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桐凤山自然生态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2.6.3攀岩: 修建1条高15米宽10米的标准专业攀岩道。标准专业攀岩道附近修建1条高5米宽5米人工仿岩墙体,作为攀岩练习道。承办各类大中型的攀岩赛事
9.2.6.4晃桥: 晃桥长约100米,由铁索和木板组成。人行其上,桥身晃动。晃桥附近建两处观景平台,供游客摄影留念。晃桥旁树提示牌,重大疾病患者和恐高症者不得登临。
9.2.6.5溜索: 在水库边的两座山头之间建长约200米的溜索,既可观赏农庄全景,又能体验溜索的滑翔刺激。溜索附近建观景平台,供游客摄影留念。溜索旁树提示牌,重大疾病患者和恐高症者不得登临。
9.2.6.6滑道:一是在较高的山头上修建滑车滑道1条,长约1000米。二是在上头塘库修建一条长100米的冲浪滑道。
9.2.6.7乡村竞技场:摆设各时代、各民族的民间体育用具,如顶竹杠、滚铁环、荡秋千、拔河、龙舟、蓝球、排球、乒乓球、游泳、象棋、秧歌、自行车载重、自行车慢骑等。游客可自行玩耍,也可组织游客进行对抗赛。
9.3新农村建设试验区
9.3.1新佳园别墅群:按照不用的消费群体,分别墅群和楼(电)梯商品房二个小区。要搞好绿化、道路、停车场、商店、幼儿园、医务室等配套设施建设。要体现“三节”(节能、节地、节材)的原则。
9.3.2老年公寓:建设要体现关怀关爱、以人为本的特色。
36
湖南桐凤山自然生态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3.3农村文体中心: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为主。
9.4附属建设 9.4.1游步道
按照坚固、平稳、耐磨、防滑和易于清扫及方便游览的游路要求设计。游步道突出组织空间、构成景色、引导游览、集散人流等功能,不求宽直平坦但求因山就势,串景连点,宜露则露,宜隐则隐。游步道的宽度,根据路形、路线及区位特点而定,1~2米不等,每隔一段设臵供步行游客休息的场所与设施。游步道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不用水泥、钢材。修建游步道避免深挖高填,损伤景源与地貌,损坏景物和景观。
9.4.2 绿化
需要绿化的地方主要是梅山文化博物馆和休闲旅游度假村,绿化率要达到60%以上。空隙地带栽植绿化树木和花草,绿化树种以樟树、杜英、楠木、广玉兰为主,在凉亭和宾馆周边全部实施绿化,绿化树种以栽植雪松、丁香、桂花为主,并适当布局花卉,培植好草坪
9.4.3 标志性大门
在进入山庄的主入口。标志性大门建筑为牌坊式。牌坊由表柱与横木构成,四柱三间,高12余米,宽30余米。四根圆柱顶端上面各雕饰一昂首向上的麒麟,四柱中贯的额枋间悬挂一金字匾额,上书“桐凤山庄”。柱子上请权威文人或知名人士撰写彰显山庄特色的楹联,使整个牌坊挺拔灵秀,气势宏伟,独具风韵。
37
湖南桐凤山自然生态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突出古朴、典雅、大方、生态特色和梅山风情主题,色调以绿色为主。
9.4.4 停车场
停车场按绿色标准设计建造生态停车场,以镂空砖铺地,划分停车位。停车场提供停车、候车、洗车、修车服务。条件成熟时可采用电子收费系统。
9.4.5环保厕所
旅游区内的厕所,突出环保和无臭无害化处理,均为环保节水型厕所。旅游区内的每一座厕所,设计要新颖,且每座都不同,使其成为旅游景点。有专人负责管理,无臭、无污泥、无污染。
9.4.6交通、消防、旅游等标识
交通干道、游步道出入口处,树立指示牌,标明路线、长度、出入口处所接公路、最近的旅游点等。游步道每间隔500~1000米树立交通、消防、旅游等标识标牌,并标注应急电话。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 投资估算
10.1.1 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
该项目投资估算系参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9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设项目投资评价案例》以及农业部发布的农业项目投资经济评价方法等有关规定编
38
湖南桐凤山自然生态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制,土建部分根据《湖南省1999年土建定额预算标准》预算,设备采购按照现行市场价格和设备生产厂家报价。
10.1.2 总投资
根据估算,项目总投资为311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113万元(见附表2),根椐本项目运营要求,需流动资金1000万元。
10.2 资金筹措
自筹资金16113万元,占总投资的51.8%。 申请银行贷款资金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6.1%。 招商引资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2.1%。
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
11.1经济效益
本项目除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项目属一次性投资受益项目(如新佳园别墅群)和公益性项目(如老年公寓和农村文体中心)外,其他均属于长年性受益项目。因此,经济效益只分析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休闲旅游度假区二个功能区。根据投资与销售收入估算,这二个功能区销售收入为7995万元,运营成本为3062万元(见附表4),利润为4933万元,投资12463万元。二个功能区的投资利润率为39.58%。即2.53年可以收回投资。因此,此项目经济效益显著。
11.2生态效益
39
湖南桐凤山自然生态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要本项目以建设“二型”产业为目标,突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项目建成后,万亩楠竹开发,3000亩杨梅和油茶林开发以及项目区的绿化,都将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良好作用。因此,生态效益也非常明显。
11.2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为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示范样板,对提升新化县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开发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是阔市场、增财源的项目,可吸纳2000余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并安排就业岗位508个,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2.1 环境保护 12.1.1 环境现状
本项目建设地点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温度16.8℃,常年葱绿,四季宜人。且周围无工矿企业等污染源,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完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旅游项目对环境的要求。
12.1.2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与标准 ①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②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桐凤山可研报告(正文)(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