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驻马店工程热工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d) 插座焊接或热处理后,必须检查其内部,不应有焊瘤存在。

e) 测温元件插座焊接时,应有防止焊渣落入丝扣的措施;带螺纹的插座焊接后应用合适的丝锥修整一遍螺纹。

f) 插座焊接后,应采取临时措施将插座孔封堵,以防异物掉入。 6.5.2 测温元件的安装

测温元件在安装前,应根据图纸核对其型号、规格和长度。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6.5.6.1 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公称通径等于或小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70mm;公称通径大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100mm。

6.5.6.2 一般流体介质管道的外径等于或小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1/2;外径大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300mm。

6.5.6.3 对于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有效深度为管道外径的1/3~1/2。 6.5.6.4 回油管道上测温元件的测量端,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6.5.6.5 测温元件应安装在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处,避免装在阀门、弯头以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附近。

6.5.6.6 当测温元件插入深度超过1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否则应有防止保护套管弯曲的措施,例如加装支撑架等。

6.5.6.7 在介质流速较大的低压管道或气粉混合物管道上安装测温元件时,应加保护套管。 6.5.6.8 对于承受压力的插入式测温元件,采用螺纹或法兰连接时,必须严格保证其结合面处的密封。

6.5.6.9 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低压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倾斜安装时,其倾斜方向应使感温端迎向流体。

6.5.6.10 水平安装的热电偶或热电阻,其接线盒的进线口应向下,以防杂物落入接线盒内。 6.5.3 锅炉金属壁温的安装

锅炉金属壁温监测可分为: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屏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末级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出口管的管壁温度,是监测锅炉运行的重要参数,为了保证壁温测量的准确、可靠,采取在管壁上焊接热偶集热块或不锈钢管加M20×1卡套的固定方式,因焊接质量关系到炉管承压能力,故集热块或不锈钢管必须在锅炉水压试验前安装完毕,以便参加锅炉水压试验。

6.5.6.1 锅炉金属壁温集热块式热电偶安装程序如下: a) 依据锅炉厂壁温测点布置图确定炉管取样位置。

21

b) 将炉管取样处用钢丝刷及砂纸打磨出金属光泽,打磨面积应比集热块面积稍大。 c) 将集热块插孔垂直向上,贴在取样管壁上焊牢。

d) 将校验合格的热电偶调直,用万用表测量热电偶正常后,经电缆管上端的热偶卡套插入电缆管,由电缆管下端穿出。在电缆管下端安装电缆卡套及金属软管,引至集热块处,把集热块插孔密封胶布打开,将热电偶测量端套上耐高温黄蜡管约1米长以保护铠偶,再将热电偶测量端头插入集热块插孔,插到底保证热电偶与集热紧密接触,然后用顶丝将热偶测量端固定牢固。

e) 将电缆管上端热偶卡套卡紧,并将热偶的剩余部分盘成圆捆绑牢,平放在电缆托盘里,将热偶头固定在托盘侧壁上。

f) 安装完毕后校验热偶是否正常,如异常应检查热偶,如不能修复重新安装。

6.5.6.2 若壁温热电偶采用M20×1卡套固定,安装方法基本同上,但安装时应注意不锈钢管的长度以能使M20×1卡套露出保温层为宜。 6.5.4 汽轮机本体金属温度的安装

汽轮机本体的温度可分为缸体金属温度,抽汽及蒸汽温度,轴承及轴瓦温度,回油温度。 6.5.6.1 缸体金属温度

缸体金属温度基本分布在高压缸和中压缸上。而高、中压缸均为内外缸,在测量内缸的金属温度时,都是由外缸通过保护部套,引进热电偶进行测量。核查汽轮机保护部套图纸,清册,对保护套的材质进行光谱分析,并做记录。在内外缸试扣时要核对外缸测孔与内缸测点是否同心,内外缸测点处金属表面要进行除锈处理。测温元件正式安装时,护套端的压紧弹簧和压紧螺丝一定要使感温元件与金属壁接触良好。 6.5.6.2 抽汽及蒸汽温度元件安装

测量汽轮机本体蒸汽温度和抽汽蒸汽温度的热偶的型式有热套式热偶、铠装热电偶,对于在高压缸上测量蒸汽的温度测点全部采用保护部套与外缸焊接固定,焊接前对保护部套进行光谱分析,然后选择焊条,焊前要进行预热处理。焊接由合格焊工进行,部套安装完后,铠偶安装方式同前金属温度铠偶安装。 6.5.6.3 轴承及轴瓦块温度元件安装

汽轮机的各支持轴承和推力瓦块安装的测温元件设计为微型热电阻元件。先用丙酮和酒精对预留好的测孔进行清洗。把微型热电阻插入测孔,使热端紧抵在瓦底。用石墨粉作填料,充填热阻周围的空间,至孔顶15mm为最佳,压紧碳粉。用耐油103粘合剂充填15mm空间,连同导线一起固定。引出线沿着轴瓦的边缘钻孔,套丝,用固定卡将导线固定。热电阻安装完毕后用万用表进行测量确保其完好无损。

22

6.5.5 压力取样装置的安装

6.5.6.1 液体和蒸汽压力取源装置的安装

a) 取压测点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选择在流速稳定的直管段上。 b) 测量介质为蒸汽时,取压口选在水平中心线上45°夹角内。 c) 测量介质为液体时,取压口选在水平中心线下45°夹角内。

d) 测量值低于0.1Mpa的压力取样点,其标高应尽量接近仪表,以减少由于液柱引起的附加误差。

e) 汽轮机润滑油压测点应选择在油管路末段压力较低处。 6.5.6.2 烟风系统取压装置的安装

烟风取压测点的位置,应能正确反映系统内介质的真实参数,测点符合设计要求; a) 测量带有灰尘或气粉混合物等混浊介质的压力时,应采用具有防堵和吹扫结构的取压装置;

b) 在炉墙、垂直管道或烟道上,取压管应倾斜向上安装,且与水平线所成夹角应大于30?; c) 在水平管道上,取压管应在管道上方,并与介质流向呈锐角安装;

d) 风压取压孔径与取压装置外径一致,以防堵塞,取压装置应有吹扫用的堵头和可拆卸的管接头;

e) 压力取源部件端部不超出主设备或管道的内壁,取压孔与取源部件周围无毛刺; f) 炉膛压力测点的开孔左右两侧一致,一次风压的取样位置考虑炉膛压力对其的影响。 6.5.6 流量取样装置的安装 6.5.6.1 节流件安装前的检查

a) 节流件的型号、尺寸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孔板开孔上游侧直角入口边缘、孔板下游侧出口边缘和孔板开孔圆筒形下游侧出口应无毛刺、划痕和可见损伤。

c) 喷嘴从上游侧端面的入口平面到圆筒形喉部的全部流通表面应平滑,不得有任何可见或可检验出的边棱或凹凸不平;圆筒形喉部的出口边缘应该是锐利的,无毛刺和可见损伤,并且无明显倒角。

d) 孔板和喷嘴上下游侧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e) 安装节流件所规定的最小直管段内,其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节流装置所在的管段和管件的连接处不得有任何管径突变现象。 6.5.6.2 节流件安装

a) 节流件的安装方向如图1所示,孔板的圆筒形锐边应迎着介质流束方向;喷嘴曲面大口迎

23

着介质流束方向。

b) 在水平或倾斜敷设的管道上安装节流装置时,取压孔应根据被测介质的性质而选取不同的方位;当流体为气体时,取压孔在管道的上部;当介质为液体时,取压孔在水平中心线上下45°范围内;当流体为蒸汽时,如图2所示,取压孔的方位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的范围内。

c) 当测量蒸汽流量时,节流元件上下游取样管上安装冷凝器。两冷凝器的高度安装一致,尽量靠近节流元件。冷凝器入口要稍高于取样口,保证测量时没有误差。 d) 节流元件的方向安装正确,与管道轴线同心。 e) 机翼风量测点装置前的直管段长度大于或等于管道直径的0.6倍,其后的直管段为大于或等于管道直径的0.2倍。其测量装置的中心线与风道中心线重合。其测量装置的对称中心线与气流方向平行。 6.6 就地检测仪表和控制仪表的安装 6.6.1 安装地点的选择

6.6.1.1 仪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维护和操作,并且离取样点近的地方。 6.6.1.2 仪表安装地点应避开强烈震动源,否则应采取防震措施。 6.6.1.3 仪表安装的环境温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6.6.1.4 当测量介质为蒸汽或液体时,仪表应安装在取样点的下方;如测量介质为气体时,仪表应安装在取样点的上方。

6.6.1.5 测量真空的仪表应安装在取样点的上方。 6.6.2 就地压力表的安装

6.6.4.1 就地压力表的安装高度一般为1.5m左右,以便于读数、维修。

6.6.4.2 当介质温度大于70?C时,就地压力表仪表阀门前应加装如图1所示的环形管或U形管。环形管和U形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导管半径的2.5倍,其制作如图2所示。 6.6.4.3 仪表导管可在仪表阀门前或后用支架固定,导管中心线离墙距离应在120mm~150mm之间。

6.6.4.4 当两块仪表并列安装时,仪表外壳间距离应保持30~50mm。 6.6.4.5 压力表安装时必须使用相应的死扳手,不得用手旋转压力表外壳。

图2 在水平或倾斜的蒸汽管道上的取压孔方位

45°45°24

6.6.4.6 压力表安装后,不得承受机械应力,以免损坏或使指示不准。

(a) (b) 图1 就地压力表的安装 (a)水平管上安装 (b) 立管上安装 6.6.3 开关量仪表的安装 6.6.4.1 温度开关

温度开关一般用于压力和温度较低的介质,有时介质不能充满管道(如测轴承回油温度等时),因此,应特别注意其感温元件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测量金属壁温时,感温元件的整体应与被测金属充分接触。 6.6.4.2 压力和差压开关

压力开关和差压开关的安装方法与就地压力表和差压表的安装方法相同。 6.6.4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安装 6.6.4.1 安装位置的选择

a) 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取源部件,使测量导管尽量短。 b) 安装地点应避开强烈震动源和电磁场,环境温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c) 变送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和维护的地方。

d) 测量介质为蒸汽或液体时,变送器应安装在取样部件的下方;测量介质为气体时,变送器应安装在取样部件的上方,否则,应采取排水和放气措施。 6.6.4.2 变送器的安装

a) 安装前应依据图纸核对变送器的规格、型号和量程范围等是否与设计相符。 b) 变送器采用支架安装方式,或安装在保护箱内。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驻马店工程热工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驻马店工程热工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09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