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系列材料
3+1)中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
目 录
1、培养标准 2、培养方案
3、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4、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培养方案
I
培养标准
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缓解能源危机为己任,着力培养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在能源、环保、冶金、电力、动力机械、化工、暖通空调、铁路和医药等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和相关方面的设计、开发、策划、管理、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按照本标准培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本科四年学业、达到与本培养标准配套的培养方案要求后,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在达到见习热能与动力领域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见习热能与动力领域工程师技术资格。
一、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知识,了解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具有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较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对应国家通用标准1、2)
1.1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所需的相关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测试与试验技术等。
1.2 工程基础: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包括工
1
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能源与环境、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应用工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热能与动力工程问题的能力。
1.3 工程制图:熟悉工程制图基本理论和各种机械工程图样表示方法。 1.4人文和社会科学: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可运用其进行技术交流。
2、掌握扎实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知识,掌握热能与动力工作装置(包括热能产生、能量转换、传输装置和系统)的原理、设计、检测与控制等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应国家通用标准4、6、8)
2.1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
(1)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知识;
包括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燃料与燃烧、自动控制原理、热工测试技术与过程控制系统等基本知识。
(2)掌握与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知识相关的现代实验方法与技能; (3)了解能量转换原理和方法。
2.2 热能与动力工程装置与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设计
(1)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各种装置与系统的主要原理及结构; 包括泵与风机、锅炉原理、工业炉窑、汽轮机等。
(2)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各种装置的热力计算与结构设计方法; (3)了解热能与动力工程装置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2.3 热能与动力系统和装置的检测控制技术以及能源效率分析方法 (1)掌握热能与动力系统及装置中过程参数的检测、控制原理与技术,
2
包括热工检测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等
(2)掌握热能与动力系统和装置的能源效率的分析方法,包括热平衡测试与计算、能源管理与评价;
(3)了解热工过程参数检测与控制的发展动态以及能源政策。 2.4 能源与环境的基本知识
(1)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危机与矛盾; (2)了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动态。 2.5 计算机应用技术
(1)熟悉本岗位计算机应用的相关基本知识; (2)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3)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特点及应用;
(4)熟悉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中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并能在生产中运用。
3、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对应国家通用标准8)
二、具有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
(对应国家通用标准3、5、6)
1、了解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和技术的发展,结合生产工艺对设备的要求,能够编制出设备研究和开发的方案,并对多种方案进行评估;
2、能参与热能与动力工程装置的能源检测与评价,对其用能状况进行诊断与分析,以实现节能减排为目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案;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080205)本科(3+1)培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