连接要采用两个弯头,立管直线长度大于15m时,易采用三个弯头,立管如有补偿器,其安装完毕后,两侧楼板要加设固定支架和导向支架。
c、管道穿过壁和楼板,应设置钢制套管,安装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于地面2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穿厨房,卫生间套管用油麻填实,其顶部高出地面500MM. 3.2.3 阀门安装
a、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且不少于1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的起切断作用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阀门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持续时间内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小于下表的规定:
最短试验持续时间(S) 公称直径 DN(mm) 金属密封 ≤50 60~200 3.2.4 支架安装
a、采暖管道的支吊架采用可调的。
b、管道制作支架时,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型钢 磨光机打磨切口至光滑,台钻钻孔,不得使用氧气、乙炔焰吹割孔,焊制要圆滑均匀。各种支吊架要无毛刺、豁口、漏
15 30 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 非金属密封 15 15 15 60 11
XXXXXXXXXXXXXXXX 施工组织设计(安装部分)
焊等缺陷。支吊架制作后要及时刷防腐漆,再刷二遍灰漆。支吊架要满焊,管道安装时按不同的管径和要求设置管卡载吊架,要求位置准确,埋设平整。管卡与套管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
c、钢管支架间距不得大于下列所列数据: 公称直径(mm) 支架最大 保温管 15 2 20 25 32 40 3 4.5 50 3 5 70 4 6 80 100 125 150 4 6 4.5 6.5 6 7 7 8 2.5 2.5 2.5 3 3.5 4 间距(m) 不保温管 2.5 3.2.5 系统试压
a、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要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要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b、检验方法: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 3.2.6 系统冲洗
管道系统的冲洗在管道试压合格后,调试前进行。冲洗时以系统最大流量进行管道冲洗。目测:以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处对比相近且无杂质为合格。 3.2.7 采暖系统通暖调试
a、通暖前应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完毕系统合格后向系统内充软化水。开始先打开系统最高点的排气阀及散热器上的放风,安排专人看管,慢慢打开回水干管的阀门,且最高点排气阀及散热器上的放风再无气体排出后关闭,再打开总进入口的供水阀门,系统冲水过程中,最高点排气阀要反复排气几次,到系统中的空气排净为止。正常运行半小时后,开始检查整个系统。遇有不热或热度不够时,要查清原因。进行局部系统调试。直到整个系统内的散热器温度一致为止。系统须冲洗检修时,先关闭供回水阀门开始泄水。然后打开供回水阀门放水冲洗。冲净后再按上述步骤通暖运行。 3.2.8 管道保温
a、地下室采暖供回水干管及管井、窗井内管道均需保温。保温材料用B1级阻燃橡塑保温管壳。保温厚度见下表:
12
XXXXXXXXXXXXXXXX 施工组织设计(安装部分)
管径(mm) 保温厚度 DN≤40 35 40 < DN ≤100 40 b、管道及设备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1 2 项目 厚度 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0.1& -0.05& 检验方法 用钢针刺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2.9 质量要求
a、管道的坡度应不超过设计要求坡度值的1/3。 b、散热器的组装片数,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c、采暖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50242-2002第8.2.1条规定。 d、管道、散热器、支、吊、托架要位置正确,埋设平整固定。
e、隐蔽的管道及系统管道水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消防安装工程
根据消防水系统图纸,消防给水管道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采用法兰或机械沟槽式卡箍连接,法门及需拆卸部位采用法兰连接;自动喷水管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丝扣或机械沟槽式卡箍连接;管道公称压力均为1.6Mpa。
4.1 施工安装前对成品和半成品的检验工作:
4.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用的管子、管件、支架、防晃架等应进行如下检验: a、管子、管件、各种支吊架所用材质、规格、型号等应和设计图纸所标明的要求相符。
b、凡未标明的,应使用生产厂家合格产品或经有关部门认可的产品,不得用不合格产品或随意用替代品。一般情况下,系统管网用镀锌钢或铜管和镀锌无缝钢管。管子表面要求无裂纹、缩孔、夹渣、重皮等缺陷。管子的螺纹密封面完整,无损伤、毛刺等缺陷,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和制造标准。
c、非金属密封垫片要求质地柔软、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无损伤、皱纹等缺陷。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凹面法兰能自然嵌合,面的高度不得低于凹槽的深度。
4.1.2 喷头应进行如下检验:
a、凡新设计的工程,应采用合格的新喷头;凡改过的工程庆采用与原系统喷头型
13
XXXXXXXXXXXXXXXX 施工组织设计(安装部分)
号、规格一致的喷头,若无原型号、规格的喷头,应选用温级一致且型号接近的喷头。
b、喷头的色标必须明显,且符合规定的色标温级,不得自行在喷头上涂其他颜色涂层;凡发现色标和温级不符的喷头。要退回厂方,不得凑合使用。
c、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型号、规格喷头,要按标准进行使用前的抽检,不合格的不能用。
d、选用的喷头型号、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喷头的温级和使用环境相协调,即闭式喷头的动作温度比使用环境温度高30oC左右。
e、喷头的商标、型号、制造年月及制造厂等标志要齐全、喷头外观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螺纹密封要平整、光滑,其尺寸偏差符合现行标准。
f、闭式喷头的性能检测或抽检。
g、开式喷头性能检测:开式喷头包括水幕喷头、水喷雾喷头和普通开式喷头。这些喷头共同的检测项目是布水性能试验。另外水幕喷头还得作降温、隔热隔烟等性能检测试验;水喷雾喷头还得作水的雾化性能及灭火性能试验等,普能开式喷头都得作喷头强度等性能检验。
h、不管闭式喷头还是开工喷头,在安装使用前,要保存在不受振动、无腐蚀的地方。
4.1.3 阀门检验
自动喷头灭火系统所用的闸阀、止回阀、电动蝶阀、报警控制阀、安全信号阀、安全阀、排气阀等各类安全阀门在系统的作用如下:
a、闸阀主要安装在供水立管、配水干管上,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定期进行检修时,关闭供水系统部分管段的闸阀,检修完以后,再开启并锁定在开启位置。现在,闸阀一般被安全信号阀代替,因闸阀没有锁定装置,有时被关闭或半关闭,万一发生火灾,造成中断供水,故用安全信号阀代替闸阀或闸阀加锁定装置是必要的。
b、止回阀一般安装在允许水倒流的管段上,如水泵出水管上,通向水箱的立管上、水泵接合器上以及其他防止水倒流的管段上。
c、报警控制阀是带报警装置的控制阀门,有湿式报警控制阀;干式报警控制阀;干、湿两用报警控制阀;雨淋阀等。这些控制阀共同的地方是报警装置和能切断或接通水流且防止水倒流等,不同的是用于不同喷水灭火系统,阀的开启关闭方式不同。
d、安全信号阀是安装在管道上带启闭信号的阀门,该阀一般安装在配水干管和配
14
XXXXXXXXXXXXXXXX 施工组织设计(安装部分)
水管上,可代替闸阀。
e、以上这些阀门要按出厂设备组件清单,检查组件是否齐全完好无损,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报警阀和水力警铃除有商标、型号、规格等标志外,应有水流方向标志;闪门及组件外观检查有清晰的铭牌及标志。不得有任何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报警阀和控制阀的阀瓣组的铃锤应转动灵活;在安装使用前,报警阀要经4.8Mpa压力的强度试验和径2.4Mpa压力的严密性试验,试验时间5min,阀体、阀瓣无渗漏方可使用。控制阀只进行2.4Mpa压力的强度试验和1.6Mpa压力的严密性试验,试验时间仍为5min,阀体、阀瓣无渗漏为合格。
4.2 系统组件安装 4.2.1 管网安装
a、跟据办公大楼的装饰要求,对一楼大厅所有喷淋管道在二楼地板上安装,喷头穿地板安装,对四楼房间内喷头采用边墙式喷头,主管道在走廊沿梁安装。
b、湿式系统管道DN100以下都用热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管道大于DN100者用热镀锌无缝钢管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c、管道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中心与建筑结构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道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 公称直径 距离mm 25 40 32 40 40 50 50 60 70 70 80 80 100 100 125 125 d、管道应固定在建筑物的结构上,支撑点应能承受充满水时的管重和再另加114kg附加符载。管道固定采用管支架,吊架和防晃支架。管道支架或吊架距离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公称直径 距离mm 25 3.5 32 4 40 4.5 50 5 70 6 80 6 100 125 150 200 6.5 7 8 9.5 e、设置吊架或支架的位置应不影响喷头的喷水效果。一般吊架与喷头的距离不宜小于30cm,与末端喷头的距离不应大于75cm。在支管每段管子上至少应设置一个吊架。相邻两喷头间的管段上应设置一个吊架,当喷头间距小于 180cm时可隔段设置,但吊架的距离不是大于3.6m.在通径为50mm或50mm以上的管道,每段配水平管或配水管上至少设置一个防晃支架。管线过长或改变方向,必须增设防晃支架。防晃支架应能承受管道、配件和管内的水重的总量50%的水平方向推力,而不致损坏变形。立管应在其底部、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装施工组织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