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生分小组自由谈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在全班交流,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本单元描写植物的课文的写作方法,注意表达的顺序。并举一反三,体悟描写其他事物的方法。 4、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习作讲评:
1、
2
回忆作文要求。
示较好的习作,欣赏评价,说说好在哪里。
3、出示中、差两种层次的作文,评讲,集体帮助修改。 3、 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9、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齐读课题,提问。
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学。 学习课文
一、粗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3、认读生字
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
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
第 21 页 共 74 页
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
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1) 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 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
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
(2) 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B体会“与此同时”。 C朗读本段。
(3) 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A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B讨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 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
(1)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唤来春天的, 。
(2)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注:要结合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引导。 (3) 反复阅读这两句话,在读中深化感受。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学会的生字
2、师板书左右结构的字:溢、墙、牌。。。。。。
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识字,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讲解。 需要重点讲解的字:溢:满;拆——折。 3、指导书写
“酷”左右差不多,其他的是左窄右宽。 4、学习剩下的生字“允、覆、”
“允”和“充”可辨析,“覆”的上面部分同“西”辨析。 本课小结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在这里我衷心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你所懂得的道理来说一说。明白了道理,那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学习新课 一、解决细节问题
1、自读课文
要求: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 需要指导的有:
(1)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方法:洋溢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个词语?(荡漾)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 22 页 共 74 页
(2) 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方法:巨人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必要时要引导。 (3) 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方法:从第一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写
1、读课文,要求:看在读什么地方时脑袋里会出现相应的画面。 读写结合的点:
(1) 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 (2) 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 (3) 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
(4) 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 ?? 2、交流汇报
建议:学生说的时候,要进行语言规范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言积累
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 本课小结
童话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以后可以多读读,在后面的活动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讲童话、演童话的比赛。推荐童话:《豪夫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 ( 孩子 )
10* 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第 23 页 共 74 页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幸福的
11.去年的树
杨石路小学:李冉 一、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 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第 24 页 共 74 页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三、教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词,,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 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 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 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 抽读、评议、正音。 4、 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 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 。 三、 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 他们还会说话呢!
1、 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 ”画出 、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2、 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 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 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第 25 页 共 74 页
因为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