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2018?德州)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盐酸除去铁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干冰人工降雨 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A、用盐酸除去铁锈,是因为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C、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C。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4.(2分)(2018?德州)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考点】67:氧气的物理性质;68: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522: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燃烧现象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氧气参与燃烧不是高能燃料,是助燃剂,错误;
第11页(共127页)
B、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正确; 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烟,错误;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分)(2018?德州)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考点】71:电解水实验.
【专题】521: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 【解答】解:
A、电解水时,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较少,所以是氧气,故错误; B、电解水时,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较少,是氧气,负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较多,是氢气,产生两种气体体积比为:1:2,故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第12页(共127页)
6.(2分)(2018?德州)近日,中国在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储量高达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考点】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锂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属金属元素,故错误;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离子;故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没有单位g,故错误;
D、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7.(2分)(2018?德州)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
第13页(共127页)
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516: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图B表示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图D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解答】解:A、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B、图B表示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D、图D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2分)(2018?德州)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银元素一AG
B.3个氧原子一O3
C.4个水分子一4H2O D.镁离子﹣Mg+2 【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
第14页(共127页)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解答】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氧原子表示为:3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水分子可表示为4H2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2018?德州)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为:Cu2(OH)2CO3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Cu B.CuO C.Cu(OH)2 D.CuCO3 【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由Cu2(OH)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2个,2CO32X+H2O+CO2↑可知,碳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铜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
第15页(共12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1)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