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参加统计计算的监测数据必须是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 D.未检出的点位数不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

解析:D的正确说法是“未检出的点位数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 (四)了解边界层结构及其生消演变规律(P52) 1.边界层结构和特征参数

边界层:是指靠近地球表面、受地面摩擦阻力影响的大气层区域。大气边界层是直接受地表影响最强烈的垂直气层,其厚度随天气条件、地表特征而变。

在这一层里,气流受地面摩擦力和下垫面地形地物的影响,并受这一层里的动量、热量、水洗和其他物质的输送及其能量的支配,空气污染物的扩散与其密切相关。

由于受太阳辐射、地表辐射的热量输送,以及地表的摩擦力等作用,形成边界层内的温度和风速的变化。

大气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规律依赖于地表的热量和动量通量等因素,污染物的传输扩散取决于边界层的特征参数。了解这些参数的物理含义,对分析污染物传输扩散很有意义。

混合层高度(h):混合层是指对流边界层的高度,也就是在大气边界层处于不稳定层结时的厚度。混合层越高,对流边界层越不稳定,在强不稳定条件下,混合层高度可达到1 km以上。混合层的高度决定了垂直方向污染物的扩散能力。

莫奥长度(Lmo):

莫宁与奥布霍夫认为对于定常、水平均匀、无辐射和无相变的近地面层,其运动学和热力学结构仅决定于湍流状况。

莫奥长度(Lmo)反映了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层结的状况,见图3-10莫奥长度(Lmo)与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的关系。

图3-10莫奥长度与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Lmo >0,近地面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状态,Lmo数值越小或混合层高度(h)与Lmo的比值(h/ Lmo)越大,越稳定,混合层高度则越低;当Lmo <0,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Lmo∣数值越小或∣h/ Lmo∣越大,越不稳定,混合层高度则越高;当∣Lmo∣→∞,边界层处于中性状态,∣h/ Lmo∣=0,此种情况下,混合层高度大约有800 m。

21

2.边界层污染气象分析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在大气边界层中进行传输与扩散,受大气边界层的生消演变的影响。有些污染现象随着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而产生。污染物扩散受下垫面的影响也比较大,非均匀下垫面会引起局地风速、风向发生改变,形成复杂风场,常见的复杂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等。

边界层演变:在晴朗的夜空,由于地表辐射,地面温度低于上覆的空气温度,形成逆温的稳定边界层,而白天混合层中的污染物残留在稳定边界层的上面。次日,又受太阳辐射的作用,混合层重新升起。

边界层演变的危害:由于边界层的生消演变,导致近地层的低矮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在夜间不易扩散,如果夜间有连续的低矮污染源排放,则污染物浓度会持续增高;而日出后,夜间聚集在残留层内的中高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会向地面扩散,出现熏烟型污染。(其实这就是逆温的作用)

例题:

1.莫奥长度(Lmo)与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的关系。当( C )时,近地面大气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

A.Lmo >0 B.Lmo ≥0 C.Lmo <0 D.Lmo ≤0

解析:当Lmo >0,近地面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状态;当Lmo <0,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当∣Lmo∣→∞,边界层处于中性状态。

(五)掌握常规气象资料(温度、风速、风向玫瑰、主导风向)的分析内容与应用。(P48)

知识点: 1.温度: 温度是影响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中显得十分重要。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

而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用温廓线即可以反映。通过对温廓线的分析,可以知道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一旦逆温层消退,会有短时间的熏烟污染。

①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

②一级评价项目除上述工作外,还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分析,并分析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2.风速 ①定义:风速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风速可随时间和高度变化。 ②从气象台(站)获得的风速资料有两种表达方式:数值的和用字母C表示的。C代表风速已小于测风仪的最低阈值,通常称为静风。

③风速统计量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变化。即对多年气象资料的风速按相同月份和不同季节每天同一时间进行平均,求得每月和不同

22

季每小时的平均风速,并绘制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

风速统计量还包括不同时间的风廓线图。即反映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一级评价项目除上述工作外,还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风廓线分析,并分析不同时段大气边界层内的风速变化规律。

3.风向、风频 (1)风向

指风的来向。气象台(站)风向资料通常用16个风向来表达。静风的风向用C表示。

(2)风频

某风向占总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 (3)风向玫瑰图。

(C=32.22%) 图3—1 风向玫瑰图

统计所收集的多年地面气象资料中16个风向出现的频率,然后在极坐标中按16个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在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统计在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静风频率单独统计;并在极坐标中按各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玫瑰图。风向玫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多年(20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

注意:在模式计算中,若给静风附一个固定的值,也要给静风分配一个风向,可利用静风前后的观测资料的风向进行插值,或在气象资料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即日观测次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利用静风前一次的观测资料中的风向作为当前静风风向。

4.主导风向 (1)主导风向

★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在连续45度左右,对于以十六方位角表示的风向,主导风向范围一般是指连续两到三个风向角的范围。

(2)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30%,否则可称

23

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3)在没有主导风向的地区,应考虑项目对全方位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 例题:

1.风向玫瑰图中的C代表风速( B )。

A.0m/s B.<0.5m/s C.≤0.5m/s D.0~1.0m/s

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专题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三、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掌握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P68) 知识点:

1.污染源类型: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按排放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非点源)

2.污染物类型:按污染物性质可分成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值和热效应四类。

3.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 调 查 原 则 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测试。 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等级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评价等级高而且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距离较近时应该详细调查。 一般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不进行实测 调 查 内 容 ①污染源的排放特点 ②污染源排放数据 ③用排水情况 ④废水、污水处理状况 ①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 ②其他非点源污染源 点源 非点源 4.水质因子选择:

需要调查的水质因子有三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因子,它能反映受纳水体的水质状况;另一类是特殊水质因子,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外排污水的特征污染因子;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调查一些其他方面的因子。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水质因子选择

水质因子 常规 水质因子 特殊 水质因子 其他因子 例题:

1.( B )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水的水质特征。

A.常规水质因子 B.特殊水质因子 C.底质因子 D.其他方面因子 2.以下属于常规水质因子的有( ACDE )。

内 容 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所列的pH值、DO、COD、BOD5、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及污染源状况适当增减。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和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特征水质参数表进行选择,可以适当删减。 水生生物(包括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牛物群落结构等)和底质(包括相关的易积累污染物)等。 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 24

A.pH、BOD、COD B.DO、NH3—N、SS C.砷、汞、铬(六价) D.酚、氰化物 E.总磷、水温

解析:此题是对于常规污染物的掌握,B中的SS不属于常规污染物。 (二)掌握不同水体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P67) 知识点:

1.确定环境现状的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应能包括受建设项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

在此区域内的调查,能说明地表水环境的基本状况,并能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需要。具体有以下两点需要说明:

(1)在确定某具体建设开发项目的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水体后可能达到水域使用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并考虑评价等级的高低(评价等级高时调查范围取值偏大值,反之取偏小值)后决定。

(2)当下游附近有敏感区(如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时,调查范围应考虑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以满足预测敏感区所受影响的需要。

2.确定环境现状的调查时段 (1)根据当地水文资料确定河流、湖泊、水库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同时确定三个时期的季节和月份。

(2)根据评价等级确定调查时期。

表3-16 对水环境调查时期的要求

水域 一级 一般情况下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下调查一个潮汐年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下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二级 条件允许,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三级 一般情况下,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河流 一般情况下,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河口 湖泊(水库) 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下,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3)当被调查的范围内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也应调查丰水期。

(4)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在线全文阅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52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