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 的作用;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我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全覆盖。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 , (写出两条即可)。
21.(6分)(2018?德州)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请对下列错误观点举出相应的否定例证(填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
错误观点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否定例证 ① 举例:CuO+CO Cu+CO2 ②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 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④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2.(11分)(2018?德州)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下图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填写内容/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高锰酸钾 例:2KMnO4K2MnO4+MnO2+O2↑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氯酸钾(二氧化锰) / 第6页(共127页)
(2)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 ;乙 ;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 , (写出两条);
③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23.(11分)(2018?德州)在学习“酸和碱”后,瑞娟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想到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提出疑问: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为此,瑞娟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点燃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
瑞娟同学产生许多困惑: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瑞娟询问老师,老师告知:在涉及的反应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瑞娟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如图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第7页(共127页)
实验操作: 。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 ;② 。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
(5)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有以下试剂,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 (填序号)。
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浓盐酸; 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4.(4分)(2018?德州)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称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能量。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1)一个葡萄糖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5.(8分)(2018?德州)向盛有10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80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86.7g。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第8页(共127页)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题包括16个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8?德州)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下列工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刺绣
B.织布
C.剪纸
D.酿酒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332: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刺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剪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8?德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加入固体粉末
B.
读取液体体积
第9页(共127页)
C.
加热液体物质
D.
倾倒液体物质
【考点】42:测量容器﹣量筒;48:固体药品的取用;49:液体药品的取用;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341: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
管容积的,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要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第10页(共12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1)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