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工程分析时段应以( BC )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A.勘察期 B.施工期 C.运营期 D.退役期

解析: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即应全过程分析,其中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第二章 第一节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二、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一)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P11) 知识点:

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工程分析项目 工作内容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工程概况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项目组成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污染物分析 ★无组织排放源统计及分析 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水平分析 分析环保措施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分析环保措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分析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在上表中,带★的是大纲中要求的重点内容,工程分析部分,大纲中一共有八个重点,而其中的七个均出自于工程分析的内容和技术要求部分。其中带★的几个方面,我们下面会逐一讲解)。

复习关键点:该考点在考试过程中极易出不定项选择题。要多注意。六个方面的主干内容要记熟,每个主干内容下的小内容也要记劳。

例题:

1.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工程概况分析主要包括( ABD )。 A.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B.项目组成

C.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D.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解析:工程概况分析主要包括工程一般特征简介、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项目组成三个方面。其中C是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的内容。

6

(二)熟悉工程选址可行性和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中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P19) 知识点:

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的可靠性。

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图中应标明:

①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 ②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 ③保护目标的内容与性质。

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候、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合理布置工厂和车间,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如搬迁、防护等) 复习关键点:

1.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的内容。 2.对于防护距离正确认识。是卫生防护距离。

3.要给出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其中要标明哪几个方面。 例题:

1.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应标明(ABDE) A.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 B.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 C.比例尺

D.保护目标的内容与性质 E.风向玫瑰图

解析:此题看似应该是ABD三个选项,但这道题考得是大家的实际工作经验,做过环评的同志应该知道,在此图上标注有风向玫瑰图。

(三)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资料复用法、实测法和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P9)

知识点: 1.物料衡算法 (1)定义

物料衡算法主要用于污染性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

在具体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的情况下,应用此方法。

其原理就是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等于产出产品总量与物料流失总量之和。 (2)物料衡算法分类

在工程分析中,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7

(3)计算公式 计算通式为:

∑G投入=∑G产品+∑G流失 (1-1)

式中:∑G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G产品—产出产品总量 ∑G流失—物料流失总量 ①总物料衡算公式: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列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

∑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 (1-2)

式中:∑G投入—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产品—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回收—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处理—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

∑G转化—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 ∑G排放—某污染的排放量 ②单元工艺过程或单元操作的物料衡算

对某单元过程或某工艺操作进行物料衡算,可以确定这些单元工艺过程、单一操作的污染物产生量。

注意: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从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2.类比法 (1)定义

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2)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项目的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3)计算公式

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

A=AD×M (1-3)

8

AD=BD—(aD+bD+cD+Dd) (1-4)

式中: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 M—产品总产量

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污染物量 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 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3.资料复用法

此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虽然此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4.实测法:

通过选择相同或类似工艺实测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5.实验法:

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复习关键点:

1.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2.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最好是有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综合对照分析。 4.此处在考试过程中也会出一些计算题,详见例题。 例题:

1.下列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有( CE )。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数学模式法 D.资料复用法 E.专业判断法

解析:工程分析的五种方法不包括C和E。

2.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HCl使用量100kg/h,其中90%进入产品、8%进入废液、2%进入废气。若废气处理设施HCl的去除率为99%,则废气中HCl的排放速率是( B )。

A.0.01kg/h B.0.02kg/h C.0.08kg/h D.0.10kg/h 解析: 100×2%×(1-99%)=0.02

(四)掌握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P12) 知识点:

1.工艺流程应在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可研或设计文件基础上,根据工艺过程的描述

9

及同类项目生产的实际状况进行绘制。

2.环境影响评价工艺流程图有别于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更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3.绘制污染工艺流程应包括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不产生污染物过程和装置可以简化,有化学反应发生的工序要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

4.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标出污染源的准确位置,以便为其他专题评价提供可靠的污染源资料。

复习关键点:

工艺流程图的组成及关键点。 例题:

1.对于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的建设项目,同时应在工艺流程中标明污染物的( AD )。

A.产生位置 B.产生量 C.处理方式 D.污染物的种类 解析:工艺流程图中只标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及污染物的种类,对于产生量一般单独列表再进行统计。

(五)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P15) 知识点:

1.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四点)

(1)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运营过程两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根据项目评价需要,一些项目还应对服务期满后(退役期)影响源强进行核算,力求完善。

(2)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已经绘制的污染流程图,并按排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然后列表逐点统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及数量。

(3)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项目的最大负荷核算。比如燃煤锅炉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必须要以锅炉最大产汽量时所耗的燃煤量为基础进行核算。

(4)对于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对废物进行分类,废液应说明种类、成分、溶出物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和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

2.计算方法

(1)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须按废水和废气污染物分别统计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固体废弃物按我国规定统计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并应算清“两本帐”,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和实现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二者之差为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统计时应以车间或工段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实测,实测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在线全文阅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52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