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
图3.2-3 直流与基波相加(按下按钮1,其余弹起)
图3.2-4 直流与基波、二次谐波相加(按下按钮1、2,其余弹起)
- 14 -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
图3.2-5 直流与基波、二、三次谐波相加(按下按钮1、2、3,其余弹起)
图3.2-6 直流与基波、二、三、四次谐波相加(按下按钮1、2、3、4,其余弹起)
- 15 -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
图3.2-7 直流与基波、二、三、四、五次谐波相加(按下所有按钮)
实验内容(二)、占空比为50%周期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实验步骤:
1、信号选择:按实验箱键盘“2”选择“方波”,再按“+、-”设置方波
频率为“1kHz”;按F2键把占空比设为:50%。 2、点击SSP软件界面上的
按钮,记录并描绘观察到的波形和频
谱(线性尺度)。读出并记录直流和前5次谐波谱幅度值。
3、重复实验内容(一)的实验步骤3,记录并描绘观察到的波形和频谱(线性尺度)。 思考问题:
(1)求出周期方波信号的幅度谱表达式,当占空比为12.5%、50%时,各自频
谱有何异同之处?
(2)若将周期方波信号的周期增大(频率减小,如200Hz),频谱有何变化?
五、项目需用仪器设备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箱、信号与系统实验板的加法
指示模块U32、PC机端信号与系统实验软件、+5V电源 六、所需主要元器件及耗材:连接线、计算机串口连接线 七、学时数:2
- 16 -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
实验项目三:连续系统的幅频特性
一、实验项目名称:连续系统的幅频特性测量 二、实验目的与任务:
目的:使学生对系统的频率特性有深入了解。
任务:记录不同频率正弦波通过低通、带通滤波器的响应波形,测量其幅
度,拟合出频率响应的幅度特性;分析两个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三、实验原理:
正弦波信号x(t)?Acos(?0t)输入连续LTI系统,输出y(t)仍为正弦波信号。
图3.3-1信号输入连续LTI系统 图3.3-1中,
x(t)H(j?)y(t)y(t)?AH(j?0)cos(?0t??H(j?0))
通过测量输入x(t)、输出y(t)的正弦波信号幅度,计算输入、输出的正弦波信号幅度比值,可以得到系统的幅频特性在?0处的测量值H(j?0)。改变?0可以测出不同频率处的系统幅频特性。
四、实验内容
打开PC机端软件SSP.EXE,在下拉菜单“实验选择”中选择“实验三”;使用串口电缆连接计算机串口和实验箱串口,打开实验箱电源。
实验内容(一)、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测量 实验步骤:
1、信号选择:按实验箱键盘“3”选择“正弦波”,再按“+”或“-”依
次选择表3.1中一个频率。
2、连接接口区的“输入信号1”和“输出信号”,如图3.3-2所示。点击SSP
软件界面上的
按钮,观察输入正弦波。将正弦波频率值和幅
度值(Vpp/2, Vpp为峰-峰值)记录于表3.3-1。
- 17 -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
接输入信号1输入信号2口区输出信号采样信号备用备用 图3.3-2 观察输入正弦波的连线示意图
3、按图3.3-3的模块连线示意图连接各模块。
接输入信号1输入信号2口区输出信号采样信号备用备用输入S11低通滤波器U11输出S12 图3.3-3 实验三实验内容(一)模块连线示意图
4、点击SSP软件界面上的
按钮,观察输入正弦波通过连续系统
的响应波形;适当调整X、Y轴的分辨率可得到如图3.3-4所示的实验结果。将输出正弦波的幅度值(Vpp/2, Vpp为峰-峰值)记录于表3.3-1。
图3.3-4 输入正弦波和响应波形
- 18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