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 图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二)楼板裂缝施工预控

1、建设单位不得明示和暗示设计单位降低设计标准。 3、建设单位应认真组织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对楼板配筋

方案不合理、构造配筋设置不到位、楼板刚度过小的,应及时在 图纸会审记录中予以调增。

4、总承包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楼板裂缝防治专项施工方

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总监理工程 师审查通过后实施。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动。

5、裂缝防治专项施工方案须包括以下内容: (1)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技术要求;

(2)向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预提交的技术参数,应包括初凝 时间、终凝时间、坍落度、掺合料品种与掺量、外加剂品种以及 其他现场施工需要的技术参数;预提交的技术参数应在预拌混凝 土供货合同中明确。

(3)模板体系承载力、刚度与稳定性计算和防止立杆传力应 力集中的构造措施;

(4)模板周转套数;

(5)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控制; (6)电气线管位置、多层线管交叉控制; (7)板厚控制; (8)混凝土浇捣控制;

(9)混凝土初凝前找平与终凝前抹压时间控制; (10)混凝土养护方式与时间控制; (11)终凝后上人放线时间控制;

(12)钢筋、模板吊装时间及防冲撞控制; (13)拆模时间控制;

(14)其他必要的控制措施。

6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6、监理单位应制定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旁站监理实施细则, 明确裂缝防治监理要点。

7、施工单位应对各工种实施技术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 (二)预拌混凝土生产与供应

1、预拌混凝土使用单位在订购预拌混凝土前,应根据工程

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掺合料总掺 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 25%,最大不应超过 30%。

2、对高强、高性能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建设单位、施

工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参与配合比设计。

3、预拌混凝土生产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严格配合比设

计及计量。掺合料和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等施工技术参数,应满 足预拌混凝土供货合同以及国家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

4、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施工单

位提供《预拌混凝土产品说明书》,其中应明确混凝土防治裂缝施 工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混凝土初、终凝时间;

(2)混凝土强度达到 75%以上的预计龄期;

(3)混凝土自浇筑起至吊装钢筋、模板等施工荷载时间建议;

(4)混凝土养护方式及时间建议;

(5)混凝土自身特性可能引起裂缝的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5、严禁在运输途中随意向预拌混凝土内加水和外加剂。 (三)楼板裂缝施工过程控制 1、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

(1)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根据已提交 的施工参数核查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内容,按规定对预拌混 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保水性、粘聚性等性能进行逐车检查,并 做好检查记录;

7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2)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参加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参与 混凝土试块留置、坍落度测试等,并在有关记录上签字。

(3)严禁在施工现场随意向预拌混凝土内加水和外加剂。 2、模板体系施工

(1)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模板材料的选取与支撑体 系的支设,除满足设计计算工况和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施工中 吊装荷载撞击效应对模板体系刚度及稳定性产生的影响。

(2)模板支撑体系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和稳定性。立杆上、中、下部位应设置必要的横向杆件,确保整 个模板体系稳定可靠。

(3)模板支撑体系立杆底应设置垫板。 (4)模板体系周转套数不宜少于 4套。

(5)模板体系周转使用前应检查修补、调换可能导致质量问 题的残缺部件。

3、钢筋绑扎与线管敷设

(1)应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控制负弯矩 钢筋位置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镫,其间距不宜超 过 800mm。马镫底部应有防锈措施。

(2)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垫块数

量每0.8m 不少于1 个。

2

(3)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内,当楼板内需埋置管线时,线

管应敷设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且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或平 行于板短跨方向。

①线管敷设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

层管线。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

②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

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

8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

③当两根以上管并行时,水平间距不宜小于 50mm,沿管方

向应增加Φ4@150 宽 500m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

有双层布筋。

④线管直径大于 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

9

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4、混凝土浇捣与养护

(1)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混凝 土浇筑方案,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2)在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 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3)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楼板厚度控制准确。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提出以下楼板厚度控制施工工艺。

①拉控制线法

施工要点:楼板施工前,在每跨柱子的插筋上(剪力墙结构 在暗柱插筋上)根据标高标出结构+50 点,且用红油漆做好标识。 +50 点之间对角拉设细绳水平线,且保证水平线拉紧。浇注混凝土 时,操作工人在每跨之间,根据水平线做出混凝土板面的控制点, 控制点要均匀分布,距离不要超过 2m,控制点与水平线的距离

为 500mm。最后根据控制点,采用两米刮尺将每跨的混凝土面

找平。

②预埋插筋法

施工要点:在混凝土浇注前,在楼板钢筋上预先设置插筋, 插筋高出板面不小于 500mm,间距不超过 5m,根据标高,在插 筋上标识出结构+50 线标识点,具体控制方法同 1。当楼面混凝 土强度达到 1.2MP 时,将露出板面的插筋截除。

③制作标准卡法

施工要点:在混凝土浇注前,根据楼板厚度制作标准的钢筋 卡(详见下图),操作工人在混凝土找平时,根据钢筋卡来控制楼 板厚度。操作中要保持钢筋卡上下垂直,否则会造成控制误差。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52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