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讲义,12,3,7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讲义

绪 论

【要点】

◎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 ◎语文学和语言学 ◎传统“小学”的含义

一、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取决于中国语言学史是如何写成的。 (一)如何写中国语言学史

“中国语言学史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作为科学论文,著者假定读者把中国语言学著作都看过了,不须交代任何知识,尽可以单刀直入地叙述这一个学术部门的历史;另一种是作为教材,著者假定读者(或听众)没有看过中国语言学著作,或者是看得很少,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那些著作的体例及其主要内容,然后谈得上某一学派产生的原因,某一语言学家的学术渊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某书的价值及其缺点。”(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前言》,第1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一本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究竟应当怎么个写法才好呢?”何九盈先生对这个问题谈了四方面的意见,其第三个意见是:“我以为不论怎么个写法,似乎都应当把各个时期的语言文字学原著放在中心地位来评说,离开了原著,还有什么‘史’可言呢?对广大读者来说,把原著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分析,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

1

事情,因为这样得到的‘史’的知识,是具体的而不是空洞的,是连贯的而不是孤立的,何况有的原著一般读者已经很难看到了,不做必要的介绍就会‘不知所云’。”(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前言》,第8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语言学史是指研究中国语言学从古到今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导言》,第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语言学史不是有闻必录,不是语言学的书目提要,而是选择历史上有过影响的语言学家和著作进行评价,说明他们对前代的继承,在当时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说明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在历史进程中如何丰富和发展起来;说明语言研究的范围如何向各方面扩展和深化。”(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导言》,第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二)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

上述三位语言学家在谈及如何写中国语言学史时,虽然思路有些差异,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性,那就是:作为中国语言学史这门学科来说,其研究的对象就是中国语言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然而“语言学史不是有闻必录”,而是有取舍的,由此,“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就是要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第一章《绪论》,第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二、中国语言学史的分期

(一)不同的分期

中国语言学史既然是对各个历史时期中国语言学发生和发展状态的描写,因而分期问题就是不可或缺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因为,“研究历史,分期非常重要,分期的目的在于使历史的线索更加明确”(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导言》,第5页)。

2

具体到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历史,不同的语言学家的处理办法是不一样的。

1、王力先生把中国语言学史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汉末到清代末年;第二阶段是从1899年到1949年。这种划分,实际上就是把中国语言学史宏观地划为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和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两阶段。这种划分,何九盈先生认为:“王力先生以《马氏文通》(1898年)作为两大阶段的分水岭是很正确的。因为《马氏文通》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的出现,意味着古代语言学的终结,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前言》,第6页)

2、但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毕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古代语言学史和现代语言学史应该分开来写,各自独立成篇”(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前言》,第6页)。故而,何九盈先生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一书中,将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即:

先秦时期(?——公元前3世纪):

两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初)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世纪——公元6世纪) 隋唐宋时期(公元6世纪末——公元13世纪) 元明时期(公元13世纪中叶——公元17世纪初) 清代(公元17世纪中叶——公元19世纪)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前言》,第6-7页)

3、赵振铎先生参照王力先生的意见,也把中国语言学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即: 第一期:先秦时期,为中国语言学的萌芽时期。此期诸子哲学著作中有不少关于语言问题的论述,产生了训诂学和分类词汇的编纂。

第二期:两汉时期,为中国语言学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经学得到发展,对语言学的研究也产生了影响(即语言学多服务于经学)。古书注释的大量出现奠定了分

3

析语言方法的基础,各种辞书的问世证明人们有了综合处理语言词汇的能力。

第三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为中国语言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期间,音韵学、训诂学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四期:宋元明三朝,为中国语言学研究范围扩大的时期。此期,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都有了信的研究领域。

第五期:清代到五四运动以前,为中国古代语言学全面发展的时期。此期,古音学极大发展,转而推动训诂学发展。《马氏文通》出版,开创了语法研究的新纪元。甲骨文的发现,有促进了古文字学的研究。而章太炎、黄侃在继承传统语言学的基础上,又把语言研究引向了一个信的境界。

第六期:五四运动到今天,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新时期。语言学界以国外普通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解释传统语言学的成果,调查研究汉语方言及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因而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且各领域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导言》,第6-7页)

4、濮之珍先生的划分有些不同,他把中国语言学史划为五期: 先秦时期 秦汉魏晋时期 南北朝——明代 清代 五四运动以后

(二)分期依据

上举分期的不同,实际上体现了语言学家们分期依据的不同。中国语言学史分期的依据是什么呢?何九盈先生揭示了这个依据,即“古人在汉语研究中所造成的

4

阶段性的特点,是我们进行分期的主要依据”(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前言》,第7页)。

不同的语言学家,对中国语言学阶段性的特点在认识上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故而在中国语言学史的分期上才有差异。比如:

何九盈先生划为六期,是因为:

先秦时代以研究事物名称为特色;两汉以研究文字、词汇为特色;魏晋南北朝是汉语语音研究的开始阶段,是词义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阶段;隋唐宋是汉语语音研究趋向稳固、统一的阶段,在文字性、语义学方面没有取得什么象样的成就;元明时代的语音研究以面向实际为主要特色;清代以研究古音古义为根本特色,这是古代语言学进行大总结的时期。(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前言》,第7页)

濮之珍先生划为五期,原因在于中国语言学在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不一样,如:

【先秦时期】

只出现了零星的语言学方面的观点。 【汉魏晋时期】

文字、训诂的成就巨大,出现了四部语言学专著,即:《尔雅》(为我国第一部语言学专著,训诂学之始),《方言》(西汉扬雄撰,为方言学第一部著作,又是训诂著作),《说文》(东汉许慎撰,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文字学之始),《释名》(东汉刘熙撰,为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源学著作,也是声训专著,训诂著作)。

【南北朝至明代】

其特色是音韵学研究兴起和发展起来,体现在: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讲义,12,3,7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讲义,12,3,7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1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