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购物和通讯相结合的服务站.加强旅游专用公路,车站和专线的建设,提高旅游目的 地的通达能力.运输管理部门在审批线路,高速公路,车辆更新改造,客运点等方面给旅游 客运企业以支持.航空机票要实行分季节,时段和航线的差别定价. 5.发展旅游文化业
引导和鼓励文化,文物,体育,影视,出版等文化部门和单位与旅游相结合,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开发各类文化旅 游产品,丰富旅游文化娱乐活动,培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优化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的政策导向
放手发展民营和境外投资的旅游企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参与旅游开发经营,多种经济 成分的旅游企业公平竞争,互补互促的格局.各级,各类国有旅游企业,要尽快与政府主管 部门脱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根据中央关于国有经济逐步从非垄断性的经营性行业中逐步退出的要求,全省旅游业 应率先通过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拍卖,兼并等途径,把国有的饭店,餐饮,旅
行社,旅游商店,旅游车船公司等逐步改制为各类中外民营企业或国有股参股控股的企业. \十五\前期,全省国有旅游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工作,全部经营性国有旅游资产纳入新的运 行体系.
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股票上市.要在有利于加强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的前提下, 将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经营管理公司进入证券市场融资. 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原则,建立旅游业国有资产管理,监督,
运营体系和机制,确保其保值,增值;动员和组织城乡居民群众参与旅游经营服务,开办家 庭旅社,家庭餐馆,家庭商店,家庭客运等.
加强政府对旅游企业的引导和服务,改善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对宾馆,饭店实行与 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水,电,气等供应价格,同时鼓励发展节能,节水型企业.
充分利用福建侨乡优势,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 海外开办旅游经营项目,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服务出境旅游市场.
(四)促进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的政策导向
冲破地区行政分割,部门壁垒和行业垄断,促进和扩大地区交流与合作,建立统一的 市场体系,是加速全省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提倡编制跨行政区划的区域性旅游发展规 划,组建跨地区的旅游企业,联合开发相邻的旅游景区,相互开放旅行社经营业务.
进一步配套完善福建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要素,成为全省旅游产业升级扩张的基地; 切实加快福建西部山区的旅游开发,成为全省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劲所在,旅游业在全 省\山海联动\战略中发挥先导作用.
建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口帮助西部革命老区,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开发旅游制度.可
采取东西部地区旅游干部互到对方挂职,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输送客源,东西部地区旅游企 业联合或合作经营等途径,实施山海联动,东西互助,共同发展. (五)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1.资金投入
省财政在\八五\九五\期间,先后安排无偿资金1.6亿元,旅游周转资金近1
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旅游区(点),旅游商品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十 五\计划(2001年)起,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措旅游建设资金,增加对旅游业的投入,重 点用于支持国家级,省级旅游景区(点)的交通,安全,环保,卫生,供水,供电等基础设 施和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训,旅游宣传促销等公共支出.按照省政府闽政办(2000)210 号文件精神,省财政在清理历年旅游周转金中,为扶持国有旅游企业改制转型,将把符合条 件的部分旅游周转金转为国家资本金.
2.金融支持
建议工商银行将旅游开发项目纳入其信贷计划,对前景看好的重点旅游项目予以优先
考虑.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对旅游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资金在银行信贷承诺的基础上优先考虑. 设立旅游专项贷款,对经过计委批准立项的重点旅游项目所需贷款和流动资金优先安排.为 山区经济后进地区积极争取旅游国债资金,加速旅游基础设施和环保建设. 3.土地使用
对于列入全省旅游发展计划,投资在一定数额以上,一定开发经营期限以上的重点旅 游项目,以及外商投资开发的重点旅游项目,在批准的土地使用合同规定的开发建设期限内 减免土地使用费.对在荒山,荒坡,荒滩等进行旅游开发的企业,经批准后可在一定期限内 免缴土地使用费. 4.市场开发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实行省,地(区),市,
县区域联手,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政企配合,联合促销,宣传,共同受益.鼓励旅游企 业到海外开办国际营销网络,有关部门在归口审批,人员派出,外汇支付,经营管理等方面 给予支持,对旅游创汇骨干企业赴境外促销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简化出国(出境)审批 手续.对涉外旅游企业实行创汇,结汇奖励制度.
5.口岸入境
进一步简化旅游者出入境审批手续.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在重点口岸对外 国旅游者实行短期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政策,扩大对台胞实行落地签证政策的入境点. 厦门在实行台胞落地签证,湄洲岛对台码头对外国船舶开放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争取
逐步扩大到其他口岸.厦门进一步争取对外国旅游者实行落地签证政策.参照珠江三角洲地 区的旅游城市对从港,澳来的游客实行6日免签的政策,争取在厦门,福州,泉州等开放城 市实行类似的政策.
争取批准东山岛,平潭岛,霞浦三沙,连江黄岐,惠安崇武,晋江围头和武夷山等旅
游地对台胞实行入境落地签证政策,并简化台胞出入境手续,方便台胞上岛观光游览,休闲 度假.
积极争取实现两岸三通,旅游先通,为两岸同胞互访互游创造条件.
积极争取便利国内,省内居民出境,出国旅游的办证手续政策. 6.政策实施
各市,县,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全省旅游产业政策的总体精神,制定,推出 切实可行的,真正能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分类别,分步骤,分阶段予以实施. 建立全省旅游产业政策制定,颁布,实施,监督,调控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系统,做到 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此事,提高旅游产业政策效益. 十二,旅游科技创新
现代科技是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提高旅游经营管理 水平,优化旅游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目前,福建省的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中,高科技手 段介入旅游业的程度较低,使旅游经营中资源,能源,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消耗量过高,既 影响了当前的旅游经济效益,又关系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出路是加 大旅游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形成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强省的科技支柱. (一)建设\数字福建旅游\工程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正进入信息革命阶段.信息革命以微电 子技术为核心,包括电脑技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 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庞大的高新技术群.其中,数字化和网络化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数字 化\是指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把电脑二进制方式普遍化.\网络
化\是指用纵横交错的互动式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把电脑互联网络普遍化.因此, 信息革命又可称为\数字革命\或\网络革命\信息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大趋势,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十五\期间\建设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为目标,
以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数字福建'\旅游业作为改革开放和运用 先进科技为先导的产业,必须在\十五\期间建立\数字福建旅游\工程的基础框架,在\十 一五\期间完成\数字福建旅游\工程,成为全省率先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先锋产业. 1.旅游业最适宜运用数字化信息网络技术
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和经营管理本质上是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游客向旅游企业订购旅 游产品不是买走实物产品,而是确定游程,本质上是信息.旅游企业(饭店,旅行社,旅游 航空车船公司和景区景点等)之间的业务往来,也不是实物形态的交易,而且信息的沟通.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旅游者之间的交往更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换.凭借现代电子技 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建立起来的互联网(INTER***)所创造的信息交互机制, 把通讯联络,信息传递,查索咨询,宣传营销,票务预订,财务结算,经营管理等多种功能 集为一体.信息化是实现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
福建是全国各省中建立旅游网站较早的一个,目前的主要功能是发布全省的主要景点, 旅行社,星级饭点等信息,介绍主要旅游线路,推出招商引资项目和优惠政策,主要是信息 传递.有些骨干旅游企业也开始通过网络推介旅游产品,部分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景点开 始使用电子信箱(E-mail).但在全行业中,所占比例很小,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很小,程 度很浅,与旅游业的先导产业的地位很不相称,很不适应同国际接轨的要求. 2.旅游业经营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 旅游企业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咨询,订购业务(Business to Consumer,简称B to
C).
旅游企业通过互联网络向国内外公众提供各类旅游产品的信息,开展旅游查询服务和
无时空限制的宣传促销活动.境内外旅游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快捷查询旅游景点,企业的图 文资料,通过网上虚拟技术和全景技术直观地了解旅游产品的特色,选择自己满意的景点, 线路,饭店和交通工具等.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旅客可在网上报名,预订和付款,完 成网上旅游订购.
网上检索,网上咨询,网上预订,网上设计,网上付款,网上投诉,将成为21世纪越
来越多的旅游者的最佳消费模式.对于旅游企业(旅行社,饭店,景点等),通过这种宣传 促销和营销方式能把产品信息直接送到消费者的身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也不需要花 费巨额的广告费用.
● 旅游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络建立彼此联络的外联网(Inter***).
在网上洽谈业务,签约成交和财务结算,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Business electronic ***merce,简称B to B).这种电子商务可使市场信息传递迅速及时, 交易协议简便准确,交易双方即支即收,减少交易环节,降低营业成本,减少业务人员,提 高经济效益.这种即付即收的交易方式也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困扰许多企业的海外拖欠款现 象.
同时,在旅游企业内部或实行联锁经营的同行内部建立对外保密的内部网(Intra***), 实现企业内部的电子自动化管理.这种电子商务方式既适用于大型综合性旅游企业,也适用 于中小型专业性旅游企业,有效地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 旅游局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之间在旅游统计,资源调查,市场动态,通讯联络,经营 管理,文秘档案工作等方面使用电脑操作,实现行业管理自动化.
旅游企业单位与政府机构之间的这种电子网络业务(Business to Government,简称B
to G)可以有效地履行政府主管部门对旅游企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和 工作效率.政府主管部门及其有关机构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掌握动态,公布法规,宣传 政策,受理投诉.
通过包括上述3方面内容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建立起旅游产业电子公务,电子商务和 电子宣传咨询培训相结合的网络系统,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信息化.
(二)建立\旅游福建数字\的框架
政府倡导,企业为基础,网络公司为构架,商业银行为纽带,电子技术公司为支撑,
广大网民为主体,是开展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六大要素.因此,在全省推广数字化信息网络 技术既要有超前意识,积极推广,又要脚踏实地,分步推进. 1.建立全省旅游产业信息教据厍
在现有福建旅游网站内,建立和充实全省旅游产业信息厍,其中包括以下子信息数据 库:
● 福建省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 ● 福建省旅游区(点)信息数据库;
● 福建省旅游客源市场信息数据库;
● 福建省旅游企业(旅行社,饭店,航空,铁路,公路,车船公司,定点餐馆,商场, 娱乐场,医疗点等)信息数据库;
● 福建省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经营,服务,教学,研究,规划,策划等人员)信息 数据库;
● 福建省旅游管理,研究和咨询机构信息数据库.
建立上述囊括旅游产业各方面,不断补充和更新内容的信息数据库,是旅游产业实现 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
2.建立旅游公务数字化信息系统
核心层的普密级公务网.省旅游局内部,省局与国家旅游局,省局与省政府各部门,
省局与市县旅游局之间的信息互相对接,建立可进行文件交换,公务处理,密级信息交换等 方面的安全保密网络系统.
3.建立旅游商务数字化信息系统
开放性的公共商务网.为旅游企业提供信息交换,电子商务及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企业
之间的咨询,预订和付款等服务,形成全天候,超地域的全国性和世界性旅游电子交易场所. 4.建立旅游人力资源数字化信息系统
开放性的公共劳务网.各类旅游从业人员与各旅游企事业及行政管理机关之间双向选 择,旅游教育培训单位对受培训者进行远程网上教学,旅游开发经营者寻求经营,策划,设 计,规划的服务等,均可通过公共劳务网进行,实现网上择业招聘,网上教育培训,网上咨 询策划.
(三)建设\旅游福建数字\的步骤 1.普及电脑知识
在省,地市和重点县市旅游局,骨干旅游企业,著名旅游景点和旅游院校首先普及电 脑和信息网络知识,推广使用电脑管理,建立自己的网站,网址,网页,开通电子信箱.这 是发展电子公务,商务的基础性工作.
2.构建信息网络
在完善和改进现有福建旅游网站的基础上,成立福建省旅游信息网络中心,上与国家 旅游局的全国旅游信息网站联接,进而与在国际互联网(INTER***,英特网)联通,下与重 点旅游城市,景区,星级饭店,骨干旅行社,航空公司,旅游车船公司及相关行业,企业和 部门联网,构建全省旅游信息网.第一步具有通讯联络,信息发布,检索咨询,宣传促销,
票务预订和受理投诉等功能,第二步开展网上付款,财务结算等金融财务管理功能,逐步实 现旅游电子商务.
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武夷山市和永安市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先建立或完善旅
游信息网站,其余地级市在\十五\期间先后建立并完善旅游信息网站.凡申报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的,必须建立旅游信息网站.
福州市,厦门市\十五\期间开展并完成\数字旅游城市示范工程\3.开展网络宣传
有条件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在国际互联网(INTER***,英特网)上注册独立
域名,开展网上宣传促销.三星级以上的饭店,国际旅行社和3A级以上的旅游区(点),在 近期内首先实施. 4.成立网络公司
采取优惠政策,培育和扶植以旅游为主要经营业务的网络服务供应商(Intermet Servise Provider,简称ISP),即专门从事网络信息服务的企业,又称网络公司. 5.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制定并实施旅游系统管理和经营人员信息网络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计划.在掌握和运 用电脑知识与技能方面,作为对省,市,县旅游局干部(主要是中青年干部)任用,考核, 晋升的条件之一,分期,分批开展\扫电脑盲\活动.要有计划,有指标,有检查,有奖惩. 6.提倡信息化管理
省,地,市,县旅游局要把管理信息化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内.
财政上要保证购置电脑和电子业务费用.要尽快改变把电脑单纯作打字机用的低层次使用状 况,充分发挥信息网络资源的多种功能.
(四)旅游科技创新组织机构
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于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在于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旅游
科技创新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以相应的机构,富有活力的机制和高素质的人才为保证. 1.建立福建旅游专家库
旅游是创新性很强的行业.发展旅游业离不开专家的知识和智慧.为保证旅游行业管 理和决策的科学化,由旅游和相关专家组成旅游顾问班子,借用\外脑\建立旅游智囊团或 专家库,开展决策可行性研究.专家库成员既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专家熟悉情况,跟踪研 究,又适时增补,不断吸收新鲜血液. 2.组建旅游研究和规划设计机构
以省内旅游高等院校(系)为基础,建立旅游科学研究所,创办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所).旅游规划设计机构要集合旅游经济,市场营销,地质地理,生态环境,风景园林,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通讯,基础建设,文博历史,法律,教育等文,理,工多学科专
业人员,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遥感,航测照片进行数据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AUTO CAD),图像处理软件(PHOTO SHOP),平面矢量图绘制(COREL DRAW),3维效果图 绘制(3DMAX STUDIO),数理统计软件(SAS)及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规划设计的 科技含量.
十三,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一)旅游从业人员和教育培训现状
1.旅游从业人员现状
● 从规模上看.随着福建省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队伍不断增长.截止 到1999 年底,全省旅游从业人员近7万人,人员构成包括: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 人员;旅行社,旅游涉外饭店的管理人员,导游人员和服务人员;旅游车船公司,旅游服务 公司,旅游景区(点),旅游定点餐馆和定点商店等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