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12钢筋 φ
600
楼板厚度
钢筋标准卡
④标准马凳法
施工要点:在混凝土浇注前,根据板厚制作标准马凳(详见 下图),施工时直接将马凳放在模板上,马凳间距不超过2m。操
作工人根据马凳高度,用刮尺找平混凝土板面。完成找平后应及 时将马凳取出,清理干净待用。
φ12钢筋
楼板厚度
标准马凳
⑤预置 PVC 电线套管法
施工要点:楼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预先截好的与楼板厚度
等厚的 PVC 电线套管绑在钢筋上,保证套管垂直、牢固。套管
位置作为控制楼板厚度的控制点,每个房间设置数量不宜少于三 处,并作为隐蔽验收的内容。为避免套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造 成堵塞,可事先将套管的上口封堵,方便以后进行验证性检查。
(3)施工单位应根据预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出厂时间,确定 混凝土浇捣时间,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捣找平工作。
11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4)混凝土楼板振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确保振捣质量。 (5)混凝土终凝前应对板面进行抹压。板面抹压工作结束后, 应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5、板面上荷与模板拆除
(1)严格控制板面上荷时间。板面上人放线时间不得早于混 凝土终凝后 18h(4 月-11 月)和 24h(12 月-次年 3 月);板面
吊运模板、钢筋等材料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36h(4 月-11
月)和 48h(12 月-次年 3 月)。
(2)吊运材料应做到少吊轻放,材料堆放处应事先铺设木垫 板,位置应避开楼板跨中部位,力求减少吊运荷载对楼板造成的 冲击。
(3)严格控制楼板拆模时间。楼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达
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值后,方可拆除支承模板。
(4)后浇带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前和浇筑后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之前,后浇带两侧梁板下的支撑不得拆除。
6、主体验收前,应对现浇楼板进行检查,发现裂缝立即处
理,并形成记录。
二、填充墙墙面裂缝防治措施 (一)砌体原材料质量控制
1、蒸压(养)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
砌块类的墙体材料至少养护 28d 后方可用上墙砌筑。
2、严格控制砌块的含水率。施工现场具备存放条件时,宜
提前将墙体材料购进存放。
12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3、墙体材料现场存放时应设置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 4、搬运墙体材料应注意成品保护,防止出现断裂、缺棱掉
角现象。
5、砌筑砂浆(包括预拌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应符合设
计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有良好的 和易性和保水性。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5%。
不得采用细砂、特细砂和含泥量超标的中砂拌制砂浆。砌筑砂浆 采用“砂浆王”等外加剂时,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计量。
(二)墙体砌筑质量控制
1、墙体砌筑前,可将墙体材料适当洒水湿润,水浸入深度
宜小于 1cm。严禁将墙体材料在水中提前浸泡或雨水淋湿后上
墙。
2、墙体砌筑时,应采用皮数杆挂线砌筑,控制好灰缝厚度
和平直度。砌块墙体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灰缝厚度一般控制在 1.5cm~2cm。
3、砌块墙体水平饱满度均要达到 90%以上,竖向灰缝砂浆饱 满度均要达到 80%以上。砌墙时,为确保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 施工时宜采用打顶头灰或二次灌浆法。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 砂浆嵌缝。
4、填充墙底部应砌筑高度不小于 20cm 实体砖墙或混凝土
坎台。
5、填充墙与周边混凝土结构竖向衔接处,宜留 1.5cm~2cm 灰缝。待墙体砌筑完成后,采用干硬性砂浆二次嵌缝,并确保密 实。采用的干硬性砂浆可掺加不大于水泥重量的 5%的膨胀剂。
13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6、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
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7、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至少间隔 7d 后,再将其补砌挤紧。当采用顶部“滚砖”补砌时,“滚砖”两端及中 间宜采用预制异型预制砖进行补砌,滚砖斜度宜控制在约 60度;
当采用梁(板)底预留 30-50mm,用干硬性 C25 膨胀细石混凝 土填塞(防腐木楔@600mm挤紧)。
8、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洞、槽时,应先用切割锯沿边线
切开,后将槽内砌块剔除,应轻凿,保持砌块完整,如有松动或 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剔槽深度应保持线管管壁外表面距墙面 基层 15mm,并用1:3 水泥砂浆抹实。
9、填充墙砌体临时施工洞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 2Ф6@500
拉结筋,补砌时应润湿已砌筑的墙体连接处,补砌应与原墙接槎 处顶实。
10、消防箱、配电箱、水表箱、开关箱等预留洞上的过梁, 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其背面的抹灰 层应满挂钢丝网片。
(三)墙体抹灰质量控制
1、墙体抹灰前,应先清理基层,除去附着在墙体表面上的
砂浆、灰尘和污垢。
2、墙体抹灰前应采用1:3 水泥砂浆将砌块开裂(先剃槽)、
凹凸不平部位抹平,并对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
3、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剔槽部位、临时施工洞处两侧应
采取钉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
14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小于 100 ㎜。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 20mm×20mm,其
钢丝直径不应小于 1.2mm,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并宜采用 先成网后镀锌的后热镀锌电焊网。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加铁片 固定,间距不大于 300mm。
4、在墙表面喷涂抹灰结合层。喷涂结合层前,墙面应适当
浇水湿润。结合层应采用界面剂与水泥浆拌合或 1:1 水泥砂浆加 水泥重量 20%的 801 胶。结合层养护至少三天后再进行墙体抹
灰。
5、抹灰前墙面应适量浇水,浇水量应根据墙体材料和气温
不同分别控制,并同时检查基体抗裂措施实施情况。
6、墙体抹灰应分层进行,一般不宜少于两层。底层抹灰完
成后,可在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剔槽部位、临时施工洞处两侧 等宜开裂部位,增贴一道防碱网格布。
7、抹灰砂浆宜掺加聚丙烯抗裂纤维、碳纤维或耐碱玻璃纤
维等纤维材料。必要时,可在底层抹灰和面层之间增加玻纤网。 如墙面抹灰有施工缝时,各层之间施工缝应相互错开。
8、墙面抹灰应控制抹灰每层厚度。抹灰总厚度超过35 ㎜时,
应采取加设钢丝网等抗裂措施。
三、混凝土、砖砌体墙面抹灰裂缝防治措施
参见填充墙墙面裂缝施工控制措施 四、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防治措施 (一)基本要求
1、外墙外保温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均应经同一施工图审查机
构审查批准。设计变更不得降低节能效果,并应获得监理或建设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