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栏杆高度参考图示
(三)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0.90m,靠楼梯 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 0.50m时,其高度≥1.05m。
(四)窗台低于 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当窗
台高度≤0.45m时,从窗台面起计算,当窗台高度>0.45m时,从楼
地面面层起计算,其高度不应低于窗台高度。
(五)梯井净宽大于 0.20m 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
的设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采用垂直杆件作为栏 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0.11m。
十、安全玻璃施工控制措施
(一)施工图纸中应标明安全玻璃的品种和规格。
(二)安全玻璃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国家强制性产品认 证证书复印件。复印件必须加盖生产企业公章,作为质量控制资 料存档。
(三)用于建筑物的安全玻璃必须有强制性认证标志。
36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四)以下部位应按规定使用安全玻璃: 1、七层及七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 2、单块面积大于 1.5m 的窗玻璃;
2
3、距离可踏面高度 90cm 以下的塑钢窗;玻璃底边离最终
装修面小于 0.5m的其他落地窗;
4、玻璃幕墙;
5、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 75°的倾斜窗,包括天窗、采光顶等 在内的顶棚,以及吊顶和雨棚;
6、室内隔断、浴室围护及屏风; 7、门玻璃;
8、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和内天井中庭的栏板; 9、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它部位。 (五)以下部位应按规定使用安全夹层玻璃:
1、离地面高度大于 3m的屋面玻璃,其胶片厚度不应小于
0.76mm;
2、当承受水平荷载的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高度在
3m或 3m以上、5m 或 5m 以下时,钢化夹层玻璃公称厚度不小
于 16.76mm。
(六)当承受水平荷载的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高度 大于5m时,不允许使用玻璃栏板。
(七)安装在易于受到人体或物体碰撞部位的建筑玻璃,如 落地窗、玻璃隔断等,应采取保护措施。对碰撞后可能发生高处 人体或玻璃坠落情况的,必须采用可靠的护栏。
37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十一、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施工控制措施
(一)六层及以上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每隔三层应从底层 控制点通过预留孔向上投测出楼面控制点,测量主体结构垂直度, 控制点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 30m,控制点连成的矩形应闭合。
(二)每层楼面应弹出轴线,测一次水平,并据此进行上层 楼面施工,严格控制上层混凝土楼面的标高。
(三)砌体施工时,必须设皮数杆控制标高,砌筑前每层楼 面应测一次水平,存在高差,应用砂桨或细石混凝土找平。
(四)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注明的墙、柱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 立模。墙、柱模板的立模应优先采用焊接钢件的方法限位,即在 伸出楼面的墙、柱纵筋外侧,按弹线位置,点焊钢筋头,以控制 墙、柱立模的几何尺寸。
(五)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 做好灰饼、标筋和护角,抹灰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垂直度等的测 量,室内标高、轴线、垂直度按每检验批 10%的房间且不少于 5 间进行抽查,认真填写测量记录。
38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十二、地漏安装不规范,水封深度不足防治措施
(一)施工图纸设计中应明确地漏型号及规格;洗衣机地漏 须使用专用地漏或直通式地漏,直通式地漏的支管应增加返水弯, 返水弯水封深度不小于 50mm。
(二)施工前应根据基准线标高及地漏所处位置并结合地面 坡度要求确定地漏安装标高,保证地漏安装在地面最低处,地漏 顶面应低于地面面层5mm,水封深度应不小于 50mm。
(三)施工预埋阶段,应预埋成品地漏,地漏周遍应做好防 水工作。
(四)已安装完毕的地漏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堵塞。 十二、散热器安装不规范,采暖管道渗漏施工控制措施 (一)对采暖方案不合理、散热器未设置恒温控制阀的,应 及时在图纸会审记录中予以调增。
(二)散热器的片数和管道的管径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三)根据工作压力、水温等合理选择管材、管件,同时有 相应的合格证明文件,管材与管件相匹配,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抽 检。
(四)采暖管道穿过楼地面、隔墙应设置套管。穿楼地面套 管底部与装饰面齐平,上面高出楼地面 20mm(卫生间 50mm),
穿隔墙套管应与装饰面齐平,套管内用油麻填塞。
39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五)在施工过程中,注意随时封堵管道甩口,防止杂物和 焊渣进入管道。
(六)隐蔽安装的采暖管道在墙、地面上应标明其位置和走 向。
(七)采暖管道的连接
1、采用丝接方式连接的管道,套丝时不得出现断丝、缺丝、 乱丝,连接后外露 2-3扣,并应清理干净,做好防腐处理。
2、采用热熔方式连接的管道,管材与管件应使用同一厂家
材料,切割管材应平整并垂直于管材轴线,热熔时根据管道材质、 操作环境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熔接深度。
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管道,不能存在缺焊、砂眼、夹渣等
缺陷,壁厚超过 4mm应进行坡口。
(八)散热器与散热器支管的安装
1、散热器支架、托架安装构造正确,埋设牢固,位置准确。 2、散热器支管长度超过 1.5m时,应在支管上安装管卡;塑
料管应在转弯处安装管卡,在阀门处安装固定支架;
3、散热器背面与装饰后的墙内表面安装距离应符合设计或产 品说明书要求,如无要求时,应为 30mm,距窗台不应小于50mm;
距地面高度设计无要求时,挂装应为 150~200mm,卫生间散热 器底部距地不应小于 200mm,散热器排气阀的排气孔应向外斜
45°安装。
(九)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冲洗和调试。采暖系统水压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